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五结奠安宫

五结奠安宫
图片来自xuite

五结奠安宫,是位于台湾宜兰县五结乡五结村的土地祠,其主神为以豺狼为坐骑的土地公。

目录

沿革

此庙创建于道光年间,由仕绅张俶南倡议创建。当年建立时,为求开垦兰阳平原顺利,建庙时供俸以豺兽为坐骑的土地公,希望招财。因“豺”的发音与“财”相同。庙方曾有廿公顷土地,后因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领政策,只剩二点二公顷,但土地都位该乡市区,得以出租增加寺庙收益。

2003年,庙方计画由一百八十七名信徒在农历尾牙前夕的土地公庆典时投票,以决定用现有的新台币一千万元购买附近一百卅坪大的私有地来增加腹地,抑或筹款到三千万元重建已三次翻修的庙宇。后来花费八千万元重建庙宇,主殿使用樟木雕刻。新庙完成前,重建委员会主委、五结乡代会前副主席许泰源因肺癌过世。历经五年重建,于2009年10月举行安座。

活动

农历三月十二日,为五结村主庙奠安宫的节庆日,除举行盛大的游行之外,地方上更举行大拜拜活动。

2003年首次参加五结元宵节民俗走尪比赛,在2004年得到第一名。

2012年11月11日,此庙举行第五届国际福德文化节,由活动执行长陈荣楷负责邀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当日,宜兰县长林聪贤海协会秘书长王小兵等共同揭幕,由厦门仙岳山福德正神庙赠送的石雕掌财土地公。该神像以泉州白花岗石雕刻而成,重逾三十吨,雕像基座记录了福德文化节始末。

桃园市桃园区公所都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土地公寿诞前1周的八月初八举办桃园市土地公文化节,此庙与车城福安宫、仙岳山福德正神庙也曾参加。

装饰

此庙因邻近海边,交趾陶易受东北季风盐分侵蚀,庙方将屋顶的屋檐滴水、飞龙鳞片及妈祖、土地公神像镀上以抗侵蚀。担任中华民国文化部古迹历史建筑及聚落修复或再利用计画主持人的方祯璋表示,此庙中脊装饰与一般庙宇不同,屋顶前缘的的屋顶剪黏神佛并列,如妈祖、千里眼顺风耳四大天王八仙等,因此特地写成论文探讨。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