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陶瓷史》,當代中國研究陶瓷史的代表作。馮先銘(見「馮先銘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安志敏(見「廟底溝與三里橋」)等主編。文物出版社1983年出版。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50餘萬字,插圖82幅,單色版32版,彩色版32版。分序言,第1章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第2章夏商周春秋時期的陶瓷,第3章戰國秦漢時期的陶瓷,第4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陶瓷,第5章隋唐五代的陶瓷,第6章宋、遼、金的陶瓷,第7章宋、遼、金的陶瓷(續),第8章元代的陶瓷,第9章明代的陶瓷,第10章清代的陶瓷和後記諸部分。

本書由全國文物考古、工藝美術、陶瓷科學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多次討論、合作編寫而成。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23個文博考古單位提供了古陶瓷樣品,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等12個單位分擔了理化測試研究工作。把陶瓷工藝史、陶瓷藝術史、陶瓷經濟史等方面的研究融為一體,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充分運用了全國調查、發掘古遺址、墓葬、窖藏、窯址中出土的大量瓷器和窯爐、作坊等重要資料,同時也重視文獻資料和傳世珍品的研究,還收有各時代不同窯口的典型陶瓷標本的理化測試數據。綜合了1949年後以來古陶瓷研究的成果,對陶瓷史中許多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認識。1.初步搞清了中國瓷器的萌芽與形成,即在商代出現了原始瓷器,經1000餘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出現了真正的瓷器。2.根據江蘇、浙江所發現的考古資料研究,說明「唐代就已經開始了青花瓷器的製作」;宋青花所用的色料「是含氧化錳很高的國產鈷土礦」。3.隋、唐、五代、宋、元窯址和瓷器的大量發現與研究、填補了這幾個時期的空白,同時確定了《茶經》中婺州窯、岳州窯、洪州窯的地望,了解了這些窯的產品面貌等。在研究方法上,擺脫了僅從文獻資料或僅從鑑定角度進行研究的局限性,而是廣泛地運用考古學、美學、工藝學、物理學,化學等各門學科的知識並結合文獻資料和實物標本進行綜合研究。因而體現出中國古陶瓷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並廣泛地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來解決某些問題。它代表了當代古陶瓷學研究的方向。

由於本書為集體編寫,某些章節的文字體例未能統一,內容編排也有不相一致之處,材料的處理、取捨標準亦不盡相同。但其總結了新中國古陶瓷研究成果,是一部有學術價值的著作。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中國陶瓷史 相關視頻

國匠大師講述《中國陶瓷史》是日本人所寫,楊瀾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中國陶瓷史》是日本人所寫,大師苦心專研,漢光瓷再次征服世界

參考文獻

  1.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2.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