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氏节孝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氏节孝坊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公告日期  1985年8月19日

登录类别  牌坊

地理位置  台北市中正区228和平纪念公园

建成年代  大清光绪8年(1882年)

黄氏节孝坊黄氏节孝坊落成于1882年,是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位于台湾台北市228和平纪念公园内,也是台北市内难得一见的百年历史以上的古迹。[1]

历史背景

  • 黄氏生于1820年9月9日,原名嘂娘(嘂,通“叫”),端懿,卒于1893年2月23日,享年74岁。黄氏家居福建铺锦(今石狮市宝盖镇铺锦村),16岁远嫁泉州晋江17岁的王家霖。
  • 王家霖小名马赤,字则树,号秋霖敦岩。父亲是王宗河,任五品官,后来因故辞官从商,往返福建泉州台湾艋舺两地作生意。王家霖考功名,考了很多次都没上,于是就丢下书本帮助父亲王宗河做生意。王家霖体弱多病,1847年因病去世,年29。当时28岁的王妻黄氏不但跟随公婆从泉州远渡来台湾艋舺定居,并独自抚养三子两女,且子皆有其功名。(长子早逝)(《淡水厅志》)
  • 1870年,王家霖弟王则振,向淡水地方官员陈培桂高胪璟请托旌表,陈、高奏报朝廷黄氏节孝事迹,并求旌表;同治皇帝赐金三十两,准其建坊及节孝祠。之后,黄氏次子王天锡积极募款兴建节孝坊。
  • 1882年,建于台北府城东门内的黄氏节孝坊落成,石材工匠皆来自泉州。

迁移拆建

  • 1893年黄氏去世,建于台北府城东门[1]的该坊,于1901年遭台湾总督府以“市街改正”为由,连同东城墙一起拆掉黄,将其迁至现今228和平纪念公园内。
  • 1990年,因台北捷运施工,该坊第二度被拆,直到1997年台北市政府才重新组立于同样公园的现址上。

特色

  • 旌表牌坊是中国社会中特有的表扬性建筑,目的在藉以教化人心,所以多建在热闹的大街或受表扬者的住宅前。黄氏节孝坊亦为其中之一。
  • 黄氏节孝坊有四根柱子,三个开口以及两边两层,中间三层楼段的石造牌坊,现在该坊横跨在228和平纪念公园里面的左方步道上。正面顶层护椽上安放有直立“节孝”匾,匾下横额题上“清旌表故儒士王家霖妻黄氏坊”。正面大额坊呈现鼓形的截面,有其龙首箍头,“双龙抢珠”,“双凤戏珠”等雕刻。另外四边则书写“棋”“琴”“书”“画”等字。
  • 全坊采用青斗石及白色花岗岩制作,象征“清清白白”的涵义。
  • 除此雕刻外该坊还有两蚩尾(龙首鱼身的造形物,用来防祝融火灾)不过已经遗失。该坊四根柱子前后均刻有楹联,由当时进士陈季芳等题联刻石。
  • 楹联内容为“清节厉冰霜辛檗半生幸有遗徽型海上,湛恩深雨露贞珉一片长流明德在人间。”及“黄鹄谱悲歌涙洒素惟冰霜节苦,紫鸢隆宠诰辉流彤菅雨露恩深。”落款人为:赏戴花翎补用府正堂前署淡水分府何恩绮

视频

黄氏节孝坊

参考文献

  1. 黄氏节孝坊,文化部文化资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