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關,民族語言為仡佬語,屬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漢文。仡佬語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
仡佬族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貴州省北部的務川和道真兩個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石阡縣,其餘分別散居在安順平壩普定關嶺清鎮正安鳳崗松桃黔西六枝織金大方等二十多個縣市。

目錄

來源和歷史 [1]

仡佬族歷史悠久,西漢時期的「百濮」,東漢至南北朝時代的「濮」、「僚」,都與其先祖有淵源關係。「仡僚」、「葛僚」、「(亻革)僚」、「仡佬」是隋唐以後各個時期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以後,正式定名為仡佬族。仡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語族語支的歸屬,學術界尚未定論。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以漢字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數老年人通仡佬語。

宗教信仰[2]

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蠻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專司祭祀、祈福求壽、退鬼、超度亡靈的巫師。仡佬族人創業、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 衣食住行與山林息息相關, 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有些人家對古樹巨石頂禮膜拜, 正月十四和三月初三皆獻酒、肉、糍粑祭奠, 祈保子孫安康。每逢旱、澇、病、蟲災, 便掛善募捐, 請道士設壇打醮作法事, 祈禱諸神禳災保平安。住處附近山林中最大最粗的那棵古樹常會被作為神樹來祭祀和崇拜。一旦選定後, 則要對該地區實行封山, 禁止任何不當的行為, 包括禁止砍樹和放牧, 這在客觀上保護了當地的植被資源, 維持了生態環境。

服飾特點

仡佬族的服裝文化因時損益,獨具特色。清代及其以前,服裝多為家織麻布染青藍二色製成,男着無領長衫,抄襟,長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帶,勞動時撩衣前後一角扎於腰間。女衣短裝,抄襟,綴花邊。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十九世紀中葉,仡佬族婦女上衣短僅及腰,袖背上繡鱗狀花紋,下穿無褶長桶裙,整個裙子分為三段,中段用羊毛織成,染成紅色,上下兩段多用麻織,一般有青白色條紋,外罩青色無袖長袍,長袍前短後長,均繡有花紋,穿時從頭上套下,腳穿鈎尖鞋。民國以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審美觀隨社會發展而逐漸改變,無論男女老少,服飾逐漸與當地的漢族一致。今天,人們的日常服飾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各種式樣紛繁。質地從單純的棉布、滌卡發展為毛料、麻紗、滌絲等,農村的仡佬族群眾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種節日慶典中才會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飾。

建築特點[3]

在房屋建築形式上,仡佬族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早期仡佬族的房屋居住形式是「干欄」式建築,即房屋為兩層,人居樓上,樓下養牲畜,一般為木質結構,頂蓋樹皮或瓦。貴州省正安道真石阡等地的仡佬族至今尚有這類式樣的建築。明清以來,仡佬族居住的房屋有了較大的變化,建築形式多種多樣,房屋結構已不限於木質了。貴州安順、平壩一帶的仡佬族,就地取材,不論平房和樓房,多用石塊砌成,屋頂蓋以石板。貴州鎮寧仡佬族住房多屬草房泥牆,有的也用石塊砌牆,石板作房屋頂蓋。滇東南桂西北仡佬族的住房,一般是多築土牆,以木板搭制為樓。仡佬族的民間房屋一般有獨間、二間、三間、長五間、兩座堂、三座堂和三合院、四合院(貴州務川仡佬族民間俗稱三合頭、四合頭)。1至3間的住房比較普遍,通常為四立五柱,有吞口式和非吞口式之分。吞口式於正中一間二合與三合各退進一柱,裝壁,開大門,致大門前呈長方形檐廓。正中一間為堂屋,一般是正方形,兩側為火間,為長方形。堂屋平時放置磨、桶、犁、簸、盆、方桌等用具,正堂壁為神龕。左右兩間為臥室,並分別隔出半間設灶房與火塘。貴州務川、道真、正安一帶的仡佬族住房,中間堂屋比左右兩間要凹進去些,形成一個廳口,中開大門,大門外往往裝有兩扇腰門。

傳統節日[4]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祭山節"、"端午節"、"吃新節"、"中秋節"、"重陽節"、"牛王節"、"敬雀節"、"捉蟲節"等,其中最隆重的莫過於過春節。春節期間,仡佬族同漢族一樣,也要祭祖,全家守歲,同時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須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數量不一,有的用一個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個或四個小的,有的是三疊,各有3、5、7個粑粑。以粑供祖的時間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節"也稱"愛鳥節",石阡縣每年五、六月間都要舉辦。

除關嶺、晴隆等少數地區外,仡佬族普遍過三月三祭山神,祭山神都是男子參加,大都為全寨活動,只是形式、禮儀上有差異。安順、普定、鎮寧一帶的仡佬族,還過"六月初六",殺雞備酒敬奉"秧苗土地"。

吃新節,各地仡佬族均過,時間不一,內容大同小異,是仡佬族比較重視的節日。採摘新糧 ,以新糧祭獻祖先,舉行將動物放歸大自然的"放生"活動是這一節日的中心內容 ,而且必須要在過節之後 ,人們才能開始食用新糧。吃新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都要到田間地頭摘取新莊稼,摘取新谷穗煮新米飯,備酒敬祖,以感謝祖先拓荒種地、澤惠後人的恩德,然後大家吃新,歡慶一年的豐收。

各地仡佬族還在十月初一過"牛王節",又稱"敬牛王菩薩"、"祭牛王"。每到這一天,仡佬族除了殺雞備酒敬供牛王外,同時要讓牛休息,用最好的飼料餵牛,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糍粑掛在牛的角上,再把牛牽到水邊,如果附近沒有水塘、水井,水田,那也要打盆水放在家門口,讓牛"照鏡子",之後取下糍粑餵牛,給牛"做壽"。有的地方還要給牛披紅掛彩,燃放鞭炮,表示祝賀。

飲食文化

在飲食上,主食以玉米(山區)、稻米(平壩地區)為主,其次是各種豆類、麥子、蕎子及薯類,喜吃酸辣食物和糯米粑粑等。仡佬族副食中,以糯米糍粑為珍貴食品,年節打粑「祭祖」,喜慶待客,端陽送親家,重陽獻新送親友,這一習俗一直保存至今。

咂酒也是仡佬族的特色飲食。製作時以玉米、小麥、小米、高粱為原料,經過煮熟以後,發酵裝缸。裝缸時,先用兩根手指大、約一米長的水竹竿(其中一根用火燎抈彎),除頂端留一竹節外,其餘竹節打空,插入缸中後再密封。密封的時間越長,酒味越醇濃。飲用時,將頂端的竹節打空,直竿進空氣,彎竿作吸具。無論筵席或平時待客,都按照老幼尊卑依次吸吮。民國《正安縣誌》稿有「萬顆明珠一瓮收,王侯到此也低頭。五龍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的詩句記載。

油茶的製作也很特別,先用豬油於鍋內爆炒青茶, 然後摻水熬煮, 待水微干, 用木瓢搡茶成糊狀, 曰「茶羹」。飲時,視飲量及濃淡, 將茶羹用豬油煎炒少許, 摻水煮沸, 再放豬油、油渣、食鹽、花椒、熟芝麻、黃豆、花生粉, 即可飲用。其味濃烈噴香, 別具風味。今天道真的油茶已形成系列, 主要有油茶雞蛋、油茶湯圓、油茶稀飯、油茶麵條等。

相關視頻

仡佬族舞蹈《丹·砂》

參考資料

  1. 仡佬族歷史發源是什麼?仡佬族習俗簡介 講歷史,2017-01-13
  2. 仡佬族 國家民委網,2015-07-29
  3. 仡佬族建築特點 快資訊,2019-11-22
  4. 仡佬族 國家民委網,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