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坦關係
中坦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坦桑尼亞、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國與坦桑尼亞之間的往來可追溯到唐代,古代的桑給巴爾(現坦桑尼亞的一部分)在北宋已曾遣使來華;現代的中坦兩國在1964年4月建交[1],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12年是坦桑尼亞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根據一個在2014年下半年進行的輿論調查,7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坦桑尼亞的經濟和政治有正面影響。
目錄
歷史
古代
中國與坦桑尼亞的來往可追溯到唐代,當時中國已有到非洲東部的航道,船隻從現在的巴士拉(當時稱為「烏刺國」)開始向東南方航行,先後經過今天的巴林、阿曼和也門,再改向西南方,最後便可以抵達「三蘭國」;經學者考證,「三蘭國」可能是指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坦噶尼喀或桑給巴爾,但也有可能是位於現今莫桑比克或索馬里境內。有美國人宣稱在坦桑尼亞發現唐朝或五代時出品的越窯青瓷,但這個說法遭到學者張炎憲的質疑。
根據中國古代史書《宋史》的記載,一個名為「層檀國」的古國曾在北宋元豐年間派遣使節來華,向北宋朝廷贈送乳香、龍涎香、玻璃等物,而當時掌政的宋神宗亦向使者送贈二千兩白金;史家對「層檀國」所指何地有不同看法,但多數學者相信這個地名就是指現坦桑尼亞境內的桑給巴爾。坦桑尼亞的基爾瓦島有一個錢幣窖藏,裡面有四枚北宋古錢,兩枚屬於宋神宗熙寧年間,另外兩枚則分別是宋太宗淳化和宋徽宗政和年間的錢幣5枚。
元朝典籍《島夷志略》記載了「層搖羅國」(即今桑給巴爾)的風土人情;書中記述桑給巴爾很少出產穀物,當地人以馬鈴薯作為主糧,通過打獵來捕捉野獸供食,以煮海水的方式取得鹽,用蔗汁釀出酒。基爾瓦島也曾發現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和釉里紅。
目前尚未有史料能證實鄭和船隊曾到達坦桑尼亞,但有記載指鄭和的部下曾經到訪莫桑比克;但是,鄭和的船隊是沿岸向南航行的,而莫桑比克又位於坦桑尼亞南方,所以有學者認為鄭和船隊很可能曾經來到坦桑尼亞。
德屬東非成立後,德國把大批華工運到坦桑尼亞,他們有的在種植園工作,有的在坦噶尼喀興修鐵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多名華工在德屬東非戰役中死亡。
現代
連接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的坦贊鐵路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建的,圖為一列正在進站的坦贊鐵路列車。
坦噶尼喀是今坦桑尼亞的一部分,在1961年12月獨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高層致電祝賀,承認坦噶尼喀獨立為國,並在當天與該國建立邦交。在坦噶尼喀獨立前,當地政黨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聯盟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來往;而當時已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亦曾派出外交人員到坦噶尼喀,計劃與之建立外交關係,但遭到拒絕。
桑給巴爾是現坦桑尼亞的另一部分,在1963年12月10日獨立為國,翌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在此之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與當地政黨桑給巴爾民族主義黨有來往。新建立的桑給巴爾人民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東德、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邦交,要求這些國家向當地提供援助,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予以答允;例如,桑給巴爾當局想鼓勵阿曼、沙特阿拉伯等地的僑民寄外匯回國,並加強桑給巴爾與中東和非洲諸國的聯繫,便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當地援建一座廣播發射台。
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決定建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成為同一個國家;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與坦桑尼亞建交。當時的坦桑尼亞非常希望修建把該國和贊比亞連接起來的坦贊鐵路,美國答應援建,但條件是坦桑尼亞政府必須驅逐當地的中國人;時任坦桑尼亞總統的朱利葉斯·尼雷爾予以拒絕,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助坦桑尼亞時也沒有要求趕走美國人。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援建坦贊鐵路,派出50,000名專家和工人到非洲[2];70名中國人在是次工程殉職,其中51人在坦桑尼亞安葬。事後,參與援建的中國工人憶述他們生活艱苦,沒有足夠糧食,被迫自行種菜養禽,但種出來的番茄卻在一年後變種;當地政府順應中國工人的要求,答應向他們提供便宜的免稅香煙,但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認為中國工人享有的待遇不應超越當地工人,他嚴厲批評涉事的工人,要求他們向政府補回應繳的稅項。
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能夠以「中國」的名義在聯合國占有一席。有傳當年的坦桑尼亞代表是穿着中山裝參與投票的;據說,坦桑尼亞的代表在決議通過後首先站起來,離開自己的座位,走到大會主席台前跳舞,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爭取聯合國席位。
視頻
中坦關係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964年4月26日,我國與坦桑尼亞建立外交關係,新浪網, 2010-10-21
- ↑ 坐上非洲的這趟列車,去看看我國援建的坦贊鐵路,搜狐,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