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預防醫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預防醫學(Preventive healthcare,也可寫為prophylaxis),包括各種為預防疾病而採取的措施。 疾病和殘疾受環境因素,遺傳素因,疾病媒介,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這是一種動態過程,在個人意識到自己受影響之前即已發生。疾病預防依賴預期它們會發生,而預為準備的行動,可以劃分為原始級, 初級,二級和三級預防[1]

每年,數百萬人死於可預防的死亡。一項在 2004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在 2000年的美國,大約一半的死亡是由於可預防的行為和遭遇所造成。 主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意外傷害,糖尿病,以及某些傳染病。 同一項研究估計,由於飲食不良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美國每年有40萬人因此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在 2011年,全球約有 5,500萬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是死於非傳染性疾病[2],包括癌症,糖尿病,慢性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 比 2000 年有所增加,而在2000年,有 60% 的死亡也是歸因於這些疾病。 鑑於全球的慢性病的盛行,以及這些疾病造成的死亡,預防醫學變得尤其重要。

預防疾病有許多種方法。其中之一是透過提供信息,來防止青少年吸煙。 建議成人和兒童,即使在感覺自己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也要定期去看醫生,做健康檢查,以進行疾病篩檢,尋找疾病的危險因素,討論健康平衡的生活方式的技巧,了解最新的免疫接種和促進的方法,並與醫事專業人員保持良好互動。

預防等級

預防醫學策略被分為原始級, 初級, 二級和三級。在20世紀初,薩拉·約瑟芬·貝克女士首先提倡預防醫學的概念,「初級預防」則是由休·里弗萊爾(Hugh R.Leavell)和葛尼·克拉克(E. Gurney Clark)在1940年代所創的名詞。他們當年分別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工作,後來又將預防級別擴大,包括二級和三級的預防。S. E. Goldston(1987)指出,雖然目前仍在使用初級,二級和三級預防的說法,但這些級別可能用 「預防,治療,和復健」 的描述會更貼切。

相對於在過去五十年來在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原始級預防的概念的建立是更近的事。 特別是表觀遺傳學表明環境條件 - 包括物理條件和情感條件 - 在胎兒和新生兒生命(或所謂的生命初期)中對生物體的影響,至關重要。

視頻

預防醫學有哪些內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