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龟峰塔,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东南方向龟峰山上的一座古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被认为“河源八景”之首,另有“东江第一塔”之誉,也是是广东省内仅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砖塔[1]

目录

简介

龟峰塔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南堤路的龟蜂山上,面临东江与新丰江交汇之处,因其建在龟峰山上而得名。传说从前河源人民年年为水患所害,苦不堪言。神仙云游于此,看到民不聊生,萌发了恻隐之心,遂在新丰江与东江的汇合处投下巨龟,化为龟峰山,上置龟峰塔,以镇水妖[2]。至此人民安居乐业,岁岁平安。

龟峰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历来被列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东江第一塔”美誉,为广东省首批公布重点保护文物之一。龟峰塔平面为六角形,第一层外边长为四点八米,内边长为一点六米,墙体厚为三点三米,通高四十二点六米。塔正门向东,塔外观为七层,内为十四层,一明一暗,有如竹子,节节上升,层层收分。各层设有杉木楼板加铺方砖,其中暗层有穿墙上下两个门,四个佛龛。明层有一门上通另一层平台和五个门孔通外边平座栏杆,沿阶梯盘旋而上,可达顶层。平塔属青砖结构,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层狗牙砖叠垫出挑,出檐较其它塔宽厚。平座设有木栏杆,每层六角均有角柱,柱间饰横架栏额相连,为典型宋代仿木楼阁式砖塔。每层塔檐现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当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龟峰塔经八百五十七年的风雨侵蚀,原塔顶已失,台基被堆积尘土埋没,塔檐与平座崩塌,瓦面无存,塔内各层原有木楼板亦已毁坏殆尽。

龟峰塔外观为七层,内为十四层,属砖仿楼阁式塔。塔呈六角型,底边长为5米,内空心,塔底壁厚为3米,有穿壁砖级直上各层楼板,绕塔外平层座逐级可登上顶层。修复前,塔顶已毁,残高为32米。龟峰塔修复前,塔身基本完好,未见有倾斜与裂缝。原塔为黄泥砂浆砌结,砖有青、红两种,尺寸不一,规格有30余种。塔顶台基已被堆积土埋没,东北角有两棵大叶飞榕。从首层塔身梁枋洞孔分析和塔基挖掘考证,原应有副阶存在,即首层六角均有3米左右的木梁斗拱瓦面。塔身每层递减,各层均有菱角牙砖叠涩挑出的檐口与平座,因年久失修,修复前的塔檐与平座,已有不少崩塌脱落,特别是二层东南角尤为严重。各层瓦面无存并遍生杂草飞榕,塔身内腔原有的木楼板,亦已毁尽无存。

结构

龟峰塔高42.6米,为平面六角仿木楼阁式砖塔。塔外观为七层,内却有十四层,其中七层为明层七层为暗层。有直壁砖级直上各层塔楼,绕塔外平层座逐级可登顶层。基座边长为5米,底壁厚为3米。塔外每层都砌有柱、额、门、平座、斗拱以及叠涩檐。

历史

据《河源县志》记载,龟峰塔为明代知县陆大观建造,但在同一县志“艺文篇”中却载有元代诗人谢天与吟咏龟峰塔的诗:“屹屹孤峰万古名,浮图高耸入秋晴。望中如似昂天笔,倒写云笺雁字横。”据此证明,龟峰塔在元代就已存在。

1989年,河源当局对该塔进行了文物修复工作。并在第三层西面发现发现刻有“绍兴二年壬子十一月廿九塔砖”,在北面发现了刻有“绍熙四年十二月廿一”纪年的铭文砖,还在第七层北面出檐牙砖发现刻有“万历三十年修”纪年的铭文砖。这些表明了明代万历年间曾重修过一次的史实。另外也发现了承托刹杆横梁,这是龟峰塔原有塔顶的实物依据。

视频

龟峰塔 相关视频

河源市·龟峰塔
河源八景之首 龟峰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