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之一。圍產醫學是產科和新生兒科密切合作共同研究的一個新學科。本刊1998年創刊,是我國圍產醫學領域唯一的一本學術期刊。本刊貫徹執行黨的科學和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貫徹實事求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守國家對出版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在學術上達到創新性、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堅持質量第一,推廣科研成果、交流先進的臨床與科研經驗,傳播新理論、新技術,促進我國圍產醫學的發展;不斷提高圍產保健水平,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減少病殘兒的出生,保障婦女兒童的健康,提高中華民族出生人口的素質。
圍產醫學以「優生優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保障母嬰安全與健康」為宗旨,反映基礎、臨床與預防醫學[1]、遺傳學和社會學等相關學科中有關圍產醫學的新理論、新技術、新進展,旨在為我國廣大圍產醫學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信息傳遞和了解國內外圍產醫學發展動態的窗口與平台。本刊主要欄目有:述評、論著、實驗研究、綜述、講座、臨床科研、專家筆談、病例報告、國外醫學動態、標準·方案·指南、會議紀要等。讀者對象為產科、新生兒科醫生、婦幼保健、優生優育、遺傳專業、電子醫學工程及基礎醫學研究人員等。
本刊自2000年至今,一直被收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3年被WHO西太區醫學索引(WPRIM)的收錄期刊。2011年起改為月刊。
目錄
期刊簡介
欄目設置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設有論文專著、國內外新進展、實驗研究、論著摘要、綜述、講座、技術交流、病例報告、臨床病例(理)討論、會議紀要和讀者來信等欄目。
讀者對象
對象為全國圍產保健、產科、新生兒科醫師及婦幼保健、優生優育、遺傳專業、電子醫學工程及基礎醫學研究人員等。
辦刊宗旨
本刊以「優生優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保障母嬰安全與健康」為宗旨,反映基礎、臨床與預防醫學、遺傳學和社會學等相關學科中有關圍產醫學的新理論、新知識、新進展、新成果。旨在為我國廣大圍產醫學工作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信息傳遞和了解國內外圍產醫學發展動態的窗口與平台。
報道內容
本刊刊登全國圍產醫學領域科研論文專著、國內外新進展、實驗研究、論著摘要、綜述、講座、技術交流、病例報告、臨床病例(理)討論、會議紀要和讀者來信等欄目,內容豐富,科學性強。
投稿須知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練,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範,必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等文稿一般不超過5 000字,論著摘要、病例報告文稿不超過1 500字。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腳註於同頁左下方。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對修改,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設計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稿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稿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志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附證明信。
4.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稍加簡略(400字以內),英文摘要則須相對具體(400個左右實詞)。英文摘要尚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應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作者不屬同一單位時,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
5.關鍵詞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應儘量使用最新版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Index 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無相應的詞。處理辦法有:(1)可選用直接相關的幾個主題詞進行組配:(2)可根據樹狀結構表選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題詞;(3)必要時,可採用習用的自由詞並排列於最後。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MeSH還原為全稱,如「HBsAg」應標引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字母大寫,各詞彙之間空2個字。
6.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以後由全國自然科學[2] 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的名詞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詞彙》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詞彙》(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7.圖表每幅圖表單占1頁,集中附於文後,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資料應置於圖(表)下方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本刊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或統計學處理行(如t值、P值等),則在這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準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線條圖應墨繪在白紙上,高寬比例約為5∶7左右。以計算機製圖者應提供激光打印圖樣。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圖中需標註的符號(包括箭頭)請用另紙標上,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每幅圖的背面應貼上標籤,註明圖號、作者姓名及圖的上下方向。圖片不可折損。如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意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註明出處。
8.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可參照1991年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一書。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應改為ng/(kg*d)。但如同一計量單位反覆出現,可以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計量單位與舊制單位的換算係數,之後只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數,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字。
9.數字執行國家標準GB/T 15835-1995《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曆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如超過4位數字時,每3位數字為一節,節間空1/4個漢字空,如「1,329.476,5」應寫為「1 329.476 5」。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百分數的範圍和偏差,前1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寫成5~95%;50.2%±0.6%,不要寫成50.2±0.6%。附有長度單位的數值相乘時,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而不寫成4×3×5 cm3。
10.統計學符號按國家標準GB 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如下:(1)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中位數仍用M);(2)標準差用英文小寫s;(3)標準誤用英文小寫s;(4)t檢驗用英文小寫t;(5)F檢驗用英文大寫F;(6)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7)相關係數用英文小寫r;(8)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9)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號均用斜體。
11.縮略語文中應儘量少用。必須使用時於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後括號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後兩者間用「,」分開(如該縮略語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稱)。縮略語不得移行。
12.參考文獻按國家標準GB 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儘量避免用摘要作參考文獻。確需引用個人通訊時,可將通訊者姓名和通訊時間寫在括號內插入正文相應處。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後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於文末。
13.獲基金及獲獎文稿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註於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基金編號××××),並附基金證書複印件。凡屬國家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級以上攻關課題及獲科技成果漿、發明獎的論文,請予註明,並請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複印件)。論文刊登後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並附獲獎證書(複印件)。
14.來稿格式來稿一式兩份,其中一份為手寫或打印稿,另一份可為複印件。要求字跡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獻應隔行打印,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需排斜體等應予註明。凡字跡潦草、塗改不清的稿件,恕不接受。
15.來稿須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未一稿兩投。「一稿兩投」中所涉及的文稿是指原始研究的報告或儘管兩篇文稿在文字的表達和討論的敘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外,但這些文稿的主要數據和圖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會議的紀要、疾病的診斷標準和防治指南、有關組織達成的共識性文件、新聞報道類文稿,以及在一種刊物發表過摘要或初步報道而將全文投向另一種期刊的文稿。上述各類文稿如作者要重複投稿,應向本刊編輯部作出說明。
16.文稿附軟盤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修改整理後,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請將修改稿以純文本格式存入3.5寸軟盤,與修改稿打印件一併寄回本刊編輯部,同時註明聯繫電話、傳真號碼、E-mail地址,備用。
三、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請自留底稿,對不刊用的文稿,本刊一般不退稿。
四、來稿一律文責自負。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進行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期3個月不寄回者,視作自動撤稿。
五、來稿須付稿件處理費20元。文稿確認刊載後,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版面費和彩圖印製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文稿刊登後酌致稿酬,贈當期雜誌1冊。
六、來稿信封上的單位、地址、郵政編碼、寄信人應儘可能與文內保持一致,字跡清楚不潦草。
七、本刊錄用的所有文稿,均以紙載體出版。
八、來稿請寄:北京市西安門大街1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兒醫院,中華圍產醫學雜誌編輯部(郵政編碼:100034)。請勿寄給個人。
視頻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專業解讀——預防醫學,搜狐,2020-06-18
- ↑ 自然科學發展概述 ,搜狐,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