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牛蹄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牛蹄乡隶属于长治市潞城区。位于潞城区东部、太行山西侧,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乡镇,乡政府所在地距区政府驻地17公里,辖20个行政村。海拔在600米到1000米之间,位于该乡东北部的辛安村浊漳河谷地海拔仅600多米,是潞城区海拔最低的地方,无霜期长达180天。全乡境内盛产柿子、核桃、三樱椒、花椒、芝麻等经济作物。[1]

简介

黄牛蹄乡交通便利,省道河潞线贯穿全境,另有长邯铁路从黄牛蹄乡、上黄两村通过,洪掌火车站在其境内。黄牛蹄乡的上黄村西关家凹矿区是潞城市主要的石膏矿产地,具有品位高、质量好、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

建于唐天宝6年(公元747年)的原起寺位于黄牛蹄乡东北部的辛安村的凤凰山巅,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建置沿革

黄牛蹄乡地处潞城区东部边沿山区,乡政府距市内17公里。东邻平顺县,西南邻成家川办事处,西邻微子镇,北邻辛安泉镇。黄乡政府驻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6°18′42″,东经113°21′55″,境域面积56.6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2%。

新中国成立初期,黄牛蹄乡为潞城县二区,区公所驻地在微子镇。1953年,区内分设数个乡。1954年撤销区建制,县人民政府直辖乡人民政府。1956年乡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1968年改为革命委员会。1984年实行乡镇制。2010年,黄牛蹄乡辖20个村,分别是:黄牛蹄、王家庄、岭后、南桃、盘石头、李庄、赵庄、秦家庄、下黄、上黄、下河、清口、土脚、南花辿、潦河头、辛安、南庄、潦河、安陵寺、庄头。

行政区划

截止2017年,黄牛蹄乡下辖20个行政村:黄牛蹄村 、王家庄村、岭后村 、南桃村 、盘石头村 、庄头村 、李庄村 、赵庄村、秦家庄村、下黄村 、上黄村、下河村 、青口村、土脚村 、南花山村、潦河头村、辛安村 、南庄村 、潦河村、安陵寺村。

环境资源

黄牛蹄辖区内属丘陵山区,水利设施有黄牛蹄水库。全乡海拔为1312-616,全市的最低点在辖内的辛安泉河谷。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燥,季风多;夏季酷热,雷雨多;秋季凉爽,霜冻早;冬季寒冷,雪较少。土壤植被情况大致是石灰岩质山地褐土、碳酸盐褐土等。

矿藏有优质石膏矿,品位高,含硫酸钙在90%以上。有铁矿石、白云石、普通石灰岩和砖瓦黏土等。植物有柿树、花椒、苹果、梨、山楂、油松、侧柏、山杨、小叶杨、旱柳、山杏、山桃、臭椿、刺槐、白草、酸枣、荆条、枸杞等。

人口耕地

常住人口12200人(2017年) 。耕地面积29195亩。[2]

交通

黄牛蹄乡交通便利,甘林公路、长平公路、双黄公路三线穿境,长邯铁路从该乡黄牛蹄、上黄两村通过,洪掌火车站在其辖区内。

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等。2010年粮食作物总产量7845吨,平均亩产量275公斤。

辖区乡镇企业总产值2010年达到10251万元,实缴税金90万元,乡镇营业收入10251万元。乡镇企业有石膏矿、铁矿石、砖厂等。

社会状况

集镇建设

至2010年,集镇建设发展较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

卫生医疗

黄牛蹄乡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乡中心卫生院,各村均有村卫生所。乡中心卫生院为一级医疗机构,有医生5人,护士1人,病床位16张,配备有救护车。

文化教育

黄牛蹄乡有中学1所,联校1所,联校下辖小学4所、教学点5个。黄牛蹄中学有初中三个年级,共有教学班9个,学生184人,其中寄宿生147人。黄牛蹄中学有教师48人,其中女教师14人。黄牛蹄联校各小学的学制为六年制。全联校有黄牛蹄小学、李庄小学、南桃小学、下黄小学4所小学和潦河、潦河头、上黄、清口、辛安5个教学点,全联校共有小学生663人,其中寄宿生140人。黄牛蹄联校有教师95人,其中女教师40人。黄牛蹄乡有幼儿园8所,设大班4个,中班5个,小班4个,共招收幼儿235人。全乡共有幼儿教师19人,其中公办1人、村办18人。

名胜古迹

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起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庄文庙。

原起寺在辛安村东。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67)。院中佛殿三间,规模不大,琉璃九脊屋顶,飞檐斗拱,古朴雅致,具唐宋风貌。殿西是北宋元佑二年(1087)建造的大圣宝塔,俗称青龙宝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七级。

2001年0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庄文庙位于李庄村西侧,建于金泰和元年(1201),建在12级台阶上,坐北朝南,南北长56米,东西宽22米,中轴线南端倒坐戏楼3间,戏楼下面是山门,东西各有配房2间。北端五层台阶上为大成殿3间,前檐并列4根圆木柱,前后左右对称呈方形,进深6架椽,顶部覆黄绿色釉筒瓦、吻脊龙形花卉。左右垛殿各2间,东西配房各3间,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1986年,被省级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