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內容簡介
本書工程浩大,凡1000卷,體例悉依《全唐詩》,其序次為:首諸帝,次后妃、宗室諸王、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其十國主附五代後。次為歷朝作家,後收釋道兩家及一些不知作者生平或佚名作品。包羅極廣,搜輯宏富。
唐代文章,產量甚豐,浩如煙海,頗多大家佳制。其發展演變,大體有3個階段。一是初唐階段,秉承六朝駢文傳統,多雕章繪句,講究詞藻聲韻,浮華綺靡。其代表作家有陳叔達、孔穎達、歐陽詢、李百藥、顏師古等。但也有或清新自然、或剛健質樸之作,如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和魏徵、王績等人的作品,都有一些名篇傳世,為人所重。再是大曆貞元年間,即公元8世紀末到9世紀初,韓愈、柳宗元等倡導古文運動並使之達到了成熟階段。初唐的六朝文餘風顯然不能適應唐代文發展的需要,王勃、陳子昂等在初唐時就提出了改革文弊、以復古張揚秦漢文質樸自由、言之有物的口號,至盛唐呼聲更高,理論建樹與寫作實踐都取得了可觀的成績,李華、蕭穎士、元結、獨孤及、柳冕、梁肅等成為古文運動的先驅。至韓、柳,由於其完整的理論主張和卓著的寫作實績,加之他們所處的顯要政治地位,一時成為古文運動的盟主,李翱、皇甫湜、李漢等韓愈的學生及劉禹錫、白居易、杜牧等詩文大家為其佐翼,古文運動遂成大潮,對後世尤其是宋文發生了重大影響。這時期的古文不論傳記、雜文、記敘、抒情,大多文筆洗鍊、峭拔雄健,氣勢澎湃,膾炙人口的傳世名篇眾多,代表了唐文的主要成就。最後到了晚唐,因政治腐朽,社會動亂,唐文之大家風範不及再現,但也有皮日休、羅隱、陸龜蒙等人的一些諷諫現實的文章,呈現着獨具的特色,且多用古文體,成為連結唐宋古文運動的重要環節。
後世對唐文甚為重視,頗多輯錄推舉。宋人姚鉉(967—1020)即輯有《唐文粹》100卷,專收唐作;宋初李昉(925—996)等纂《文苑英華》1 000卷,收唐詩文占全書十分之九強,可視為唐詩文總匯;至明清兩代將韓、柳與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合稱「唐宋八大家」,或再加唐李翱、孫樵兩家成「唐宋十大家」,合集刊刻者屢出,唐文選本也為數不少,尤甚是《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所收更為洋洋大觀。本書即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廣泛輯錄並采史子雜家及金石碑刻總匯而成的,依《凡例》所說,是「單篇斷簡,搜輯無遺」,旨在收輯唐人之文全豹。惟其指導思想有「屏斥邪言,昌明正學」的一面,故凡是「有關風化之作,悉刪不載」(《序》),因而又與集唐文「大全」之旨相悖,排斥了許多唐傳奇名作及其他「邪言」之文。另外,因成於眾手,乖謬漏誤也有不少。清人陸心源輯有《唐文拾遺》72卷,收文2000餘篇,又輯《唐文續拾》16卷,收文300餘篇,收入其《潛園總集》,1982年中華書局縮印本附入,為本書增色不少。但本書畢竟是唐五代文的集大成之巨編,故基本上如清人俞樾所稱:「有唐一代文苑之美,畢萃於茲,讀唐文者,嘆觀止矣。」
另有陳鴻墀編纂《全唐文》之餘所輯《全唐文紀事》122卷,輯錄大量有關唐文的各種文獻資料,可以和《全唐文》配合閱讀使用,如其《凡例》所說,「《全唐文》止載本文,為總集一定之例,讀之者必詳考其事之始末,方有以測其文之宗旨。今廣搜事實,悉著於篇,俾展卷瞭如,油然生其尚論之志。至於評騭優劣,訓釋音義,辨證異同,見於唐宋以來文集者亦復詳加摭拾……庶幾海內之讀《全唐文》者,因委窮源,誦習較便」。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方氏刊本,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校勘,斷句出版通行。
作者介紹
董誥,字雅倫,一字西京,號蔗林,生卒年未詳。浙江富陽人,乾隆進士,累官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工詩文,善畫。卒諡文恭。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台,儀征(今屬江蘇)人。乾隆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傅。以提倡學術自任,在史官倡修《儒林傳》,在粵設學海堂,在浙設詁經精舍,又輯《經籍纂詁》,校刊《十三經註疏》,匯刻《學海堂經解》等書,所著為《研經室集》。卒諡文達。參加本書編纂審校的有300多人,以董誥領銜,阮元為總閱官。陳鴻墀浙江嘉興人,嘉慶進士,官翰林院編修為總纂官。並設有全唐文館,歷6年編成。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全唐文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 ↑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