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人口龐大國家、規模最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二個規模空前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而「第三次世界大戰」則用來假設、描述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衝突。
目錄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為歐洲。導火線是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儲君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刺客來自塞爾維亞,奧匈帝國要求塞爾維亞為此事件負責。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當時世界列強被一道道複雜的同盟條約綁在一起,一個個捲入戰場,形成協約國與同盟國兩大陣營。
德國出面支持奧匈帝國向俄羅斯帝國和法國宣戰[1];英國不滿德國進攻中立的比利時,也加入戰局。除了意大利外,歐洲主要國家幾乎全部參戰,西部和東部戰線迅速沿着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邊界打開。戰火更蔓延至亞洲、非洲,甚至影響大西洋之外的美國。
戰事初期,德國節節勝利,更迫近巴黎,英法兩軍合作在馬恩河戰役打敗德軍才稍堪遏阻西線攻勢,雙方士兵挖壕溝、架鐵絲網、築防禦工事,形成長期僵持的壕溝戰,西線戰事綿綿無絕期,在東線德軍戰況順利,俄國多個城市失陷。俄國因內部發生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退出戰場,並割地予德國和奧斯曼帝國,而德國在東歐成立了多個傀儡政權。直到德國1917年重啟「無限制使用潛水艇」政策,又因齊默曼電報事件惹怒美國而對德宣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因長期的戰爭,節節敗退,德皇威廉二世在1918年11月被迫退位,德國新共和政府在11月11日向協約國投降,超過50個月的戰爭終告結束。
這次大戰雙方動員約7,000萬人,傷亡者將近半數,數百萬平民更因饑荒疾病喪生,曾經繁盛的歐洲變得殘破,殖民地的控制力亦隨之下降,各國忙於收拾經濟蕭條、社會紊亂的殘局,但處理失當與不安定的國際政治很快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再度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亞洲和歐洲,雖然早在1937年日本便與中國爆發了中日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幾乎占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包括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挪威、南斯拉夫、希臘,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陸續占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波羅的海三小國,又占領了芬蘭和羅馬尼亞的邊界領土。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亦引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同為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在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法西斯意大利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庫斯克會戰戰敗後失去對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軍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布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
1944年時盟軍執行大君主行動並在6月開始諾曼底登陸,在歐洲向德軍展開反攻,而蘇軍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占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蘇聯在8月底的攻勢使羅馬尼亞王國被紅軍占領,9月8日,保加利亞王國亦向蘇聯投降,兩國共同對德國及匈牙利王國宣戰,1945年2月布達佩斯圍城戰後,匈牙利投降,此時德軍在東西線的兵力已經全線崩潰。其後維也納、慕尼黑、科隆等地逐漸被盟軍及蘇聯攻占,在5月蘇軍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2]。納粹德國的戰敗和希特勒的死亡使剩下的大日本帝國已確信軸心國已無法取勝,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占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面臨隨時被美軍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而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後,1945年8月15日日本跟進宣布無條件投降,而隨着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視頻
世界大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為什麼德國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且兩次都失敗? ,搜狐,2018-4-30
-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5月8日,360星座網,2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