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
概论
汉明帝以白马寺安置入华的僧人和佛经,但此后古汉语中“寺”仍常指政府部分、场所,相当于今天的“部”(如大理寺相当于今日的法务部),至今在泰国汉语中“寺”仍保留著这一义项。
唐代的招提寺又称招提院、招提所、招提精舍,系四方僧房之意。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即得名于此。拓|:ㄓˊ;斗;斗|dòu提:舍舍|shè拓通摭。梵语“拓斗”(四)音近现代北方话的“佳嘟尔”,唯网上的“佳(拓)斗”被错误地理解为“佳拓斗”而产生了“佳拓斗提舍”这一今古译混用的讹传。“佳”在中古汉语、部分山东话、南部吴语、客赣方言、福建话、岭南话中声母均为塞音,不可用作IAST“ca”的音译。(IAST:4deśa)简称拓提或招提,是佛敎概念,以四提舍(方国)意四方,指聚集四方僧众。后来“寺”逐渐专指政府制定的宗敎部门,“招提寺”也逐渐简称为“寺”。
此后“佛寺”主义转为宗敎场所,尤其是佛教供养佛像和僧人居住的场所。
此外,有多种类似概念:
- 佛寺在古时称精舍(vihāra),梵语中vihāra可代指所有佛教寺院,南传佛教地区多以此为名,如大寺(mahā-vihāra);
- 又称阿兰若(aranya),略称兰若,意为丛林、净处;
- 又称伽蓝,为“僧伽蓝摩”(samghārāma)的略称,意为僧人的园林、僧院;
- 汉地禅宗自百丈禅师建立丛林制度后也称为丛林、禅林[1];
- 缅甸、泰国、云南西部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可称“奘房、缅寺”;
- 上座部佛教地区也有从“围、界、绕”(वाट)演变来的“洼寺、暹寺”,即泰语称วัด(wát)、寮语ວັດ (wat)、掸语shn(wâ̰t);
- 庵,出家女众的寺院可称为庵院、尼庵;
- 喇嘛寺,针对藏传佛教的称呼,喇嘛指藏地僧侣;
- 还有异名如僧寺、道场、刹多罗(kṣetra,也译为净土、佛土、什刹、什刹多罗;一说为laksatā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