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鴛鴦(鳥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鴛鴦是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説中的鳥類。

學名 Aix galericulata

界名 動物界

門名 脊索動物門

綱名 鳥綱

目名 雁形目

科名 雁鴨科

保育等級:第二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1]

俗名: 鸂鶒或中國官鴨烏仁哈欽、五彩鴛鴦、匹鳥、鄧木鳥[2]



生態習性

留鳥過境鳥。常成群活動,善於飛行,飛行時頸腳伸直。常棲息於湖泊草澤河口草原與農耕地帶,大多築巢於地面,亦有築巢於樹洞中,雛鳥為早熟性。出現於湖泊、溪流。主要食物為水生動、植物。海拔分布於0至1500公尺。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原居日本,在中國東北繁殖,華南地區越冬,可見於朝鮮半島及中國東部各地。中西歐地區也有引進。[3]

目前本島野外鴛鴦,分布在各地山區湖泊、水庫和溪流。如海拔高度約670公尺的福山植物園,目前是野生鴛鴦繁殖的最低海拔,中部海拔最低的繁殖地位於930公尺的谷關水庫,而南部目前的紀錄應該在2,000多公尺的大鬼湖。

寒冬時節,鴛鴦偶爾會在河口溼地以及低地湖泊驚鴻一瞥。鴛鴦雖然棲息在海拔1,700~2,000公尺的七家灣溪,往下游飛最低也只到海拔約900公尺的谷關水庫,但是在福山植物園、松羅湖、明池等北部低海拔山區繁殖的鴛鴦,也有可能在秋冬季遷降到河口一帶。而雪霸國家公園目前是台灣鴛鴦數量最多的地方。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金門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4]


生活習性

鴛鴦於天快亮時,會從夜棲區進入水域,開始覓食、戲水、理羽等活動。正常情況下約在氣候漸熱的時候,慢慢地往陰涼處移動。若天氣較冷或是陰天,則可能在草堆上或枯枝上曬太陽。

覓食方面,在水域以沉水性及漂浮性水生植物為主。在陸域部份以禾本科種子為主,但也觀察到樹下之落果、腐植層及砂土等。繁殖期間常可見到母鴨啄食水中的枯木,其水、木交界處附生之動、植物及礦物。

無論公、母在夏天時,都是以群聚的方式生活。到了秋天的時候,雖然公鴨的繁殖羽出來了,但爭取配對期間仍是以群居的方式為主。冬天配對關係較穩定後,一對一對的獨處時間則較常見。春天開始繁殖後,常可見到公鴨於巢箱上或附近守候,而未配對的公鴨則形成單身族群,繼續過著群聚的日子。有的配對公鴨於母鴨在巢箱孵蛋時,偶爾會加入光棍俱樂部,與群聚的公鴨共處一段時間。[5]

鴛鴦覓食

鴛鴦覓食主要的時間集中在清晨和黃昏,覓食的方式會依照覓食的食物有所不同。所記錄到鴛鴦的食物種類包括豆瓣菜、藻類、蛙類等,以植物佔的比例較高。磐古蟾蜍和梭德氏赤蛙為鴛鴦的食物來源之一,磐古蟾蜍族群量於四至六月最大,梭德氏赤蛙的族群量八月最大,磐古蟾蜍體型約六至十二公分,梭德氏赤蛙體型約四至五公分。由於食物體型的差異,鴛鴦在處理磐古蟾蜍食物時,以甩來甩去的方式,並調整可吞食的角度以方便進食,而梭德氏赤蛙則是以直接吞食方式進食。[6]


特徵:

鴛鴦體長41~49公分,雄性鴛鴦色彩極為艷麗,喙為鮮紅色,端部具亮黃色嘴甲,額部和頭頂中央為帶有金屬光澤的藍綠色,枕部紅銅色的羽毛,後頸岸綠案子色的羽毛都很長,上體深色腰部和背部褐色並帶有綠色金屬光澤,下半身淺色,最具特色的是最後一枚三級飛羽特化,形成面積很大豎立於背部的帆狀結構,為耀眼的橘紅色,這是雄鴛鴦的顯著特徵。

雌鴛鴦為暗啞的灰色,也不具雄鳥的帆狀三級飛羽,頭部有鮮明的白色貫眼紋,喙灰色。

鴛鴦棲息於溪流、沼澤湖泊等處,常見於闊葉樹林環繞的沼澤及水草叢生的水面,繁殖期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多小群活動。

鴛鴦為雜食性,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包括各種草籽、作物種子、堅果等,動物性食物包括螞蟻蝗蟲甲蟲蝸牛蜘蛛或小魚蝦等。[7]


文化寓言:

因為鴛鴦的生活習性多為成雙成對結伴而行,所以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鴛鴦常被作為是恩愛夫妻和忠貞不渝的永恆愛情的象徵。


繁殖:

鴛指雄鳥,鴦指雌鳥。春季經過山東、河北、甘肅等地到內蒙古東北部及東北北部和中部繁殖;越冬在長江中、下游及東南沿海一帶。越冬數量較大的集群為上海市崇明島東側及南側的幾個沙洲,其群量可達萬隻以上。部分鴛鴦也在貴州及雲南等處繁殖。該鳥為中國著名的觀賞鳥類[8]

鴛鴦的交配過程,是當公、母鴨在水上逐漸相互靠近時,母鴨將頭、頸及胸部平貼水面,而公鴨則一邊喝水一邊繞著母鴨,接著跳上母鴨背上,母鴨僅留下半個頭在水面上,半浮半沉。公鴨扭動身體三至五秒後,公母鴨就分離,就此結束。但之後的公、母鴨分離後各自興奮的拍翅、挺胸、戲水二至五次。或是繼續激情的鳴叫,並潛水、浮起、潛水、浮起三到十次,才慢慢的平息。

繁殖期從4月到9月,多在水邊喬木的樹洞中營巢,巢由墊在樹洞底部的乾草搭建成皿狀巢,巢內墊以親鳥的絨羽。每窩產卵7-12枚,孵化期28-29日。[9]


瀕危因素:

鴛鴦多在隱密的深山水域中繁殖,但台灣高山湖泊有限,鴛鴦適宜居住的地方更少,加上人為開發及非法捕獵,使鴛鴦的保育受到極大的挑戰。

非法捕獵:

本物種常被人們捕捉或掏取幼鳥以作為野味,羽毛被用作裝飾品

棲息地破壞:

本物種的繁殖需要大樹的天然樹洞,由於人類活動符合鴛鴦繁殖營巢要求的樹和樹洞逐漸減少,對鴛鴦的繁殖構成嚴重的威脅。[10]


傳統文化中的鴛鴦: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永遠也少不了鴛鴦的存在,從先秦至唐宋,不少詩詞都有鴛鴦的影子,《詩經·小雅·鴛鴦》就有用鴛鴦來描述愛情的詩句「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詩聖杜甫的絕句中,那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相信不少人都能背誦。宋代詞人曹組的「苹洲花嶼接江湖,頭白成雙得自如。春院有時描一對,日長沙盡繡工夫。」形容的正是形影不離的鴛鴦。在生活中,鴛鴦瓦,鴛鴦被,鴛鴦鍋等名詞也大量存在,可見鴛鴦在傳統文化中的分量之大!

雄鴛鴦照片來自

可是現實中的鴛鴦真的那麼恩愛嗎?實際上通過科學家的考察發現,鴛鴦平時不一定有固定的夫妻關係,只有在配偶時期才表現出那種形影不離的恩愛畫面。然而在繁殖後期產卵孵化的工作中,雄鴛鴦是從不過問的,撫養幼雛的任務完完全全由雌鴛鴦承擔。雄鴛鴦只負責再去和另一隻雌鴛鴦「恩愛」。

這是鴛鴦們的生活習性,但是雄鴛鴦確實是最美的水禽無疑,紅色和藍綠色的羽冠,白色的眉紋,金黃色的喉部,紫藍色的胸頸,兩側黑白相間,嘴鮮紅,腳鮮黃,翅膀帆羽橙黃色中又略帶黑邊,還上彎成一扇形,絕對一活脫脫的精美工藝品。而雌鴛鴦只有一身深褐色的羽毛,看起來樸實無華。

鴛鴦小知識:

鴛鴦除小部分外,大部分是候鳥,每年三月底到4月初北飛進行繁殖,9月底10月初又會南下越冬。鴛鴦一般將巢安在天然的樹洞中,小鴛鴦一般在孵化一個月後出殼,大小與小雞無異。他們全身披著黃褐色的絨羽,隨著雌鳥在樹洞附近的水田溪流中覓食。雛鳥生長速度極快,當年深秋便可隨成鳥群一起南下過冬了。[11]


視頻

鴛鴦教子跳巢

百看不厭的鴛鴦

2013鴛鴦Aix galericulata L.mp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