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1]

三八线
 
国籍 朝鲜
知名于 南北朝鲜的分界线

照朝鲜停战协定,三八线两侧的南北朝鲜非军事区宽约4公里、长约248公里。需注意的是:三八线因邻近北纬38度而得名,但不等于北纬38度线。例如由北朝鲜实际控制的开城市,就位于北纬38度以南。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三八线

外文名称:The 38th parallel

类型:军事分界线

位置:北纬38°线

涉及地区:朝鲜半岛

涉及国家:南北韩两国

简介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

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北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的分裂,造成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跨过三八线实施军事行动。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10月1日,美国和南朝鲜共同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长期在朝鲜半岛南部驻军至今。

1953年7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这条248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显然,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 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时曾一致声明,三八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 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2]

历史由来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但5月7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南朝鲜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是解决日本问题。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应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杜鲁门确信,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这两件事,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局面。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3]

意义

 

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时曾一致声明,三八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 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美国提出以三八线划界,首先考虑的是阻止苏军南下的军事意义,这一点无可置疑,但这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决定性的考虑。如果不是孤立地或表面地看问题,那么就应该指出在军事意义背后隐藏着的政治意义。

三八线的划定,对于美苏双方来说,从一开始便有其深远的政治考虑,虽然表面上问题是从军事角度提出来的;三八线的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而且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两国之间已出现分庭抗礼的趋势,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三八线的划定为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三八线成为美苏两国势力在朝鲜半岛对垒的既定疆界。

朝鲜战争爆发的最深刻的根源--美苏势力在远东的对抗,就表现为三八线的划定。历史证明,后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朝鲜民族的分裂也正是围绕这条纬线发展起来的。而 最后,战争的结局仍然是大体以三八线做为韩朝双方的分界线。周而复始,终点即是起点,这就是围绕三八线而进行的朝鲜战争的始末。[4]

跨越军事分界线

2007年05月17日,在朝鲜半岛西海岸,韩国在京义线铁路的汶山站举行试运行仪式。在东海岸,朝鲜方面的试运行仪式在韩朝东海线铁路金刚山站举行。韩国统一部长官李在祯和韩朝部长级会谈朝方代表团团长、朝鲜内阁责任参事权浩雄等韩朝官员出席了在汶山站举行的韩朝京义线试运行仪式。

仪式结束后,双方官员登上列车,开始历史性的试运行。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两列列车分别挂车厢5节,搭乘150名乘客,包括100名韩方代表和50名朝方代表。

当地时间11时30分(北京时间10时30分),韩国列车缓缓驶出汶山站,前往朝鲜一侧的开城站,运行距离约为27.3公里。当列车抵达军事分界线时,身穿迷彩服的韩国士兵打开分界线上的大门,让列车通过,并释放白色气球以示纪念。数分钟后,从朝鲜金刚山站开往韩国猪津站的列车在东海岸地区抵达军事分界线,韩国士兵打开大门,让列车通过。朝鲜列车运行距离约为25.5公里,车上同样有100名韩国代表和50名朝鲜代表。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两列列车都顺利抵达目的地,经过短暂停留后返回各自边境一方,标志着试运行取得成功。

南北铁路试运行的报道,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当天韩国媒体的头版上。韩国媒体认为,这次试运行具有连接民族血脉的象征性意义。韩国《中央日报》称,17日的南北铁路试运行为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迈出了第一步。韩国总统卢武铉也表示,这次试运行是韩朝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

西方媒体评论说,虽然朝韩铁路没有恢复正常运行,此次试运行仍意义重大,是朝鲜半岛局势缓和的象征。这是实现半岛和平迈出第一步。[5]

朝韩通车大事记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半岛东西两条铁路被切断。

2000年6月,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平壤与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举行会晤,就恢复朝韩铁路连接达成一致。

2002年9月18日,双方同时开工,于2005年完工。

2006年5月,双方曾计划试运行,但后来这一计划被临时取消。

2007年5月17日,朝韩列车50多年后跨越军事分界线。[6]

相关视频

1、《三八线》拍摄花絮,惊人泪下

2、三八线的由来是什么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