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作家的故土情懷(郜泉州)
作品欣賞
一位女作家的故土情懷
李曉娜,筆名林冬,早年從事新聞工作,後專注文學創作,現鞏義市作協秘書長。累有散文、小說等作品發表於《莽原》《散文百家》《小小說月報》等刊物,出版有《山河之上》散文集。
《山河之上》,是河南省鞏義市女作家李曉娜(筆名林東)的散文集。細細品讀之後,頓感那一行行文字它猶如一縷縷清泉,融入並滋潤着伊洛大地。
該書匯集了心情散文、人物傳記、史料論文、理論文章等不同題材,收錄了作者歷年發表的作品如《故園》《京兆王舊事》《荷的往事》等47篇,共計17萬字,歸類於「故園情懷」「故園人文」「故園史話」三個篇章。
《山河之上》是作家深入農村,接觸農業,融入農民之間,親身體驗採風過程中爬山的艱難,涉水的困苦,採風的艱辛,寫作的勞累。促使她像蜜蜂采蜜一樣,深入挖掘每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努力編織成一個富有層次感的完整故事,讓人沉浸其中,感受河洛文化的獨特韻味。特別是當我們和作家的文章一起融入山河之間,仿佛美麗的故事、鮮活的人物、絢麗的新畫卷就在我們身邊,等待着我們去探尋、去感受、去創造。
起初看到曉娜送我的《山河之上》散文集,對《山河之上》的書名迷惑不解。閱讀書的前言後,使我恍然大悟。原來山河指的是山河故人,是人民大眾,山河之上就是人民至上。我突然想起了偉人毛澤東的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的動力。」那麼山河之上,從微觀上講,就是人民至上,正義之上,愛心之上,慈善力量之上,宏觀上講就是黨和國家至上。
縱閱《山河之上》全集,作家把觸角伸向了平凡的人,他深入基層,聽民聲,察實情,以調研開路,以寫作開局,與人民息息相關的生活作橋樑。歌頌底層的小人物,不惜筆墨,為平凡而偉大的人民樹碑立傳,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替人民說話的作品,人民才會熱愛她,讚揚她,擁護她,愛戴他。我想,這就是曉娜《山河之上》一書的內涵吧。
《山河之上》一書分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離不開故園,綜合為六個字:情懷、人文、史話,六顆閃光的珍珠貫穿在一起,形成了一掛美麗的項鍊。假如把故園作為一棵亭亭玉立牡丹樹的話,那麼,人物、故事、山、水、花草就是牡丹的枝葉徑花,故園的情就是清凌凌的水,故園的愛就是有營養的肥料,水和肥料的滋潤,讓牡丹根深葉茂,蓬勃怒放。
曉娜的散文,通篇富有情趣感,人物靈動活龍現。故事情節感動人,如詩如歌美語言。不僅含有[[[散文]]的情趣,而且帶有小說的味道,同時又帶有詩歌美麗的色彩。
曉娜是一個知識型的才女,在文章里看出,她雖然多愁善感,但重情義。在《山河之上》第一輯《故園情懷》的感言裡,已經流露出她的富有情趣感「故園是我們安放回憶的地方,我們每一次的出離,都是心靈上的一次割裂--------對故園的追尋,都只是對回不去的過去的的懷念。」寥寥幾句話,便點出文章的內涵和主題。
筆者閱讀《山河之上》,體會到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觀察細膩入微
細緻入微的觀察,是作家撲捉生活閃光點的手法。曉娜在描寫故園時,美麗的田野,亭台樓閣,樹木花草,魚鴨河流,飛鳥樹林,景物動物靈動活現。猶如一幅精緻美麗的山水畫,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細心品讀閱賞。如《往昔》一文里,龍興寺和尚半夜誦經的描寫「密密的蘆葦,靜棲的野鴨,辛勤的田鼠,水畔的青蛙,草菅的蟲兒,都曾經在寂寞冗長的夜裡,聆聽他呢喃的誦經聲。」山村的夏夜,本來是植物、動物進入睡眠的時間,萬籟俱寂。而在這個時間,老和尚深夜誦經,打破了深夜深山的寂靜。經的魅力,作家無直接寫出,而是通過擬人的手法,把似睡非睡的植物、動物,沉醉在和尚誦經的音樂里。
人物刻畫形象逼真。作者在《奶奶的秘密》一文里描寫到「奶奶就是一個普通的小腳老太太,額發抿的一絲不亂,腦後挽成圓圓的髻,用黑色的網兜兒罩着,插着三個銀色的u型簪兒。冬天是一身黑色的大襟棉襖棉褲,夏天則是黑色細棉布單褲白棉布上衣,腳上永遠是一雙尖尖的蓮花瓣兒似的黑面靴或單鞋,細廋的腳脖上,綁着黑色的綁腿帶兒,白襪子一年四季都要穿……」
作者對人物認真的觀察,細緻的白描,生動的刻畫,把一位地地道道、標標準准、乾乾淨淨、利利索索,愛美愛尊嚴的農村老太太,送到讀者面前。讀者通過欣賞,不由感到,老太太雖然普通,但從打扮上,可以看出是一個不普通的人,不簡單的老太太,同時,也為下文做了墊鋪。
在寫作中,每一個準確的詞語都像露珠一樣晶瑩閃亮。例如,作者在敘述寫奶奶有一手好女紅中描寫到「繡出的鳥兒俏麗調皮,繡出的花兒艷麗芳香。-----繡品的工具卻是一張黃表紙,一根熄滅的香頭。奶奶拿着香頭在紙上描啊畫呀,吹啊彈呀,不一會兒紙上就綻放出了清秀的蓮花,嬌艷的牡丹,層疊的菊花……」
片段的描述,既簡潔又有力,能讓讀者在腦海中構建出整個畫面。草葉上的露珠都在閃爍着生命的光輝;每一個朵花的微笑背後都藏着無盡的故事。這就是觀察的力量。它能將最平凡的一幕變得不平凡,讓文章和細節充滿生機。
俗話說,高手出民間,。奶奶一根熄滅的香頭,畫畫彈彈,竟能畫出色彩鮮艷的花朵,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在作家筆下,奶奶不僅是一個農家婦女,而且還是一個不平凡的藝術家,雖然在最底層,卻能像金子一樣,閃出光來。《奶奶的秘密》是一篇優美散文,窺一斑而見豹,透視到作者獨具慧眼,獨特見解,獨到之處,獨立手法,形象逼真地刻畫了奶奶的形象。情節化、故事化,讓自己筆下的事有一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懸念感,將奶奶的一生、美麗的風光、高超的藝術都融入其中,增加可讀性、抒情性。
2.
情感真摯動人
情感是散文的靈魂。散文的魔力在於真情實感。作者將心中情感傾注到文章中,打動了人心。如《山河之上》一文中,讀者被作者筆下描繪的那一個個生動故事所感動。一篇好文章,像蜜蜂采蜜一樣,在千萬朵花中,採回香甜的米來。李曉娜何嘗不止?在采寫中,她多次深入農村深山,實地考察,與當地老幹部和參與陸輝灌區工程的老百姓面對面交談,寫出了感動人心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人和自然是對立的,人總是要受到大自然的磨鍊,只有能夠堅持進行堅強不屈的鬥爭的人,才能獲勝。以更高的熱情去迎接大自然的挑戰,真實的情感總是最能打動人心。如堤東村黨支部書記王潤芝,年已過花甲,帶領村民兵參加區首會戰,去世前叮嚀兒子王超接班工地干,孫子王全喜也揹上爺爺使用過的工具,新婚八天便走上工地繼續干,一干就是一年,妻子生孩子大出血,王全喜也無離開過工地。讀到這裡,不由使人感動地眼淚湧出,不由人為王全喜一家的無畏精神、奉獻精神所感動、肅然起敬。
常莊村民兵盧耀燦,黑夜暴雨中搶救出國家三根寶貴大木樁,當搶救第四根時,筋疲力盡,竟被洪水波浪打入水中,昏迷衝出二里遠,幸虧水性好被河邊大樹擋住,撿回一條性命。生死度外排除啞炮的趙長慶、閒不着的周新運、一心撲在工地上的房保長、捨己救人的王書庭、赤腳醫生趙興運,鉄姑娘焦芳,工程師鄭太山,特別是邢有成,作為修建陸輝灌區的一名負責人,他熱情幫助和帶領年輕測量人員,翻山越嶺,不怕困難,克難攻堅,砥礪前行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齊心建設陸輝灌區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英雄,就足以讓人感受到人民的平凡、勇敢與偉大。人民,真正的《山河之上》的主人。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湧現出一批鐵打鐵銅聚的共產黨員,眾志成城,英勇奮鬥,最終戰勝了困難,他們是英雄,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人。作家在《山河之上》一文中,挑選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猶如一顆顆珍珠,串聯成銀光閃閃的項鍊;一個個故事,成就了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3.
視角獨到新穎
作者長期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具有豐富的農村生活經驗,把寫好新聞的執著也用在了文學創作上,在寫歷史故事《京兆王舊事》一文中,曾經數十次攀登嵩山之巔,翻山越嶺涉溝爬坡,披荊塹棘尋遺蹟,搞採訪,找線索,搜素材,加之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觀察力,為此寫出了獨有的歷史資料。《京兆王舊事》里的「元愉的愛情」、「王的傳說」、「王的抉擇」等,均是沒有聽說的新穎故事,曉娜硬是給挖掘出來,閃爍在讀者面前。撇開對政治的迎合性,從文學的角度洞察《京兆王舊事》,這不失為一巧妙之處,猶若多線索一主題的格局。
《田園深處》里描寫陳天然老人繪畫的執着:「那雪景美極了,柿樹上覆了一層白,遠山、田野、溝豁、羊腸小道,都像披上了白紗一樣曼妙無比。老頭犟脾氣上來了,非要去畫畫。老太太拗不過,認輸了,只好自己扛着竹椅子,揹着畫架子,攙着老爺子,走出了山莊---------」 這樣動靜結合的寫法,不動聲色地引導讀者從微觀、宏觀兩個角度,深入品讀文章的主題與創作藝術,使文章脈絡多層次地清晰化。
4.
語言通俗精煉
《奶奶的秘密》一文里,作者在描寫奶奶的勤勞一段末尾的一句「奶奶就像一個陀螺,不停的轉啊轉啊」。作者以樸素的感情、恰切的比喻、散文詩的語言,襯托出奶奶艱辛的一生,勤勞的一生,偉大的一生,不平凡的一生。
作者在《花四奶奶》一文中的幾處描寫,語言精煉的令人嘆服;「家,就像一棵大樹,有根、干、枝、葉、果,而我們的父母親,就是這棵大樹」。恰切的比喻,襯託了家的作用,父母的作用。
《荷的往事》里對荷的贊語:「荷是夏天的主題,無荷便無夏。其實,荷花不知她就是夏天。歷史上最早初的那枝荷綻放在《詩經》,皆與美人息息相關……」幾句話,便把荷的歷史、荷的地位、荷的美麗、荷的作用躍然紙上。
散文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曉娜的散文之所以能夠觸及讀者的心靈,成為讀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她的散文中沒有誇張的修辭,沒有繁複的結構,僅有一顆敏感而又真誠的心。
曉娜是鞏義市相當成功而又著名的女作家,我充其量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文學愛好者,水平有限,我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瓮里僅有幾粒不飽的癟米,拙見可能屬於無稽之談,望曉娜包涵。不過,我拋磚引玉,期望高手評論家批評指正,寫出高水平的評論文章。
我認為,《山河之上》確實是一本好的散文集,值得一讀。同時,期望曉娜寫出更多更好更優秀的作品來。[1]
作者簡介
郜泉州,男,河南省鄭州市作家協會會員、鞏義市作家協會會員,《奔流》作家文學院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