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威廟
歷史
始建於宋朝皇祐四年(1052年)時稱北帝廟,後來改稱仁威廟。歷經多次修復、重建,其中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清朝乾隆、同治年間均進行大規模的重修。現存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東西闊40米,南北深54至60米,占地2200平方米。沿中軸線前後為頭門、正殿、中殿、後殿和後樓;左右為東、西序。
中共建政後的1963年左右,當局安排昌華塑料廠在此生產。文化大革命期間,紅衛兵按照當局「破四舊」的意思把廟裡的神像全部打爛,頭門和正殿成為昌華塑料廠車間,東西配殿成為某校辦工廠的工場。
廟宇被占用期間,工廠在廟內亂搭建,使柱子、梁架等受到嚴重破壞,有的柱子已經傾斜,部分梁架已腐朽;正殿與拜亭的檐已經倒塌,需用架子支撐,搖搖欲墜;梁架的木雕被損壞,有的工藝雕構件已脫落。
1993年底塑料廠遷出。近年政府對廟宇進行了較大的擴建和維修,廟前修建大型的仁威廟廣場。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是仁威廟誕。
名稱由來
泮塘地處嶺南水鄉,素以種蓮藕、菱角、茨菇、馬蹄(荸薺)、茭筍等「泮塘五秀」而馳名。泮塘鄉民為「感恩邀福於神以不致成災」,故對供奉的神像「奉祀信誠」。話說泮塘當年有兄弟二人,兄名「仁」,弟名「威」。 有一天,兄弟倆去打魚發現一塊怪石,拾回家中立為神像,從此「生活順景,得心應手」,後傳遍鄉里,十里之內,參拜者眾。到鄉里集資修建廟時,鄉人便將廟名改為「仁威」了。
建築特色
仁威廟平面略呈梯形,坐北朝南,廣三路深五進,另有偏東一列平房。前三進建築,當中為主體建築,東、西為配殿,第四進為齋堂,第五進為後樓。沿着南北中軸線,依次為頭門、正殿、中殿、後殿和後樓,左右為東、西序。頭門面闊11米,深8米。門外兩側各立一花崗岩石柱,柱頭雕有石獅子,柱身雕祥雲和二龍戲珠,線條流暢,形象十分生動,俗稱為「龍柱」。
視頻
仁威廟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仁威祖廟:坐落於廣州市龍津西路仁威廟前街,舊泮塘鄉內,新浪網, 2019-9-5
- ↑ 歷史名勝·仁威廟,廣州圖書館, 200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