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镜
内容简介
本书除前言、结语外,共分6章,15万字,图版64版,收铜镜照片144件;插图99幅,收铜镜95件。6章为:1.中国铜镜的早期阶段对中国铜镜的起源、各部位称谓、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铜镜的类型、特点进行了论述。2.中国铜镜的发展与流行中对春秋战国铜镜名称的变迁、类型及轻灵奇巧的造型、纹饰作了介绍。3.中国铜镜的繁荣鼎盛,对汉代铜镜的类型、题材、布局变化、铸镜中心及技术进步等作了论述。4.中国铜镜的中衰时期,对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类型及不平衡发展、对日本铜镜铸造影响等作其介绍。5.中国铜镜的高度发展,主要对隋唐铜镜类型及新形式新风格的确立、成熟,并对唐铸镜中心扬州及中外文化交流中铜镜的地位等作了综述。6.中国铜镜的日益衰落,分别对五代、宋、金、元代铜镜类型、特点作了概述。
本书引起学术界重视和好评。有的评价指出:本书大量运用考古发掘资料(约占本书征引的四分之三),上起齐家文化下至宋元古墓随葬的古镜;在分期断代上:除分六大阶段外,又充分运用考古学中墓葬分期研究成果,进一步将各大阶段分为若干相应的小阶段。如将春秋战国时代铜镜分为早、中、晚三小段;西汉、东汉也各分为三小段。较全面概述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铜镜的研究成果,有的提出己见并有新的创见,如对唐代葡萄镜流行的时代问题,提出“上限在唐高宗时期,以武则天时期最为盛行”新的看法等。亦正如评论中说:“它既是严肃的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又是深入浅出的较高层次的科普读物,使人读起来饶有兴味,称得上是把普及与提高较好结合起来的新尝试。”
作者介绍
孔祥星(1939—)、刘一曼(1940—),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分别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工作,并分别致力于吐鲁番文书、商代考古及古文字研究。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中国古代铜镜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 ↑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