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歐洲語言學史
《十九世紀歐洲語言學史》,語言學史著作。H.裴特生著。丹麥1924年初版,H.弗里斯主編的《十九世紀叢書》第15種。中譯本科學出版社1958年出版,錢晉華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於近代歐洲語言科學的發展、方法和成果作了綜合敘述。「引論」部分扼要介紹了歐洲古典時代、中世紀、16、17、18世紀語言學的演進。認為語言發展規律的歷史概念,特別關於語言間的親屬關係的概念,到19世紀初葉才開始建立。第1章「印度和伊朗古代文學語言的發現」。第2章「近代歐洲諸大語群」。第3章「立陶宛語、阿爾巴尼亞語、阿爾明尼亞語」。第4章「古希臘拉丁語研究的繼續」,敘述印歐語各個語支的研究經過。第5章「非印歐的諸語系的研究」,敘述印歐語以外的世界各個語系的研究情形。第6章「銘文和考古發現。文字史的研究」,敘述碑銘與考古的發現促進了文字史的探討。第7章「比較語言學方法論」,討論了方法的演進。最後一章「印歐人的語言親緣關係,家鄉和文化」,敘述各學派如何從語言學的證據來推測印歐語系史前時代的種族來源、遷移分布路線和文化特徵。
作者介紹
H.裴特生(Holger Ped-ersen),丹麥語言學家,致力於比較語言學,撰有關於克爾特語和吐火羅語的著作。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十九世紀歐洲語言學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 ↑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