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梅》中國當代作家張曉雲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伊梅

「上帝讓我活在這個世上是奢侈的」——這是十幾年來,沒辦法生育的伊梅時常掛在嘴邊的話。這句話後來聽出來不再是表示她的自卑,而是變成了她迎接各路眼光的最好武器。   

喜歡伊梅,是因為我被她身上琢磨不定的脆弱而又堅定的氣質所迷惑。一個沒辦法成為母親的人,如果她沒辦法長成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姿勢,那麼她一定有些輪廓和印記讓你從另一種角度感知她。這種角度的感知,可能是一個晚上,一個月,也可能是一年,十年……   

伊梅與丈夫都很不樂意領養孩子。藥吃了,試管嬰兒做了,錢花了,夫妻倆依然在失望中等待。   

等待中,缺憾的生活,就像一條靜靜的河流流過,就像一個長時間一言不發的姑娘來過。   

在這樣的煎熬中伊梅能穩住丈夫,當然不是憑美貌金錢,不是靠文化素質,而是來於樸實聰慧,意志堅決,符合同樣樸實的丈夫種種的需求。舉個實例:夫妻倆在同一單位下崗後,還真虧伊梅腦子好使,四處托人,終於盤到一個客流比較多的小店面,做起了小雜貨與小飲食的買賣。就是這間小小的店,讓夫妻倆起早貪黑,樂在其中。但伊梅能獲得丈夫的心,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夫家在農村的兄弟姐妹眾多,是伊梅善達人情,吃苦耐勞的品性才能罩得住這一大家子啊。   

而且伊梅不是我,喜歡冷清荒蕪,一切從簡的生活方式,伊梅是繁瑣的周到的精細的。但凡鄰里鄉親,世俗人情,紅白喜事,從沒漏過她;節假日,家中麻將聲起伏,昏天白日,人影穿梭。唯有陽台處盆盆缸缸種的蘭花、蘆薈、小白菜、小蔥菜,方能顯示出女主人居家生活的小竅門或是蘭心慧質。   

說白了,在伊梅的生活中,似乎沒有哪件事情值得着急與生氣,或者是說該着急該生氣的都過去了。十幾年了,只有在生孩子這件事上,折騰,失敗,再折騰,再失敗,在這反反覆覆之間該是多元選擇的時候了。於是,通過熟人的熟人,2008年元月,從醫院抱回了一個呱呱墜地的女嬰。   

呱呱墜地的女嬰在抱走的半途居然會流出淚來,難道冥冥中她已感知自己被棄的命運?伊梅心裡疼惜啊:媽媽會疼你,爸爸會愛你,咪咪是媽媽爸爸的寶貝。   

咪咪是媽媽爸爸的寶貝,這點是沒錯的。因為伊梅本來就是一個頗有經驗的家庭婦女,在自然的、室外的體力勞作和清貧家居環境中長成。對於養育一個孩子,伊梅比起很多年輕的媽媽不知強了多少倍。   

今年春節,伊梅一家三口來我家。白白淨淨的1歲女兒睡着後,伊梅把我家沾滿油污的廚房牆壁與發黃的衛生間地板擦洗得乾乾淨淨。看着她那一雙已顯粗糙的手,我之前曾擔心會不會遭人所嫌?而現在我能肯定的是,樸實的生活其實沒有太多的旁枝錯節,有些好樹木一旦碰上好土壤,一紮根便深進去,不願再出來。它和我們習慣住在城市里,享用城市,卻不願沉浸入城市的生活基本背道而馳。如果說我們是一種逃離,伊梅則是一種漸入。漸入中有了口碑,身邊的人便獲得了福祉,就不願離開她。   [1]

作者簡介

張曉雲,海南瓊山女人,七十年代產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