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傳統文化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涵蓋了哲學、人文、歷史、天文等方面的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陽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

另: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中國傳統節日

英文名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別稱 中華傳統節日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及世界上一些國家與地區

節日起源 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曆法等

節日意義 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設定地點 中國

設定時間 上古

漢語讀音 zhong guo chuan tong jie ri |}

節日節期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中國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凝聚的過程。上古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遠古時代,已發明干支曆法,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曆法。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代文獻文記載確定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干支,在其著作《三命通會》論干支源流中有詳細記載。天皇氏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在歷史發展演變中,朝代更迭,古代曆法變動極大,前後共出現過102個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古今具體日期其實並不相同。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節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月日相同(農曆):元日(一月一) 、青龍節(二月二) 、上巳節(三月三) 、端午節(五月五)、曬霉節(六月六) 、七夕(七月七) 、重陽節(九月九)

月中: 上元節(一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

月首月尾:元日(一月一) 、送窮節(一月晦日) 、寒衣節(十月一日)、 除夕(十二月晦日)。

外來節日:浴佛節(四月八日)、 臘八節(十二月八日)。

歷史淵源

形成 傳統節日的起源和傳承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產生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古老傳統節日的形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源於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理念。心懷敬畏,方行之高遠。上古曆法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多數傳統節日形成的重要因素。傳統節日文化反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着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上古社會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蘊含着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源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由於上古文獻缺失,現存下來的文獻對傳統節日的記錄最早只見於《夏小正》、《尚書》著作。在歷史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有些節日在日期上有所改動。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構成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古時代一些流傳至今的節俗活動,清晰地記錄着古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內容。

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豐富的社會文化生活,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內涵。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民俗節日來自於人文與自然文化,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關。每個傳統節日有每個節日的活動載體,諸如廟會、燈會、舞獅、年例、扒龍舟、拜神、祭祖等等。

大部分傳統節日形成於上古時代,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各異,南北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鮮有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漢後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人們常說這些節日習俗普及於漢代。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嚴肅的氣氛中轉為娛樂禮儀型。從此,節日變得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

傳承文化

傳統節日牢牢根植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情懷之中,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國家認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強國家的軟實力、提升國家競爭力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傳統節日蘊含着注重血緣、敬天愛人、崇尚團圓、以和為貴和禮尚往來等特質,與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氣質一脈相承。傳統節日的產生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認識和尊重,蘊含着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情懷,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中華民族在節日中表達出中華民族的價值和思想、道德和倫理、行為與規範、審美與情趣,也凝聚着千百年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積極嚮往和執著追求。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思想、智慧存在於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中,傳統節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代表。在上古時代起,人們設立了一個個的節慶點,這些日子叫作節日,節日是人們基於原始信仰以及為了適應生活需要而創造的民俗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在歷史發展演變中,也有一些傳統節日被附會上"避瘟"、"避惡"等沉重色彩的故事傳說作為節日"起源",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建構出來的。附會的這些"避瘟避惡"故事與節日內涵衝突,無形中對節日文化內涵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無助於傳統節日傳承與弘揚。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這些節日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節日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傳統節日是中國極其多樣的習俗的代表,凝聚着中華文明的思想精華。

中國是禮儀之邦,儀式表達着中國人對事物重要性、價值性的認同,沒有儀式感的節日難以讓人們對節日產生心理上的認同和依從,而儀式本身又是讓人參與進來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開的程序,代表着節日文化內涵的逐層展示,也是讓心靈參與其中審美的過程。在這樣一套看似繁瑣的儀式里,人們的情感得到表達和宣洩,節日的文化內涵和意義也得到彰顯和傳承。儀式讓傳統節日變得莊重,富有意義,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價值。通過舉辦儀式,人們可以領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麗,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對生命的虔誠和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儀式感讓節日成為節日,能喚醒人們內心對於節日的尊重。

從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新聞發布會上,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正式發布。這是中國文化促進會節慶中國協作會發起的,將七大傳統節日連起來打包申遺的行動之一。已經延續上數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積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但由於沒有形象logo系統,在現代社會不利於傳統節日文化的推廣和傳播。傳統節日是復興、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戰略任務,對於傳承中華文脈、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春節起源上綜合原始信仰、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因素以及後世節俗遺蹟來看,由上古時代的歲首祈年祭祀活動演變來的。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稱春節。

起源發展

古老乾支曆法的制定為年節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活動演變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先秦時代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尚未融合、傳播、普及,作為民俗大節之首的歲首節俗鮮見於中原文獻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此後文獻上便出現了歲首節俗活動記載,如東漢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漢代後,歲首節俗在全國範圍傳播越來越廣泛,節俗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在歷史發展中,年節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結束。據說夏以春季一月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冬季十月為正月(陰曆)。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曆正月)為歲首。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元日、新正等,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農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紀年不用公元紀年法而用民國紀年法)。到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夏曆(農曆)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

外部鏈接

騰訊視頻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