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營廟
北營廟為位於中國陝西省渭南韓城市金城街道金城大街北段西側的一座關帝廟,始建於金代,因此地原設有駐兵營房北營而得名,現建築主要為元代遺存,包括戲樓(坐南朝北,與主體建築相對)、前後獻殿和寢殿(均坐北朝南)等。其中戲樓一間,歇山頂,前檐置方形檐額,下施立枋並雀替,上出挑平枋並作斗栱五攢和垂花,木雕極為華麗;前後獻殿均為五間,前獻殿為卷棚懸山頂,後獻殿為硬山頂;寢殿前三間後五間,歇山頂,前檐架設通長檐額,額下設綽幕枋,額上斗栱為五鋪作,出雙抄,重拱計心造。寢殿西側有西偏殿和道院等附屬建築,西偏殿三間,硬山頂,道院存東廂房四間和北房五間[1]。
陝西省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又稱三秦,是中國西北地區的省份,現為西北地區工農業最發達的省份,處於黃河中游,是現今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省會是中國著名古都西安。
目錄
地理
地名
陝西這個地名的由來,與歷史變遷有關。在今河南省三門峽陝州區西南,有一個叫作陝原(陝陌)的地方。周朝初年,周公與召公以此劃分領地,分陝而治,「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宋朝時設陝西為路(相當於今省制),以其地處陝原之西,而稱陝西路。陝西之名出此開始。陝西在歷史上較長時期一直簡稱為「秦」。在元朝以前的陝西,並不包括漢中安康等秦嶺以南今屬陝西管轄部分;但另一方面,在清朝以前的陝西,一般亦包括今日甘肅省之部分。
若依照漢語拼音譯寫,陝西(shǎnxī[[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會與同音不同調的鄰省山西(shānxī[[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名稱相同,在西方語言中容易混淆,所以特別援用國語羅馬字關於「上聲母音雙寫」的規則,將「shǎn[[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寫作「shaan[[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即陝西作「Shaanxi[[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以為區別。在使用漢語拼音之前,郵政式拼音將其拼為「Shensi[[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以為區別,另法語舊拼寫作「Chengsi[[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
目前權威規定與實際使用中仍有爭議,「Shanxi[[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和「Shaanxi[[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兩種拼法均有廣泛使用,尚無官方明確規定。
位置和地形
陝西位於中國西部,按地理位置特點可以分為關中、陝北和陝南三部分,其中關中以平原為主,陝北是黃土高原,陝南是秦嶺山脈。接鄰省區市有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和山西八個,與內蒙古同是中國鄰省最多的省份。 主要山脈:太白山、化龍山、首陽山、終南山、華山、白于山、巴山、子午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