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
元朗 |
---|
|
元朗(Yuen Long)。根據《新安縣誌》或其他古地圖,元朗最先是寫作圓蓢,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圓」是完整、豐滿的意思,「塱」則是開朗的土地或是高起之江岸。元朗是指給左起凹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著的平地,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目錄
歷史
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不過現有的原居民大族主要為北宋時期南移的鄧氏(現時分佈在屏山、廈村及錦田一帶)及南宋末文天祥堂弟文天瑞後裔的文氏(現時分佈在新田及落馬洲一帶),亦有部分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其中北宋南下的是江西吉水人,是香港元朗區香港新界鄧氏的四世祖。而香港新界文氏始祖文天瑞是文天祥的堂弟,七世祖文世歌從屯門遷至新田立村,是江西吉安人。
元朗居民過去主要以務農為生,亦有漁業和生產鹽與珍珠。元朗過去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最愛的米食,主要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至南洋。明朝嘉靖年間,由於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眾多鄉紳請求在當地建縣。因此明朝政府於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56里、7608戶,共33,791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元朗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此前清初為對付鄭成功而實施的海禁和遷界政策一度使元朗變得荒涼。
古時疍家(水上人)在元朗山貝河上游,大旗嶺一棵大樹旁邊建一小廟,以祭祀天后;這就是今天十八鄉大旗嶺大樹下天后廟的起源。由於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故得此名,古時疍家漁船從橫洲一帶沿河直入,經過蜿蜒的山貝河,小艇可以達到今大樹下的位置。大樹下天后廟曾多次重修:清朝咸豐、光緒時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大樹西面是蛋家灣,本是一片廣闊的沙灘;而東面是蛋家埔。後來由於人口和商業活動增多,元朗舊墟的前身大橋墩墟在下游成立。《新安縣誌》中清楚紀錄「大橋墩墟:圓蓢」。
地理
元朗位於香港新界的西北部,香港市區之西北方距離約20至25公里,深圳后海灣以南的一片廣闊平原。元朗(以元朗市為主)是元朗平原的主要部分,大致位於山貝河沿岸的已建區,西北面是天水圍及流浮山,西接屏山、洪水橋及廈村,西南達屯門區,南抵十八鄉及大棠一帶,東南靠香港最高山峰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的山谷,東臨錦田、八鄉,東北往上水方向可達新田、米埔、錦繡花園及落馬洲,北面則是橫洲及南生圍一帶漁塘和濕地。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有七成土地是山地丘陵,不過元朗則有一片廣闊的平原,得天獨厚。
對外交通
由於地理上的阻隔,過去由元朗來往九龍市區,一是取道狹窄的青山公路,繞經屯門、深井和荃灣;一是取道荃錦公路,從八鄉蜿蜒越過大帽山,當年從元朗來往市區好比長征,行車時間以小時計;至1980年代,屯門公路全線通車,仍不免要繞經屯門。踏入1990年代初,因屯門公路經常擠塞,而荃灣路、西九龍走廊、紅磡海底隧道的擠塞亦不遑多讓;前往市區的一條相對暢通的路徑,就是取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再過獅子山隧道或大老山隧道 ,全程繞經新界東的上水、大埔及沙田,路途遙遠,行車時間仍需逾一小時。
直到1998年5月,三號幹綫正式通車,再配合汀九橋、西九龍公路及西區海底隧道,來往九龍、港島和香港國際機場的路程大大縮短,巴士路綫版圖大幅擴張,同樣亦減輕大老山隧道、東隧等交通要道的流量負荷;再加上2003年12月九廣西鐵(今「屯馬綫」)正式啟用,2009年西鐵線更延長至紅磡站。在2000年代的十年之內,元朗交通大大改善,進出九龍市區車程大幅縮短至半個小時。
此外元朗有「香港大西北」的稱號,鄰近深圳市的福田區及南山區,區內乘搭過境巴士B1及B2巴士,約廿分鐘可到達陸路邊境的福田口岸及深圳灣口岸,十分方便。
市中心
現時元朗的區域中心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慣稱「元朗大馬路」)兩側的已發展區,通稱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該處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業活動頻繁,是元朗新市鎮的核心部分,亦是區內的交通樞紐。著名街道有教育路和又新街(又稱元朗食街)。恆香老婆餅是知名的地道食品。
隨著元朗南的發展,元朗的範圍還在擴展中。不過約定俗成的「元朗市中心」,仍是指元朗大馬路、教育路、大棠路、谷亭街和安寧路沿線,有時加上朗屏邨及西鐵綫元朗站一帶。而元朗工業邨、元朗東雞地、元朗西元朗公園一帶,以及元朗南的新發展區,雖然算是「元朗新市鎮」的構成部份,但一般不會視為「市中心」。
新市鎮發展
按照官方的劃分方式,元朗新市鎮的範圍大致被東面和南面的元朗公路、西面的朗天路、西北面媽橫路及北面的元朗安樂路包圍,即西至元朗公園及水邊圍邨,北達朗屏站一帶,東臨雞地及元朗站一帶,南抵十八鄉馬田村及大旗嶺附近數個低密度私人屋苑,現時人口超過20萬。
重大事件
2019年7月21日晚上約10時至翌日凌晨時份[1],在元朗的港鐵元朗站有大量具鄉事及黑社會背景手繫紅繩的白衣男子,手持武器針對在車站一帶及鄰近購物中心的市民進行無差別的襲擊,最少有45人須入院治療。
參考文獻
- ↑ 【元朗懷疑警黑勾結事件】質疑縱容黑道毆打市民 台灣時代力量:香港民主法治近崩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