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周公館
上海周公館,全名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思南路73號,是一座四層西班牙式花園住宅。該建築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1946年中共代表團租下該建築並作為活動場所,1947年3月轉交中國民主同盟管理,1947年10月被南京國民政府接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普通居民居住,1979年開始改建為紀念館。2019年,上海周公館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
上海周公館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建成時屬於義品洋行房產所建的義品村,初建時門牌號為馬斯南路107號。1943年,該路改稱藍田路,1945年改為思南路,但該房址門牌號碼未變。抗日戰爭期間,此處原本屬於一個日本洋行老闆,抗戰勝利後,該房屋被國民政府沒收,並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黃天霞租住。之後黃天霞攜全家搬往南京居住,1946年春,國共談判中國共產黨代表團便以周恩來私人名義租下該房作為公開辦事處,對外稱「周恩來將軍寓所」,通稱「周公館」[1]。代表團成員周恩來、鄧穎超、董必武等先後來這裡居住和工作。除代表團辦事處駐地的職能外,此處實際上還是中共上海工作委員會的駐地,該委員會負責中共在上海的統戰、宣傳、疏散等工作。搬入該建築物之後,代表團在底樓旁的空地新建了一座車庫,並將車庫頂改造為了二樓的入口平台。
國共和談破裂後,中共代表團於1947年2月28日被淞滬警備司令部強制要求撤離,中共方面於3月3日照會時任上海市長吳國楨,稱將房產和屋內幾乎全部的家具由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代為管理。3月5日中共代表團全體撤走後,3月17日沈鈞儒、羅隆基等前往淞滬警備司令部辦理手續,3月19日正式交接完成,此建築正式成為民盟總部駐地。同年10月27日,民盟被中國國民黨宣布為非法,10月30日,該房屋由盧家灣警察分局接管,原有家具全部流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房屋門牌號改為思南路73號,並分給當地居民居住,內部結構被大幅改動。1959年5月26日,上海周公館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2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恢復舊址原貌,並將其改建為紀念館,當年開工。1980年8月26日,該舊址再次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改建工程竣工。1982年3月5日,該紀念館對內開放,1986年9月對外開放。1994年,思南路71號的8戶居民被遷出,建築用作周公館的業務用房,相關改擴建工作於1996年月完工,期間73號也得以翻修。1998年3月1日,71號庭院外安放了一座由上海油畫雕塑院鑄造、重達1.8噸、高3.5米的周恩來銅像。2003年3月,上海周公館被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4月至8月,上海周公館整體修繕[2],調整了部分展品和設施。
2019年,上海周公館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一名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上海周公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共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周公館)舊址,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8-7-9
- ↑ 上海「周公館」修繕完畢 8月25日起重新開放,東方網,201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