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 - 江西廬山境內寺院
千佛寺 - 江西廬山境內寺院 |
中文名;千佛寺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江西省廬山市 |
千佛寺,在將軍河東上的金竹坪中。金竹坪背枕九奇峰,面對鐵船峰,地勢平敞開闊,繁松茂竹,奇花異卉,遍布其間,景色幽絕。明清以來大凡游觀過的文人都對這裡的風景讚不絕口。明代禮部侍郎蔡毅中在他的詩中描述道:"細細爐煙飛,冉冉山雲霽。萬竹動秋聲,金花滿幽砌,散步出林皋,草莽生屏翳。山僧莫漫除,恐有草中蔥。"在"峰巒四周如蓮花蕊"似的廬山之頂可謂首屈一指,是不可多得的理想隱居安禪之地,古人有"此居其中最為深穩"之說。因之故,千佛寺又名九奇寺。當年明僧仁敬尋至此地,"見其寬衍",嘆為觀止,自語道:"此五百人安居處也。"由是,他"誅茅縛廬弔影"以居,開千佛寺初基和於此建寺之先河。
目錄
序言介紹
建塔造像,起源於佛教。它包括兩門藝術,一是建築,一是雕塑。廬山作為發達的佛教中心,在這方面表現得異常突出。就拿造像來說,廬山各寺院都擁有數量可觀、品位很高、門類繁多的佛像。在東林寺的彌陀殿、無量殿和神運殿裡都設置着許多大小佛像,僅羅漢閣中就立着五百尊奇麗珍稀的鐵羅漢像;在天池寺、明代皇帝御賜的金佛像計有大佛三尊,中佛十二尊,熠熠生輝,為寺增色;黃龍寺的金毗盧像則"精巧奇麗",絕妙精倫。至於千佛寺更是以佛像眾多奇巧而名聞遐邇。其"南廊之楹"供有四面觀音像,安藏堂有滲金佛像,正殿"銅佛座旁列",總計達千餘尊,蔚為大觀,寺因此而得名。這些佛像與遍置廬山其他各寺院的金銀銅鐵泥各類佛像一起構成了廬山雕塑藝術寶庫中的精華部分,極大豐富和提高了廬山雕塑的數量和質量。
仁敬簡介
仁敬,號恭乾,別號幻識。俗姓吳,襄陽(今湖北襄陽)人。"生而不群"。少即有出家之志,赴伏牛山福田寺參禮高庵和尚,披剃受戒,聽講經論,"窮性相宗旨,日夜無怠",禪學精進,深得高庵喜愛。不久即推薦他到京師拜謁當時海內學者歸附的高僧名釋依從學法,"盡得其奧義大章"。隨即幽棲十餘年,發憤參悟西來旨義,"大有契悟",曾歡然樂道:"此甘耳也。道在心證,奚事空言哉!"之後攜一身佛學雲遊四方,增廣見聞,求印證道。過金陵,拜晤"最為一時推重"的高僧守心禪師。守心見之大奇,乃懇請他一起閉關坐禪,相與切磋。仁敬以禪義深奧無窮,欲覓山終隱,盡窮玄解而加以拒絕。
廬山幽居
明神宗萬曆七年(1579年),仁敬登廬山,尋居於金竹坪,心下喜愛,發誓要以身命布施於此,以結十方衲子。其時,金竹坪荒僻無人,但他堅忍苦行,闢地開荒,"飯蔬飲水","絕跡屏居"三載,怡然自得,無意人世。他的宏願苦行得到僧俗的普遍欽敬。萬曆八年(1580年)高僧達觀真可大師專程到金竹坪游訪,"覓而異之",由衷感嘆:"公安能心寂寞如此,此其所操進當不可量。"因此停憩下來,盤桓月余,與之切磋佛學,結成了莫逆之交。
仁敬在廬山幽居三年,潛心於賢首宗宗義的研究和傳承,為賢首宗在廬山建立根基,綿延相續,宗風振起作出了貢獻,成為名符其實的賢首宗第二十六代嫡系傳人。
賢首宗
賢首宗,中國佛教之一宗。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賢首",故名。又因以《華嚴經》為主要經典,亦名華嚴宗。該宗早期創始人有陳隋間的杜順和智正,杜順被追認為初祖。在判教上,分五教十宗,以《華嚴經》為最高教典,自稱"一乘圓教","圓明具德宗"或別教一乘。在思想上,把"一真法界(即真如佛性)"視為世界一切現象之本源,用法界緣起說明現象間的關係,其中包括四法界說、六相圓融說、十玄緣起說等。唐德宗時四祖澄觀受封"清涼國師",憲宗時任全國"僧統",發揮賢首教義。其弟子宗密進一步調和佛教內部各派和儒道各家思想,使該宗形成龐雜的體系。武宗滅佛後,一蹶不振。該宗在隋唐之際傳入朝鮮和日本,開創了海東華嚴宗和日本華嚴宗,影響極大。
仁敬身後,其徒智聯和再傳弟子們繼續以千佛寺為基地,致力於闡化張揚賢首宗,使該宗在廬山的聲勢和影響進一步擴大。據記載,仁敬有高足弟子9人,其後繁衍壯大,"孫五輩若慧元等200餘人,多守山居,亦有分化一方者",勢力頗為雄厚。
萬曆十年(1582年),黃梅五祖寺邀請仁敬下山開演《法華經》,他尊黃梅為禪宗第五祖弘忍法師的生長地而慨然應允,下山赴法華期。三年後,又赴興國大參吳國倫期。已而與南昌少宰鄧以贊互相倡導,大力開講《法華經》,"功未及半,即示微恙而遷化",是時為萬曆十九年(1591年),世壽五十一。
仁敬去世後,他在廬山的弟子智聯聞耗趕往南昌奔喪,弔唁遺靈,哀痛旬日。"幾不欲生"。不久,智聯奉仁敬靈骨還千佛寺,葬於寺後,並精雕仁敬法像立於寺內作為永久紀念,彰其功德。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仁敬在山門徒為其建(上宀下卒)諸波(即佛塔),請名僧憨山德清撰寫塔銘。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眾門徒又捐資重修塔院,並請憨山大師法門弟子撰寫塔銘,表達對仁敬大師的無限景仰和追思。該塔院占地面積二百二十八平方米,以塔為主體,周圍建有雕花石坊、花飾欄杆、碑亭和堅固圍牆,拜庭寬敞,雕刻精美,是一組風格獨特、緊湊嚴密的佛教建築,保存較完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為全省所罕見。1959年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中遭破壞。1981年以來,漸次修復,還其原貌。現塔院掩映於萬杉叢中,顯得格外靜謐肅穆,成為廬山重要風景點之一。
仁敬修寺
仁敬生前,無論是在山上,還是在山下,都很關心千佛寺的建設,為寺之發展傾注了很大心血,"凡有創建多賴其力"。當他去世時,門徒還為"山中叢林俱未就緒",他就棄去而哀惋不已。所幸的是,跟隨仁敬來山開基的智聯"待公最久",深解其願,繼承他遺志和宏願,"任負舂執役之勞",增房添屋,終於把千佛寺變成了一座"聚僧垂萬指"的巨剎。一僧十指,萬指即一千僧,寺之勢力可謂雄厚。當時,千佛寺殿堂閣亭齊備嚴整,富麗堂皇。大雄寶殿"巨麗甲山南北";藏經閣內北板經籍方冊整嚴,"供具甚麗",少參曹學銓題有"深竹經聲"匾額;楚天閣可極目千里,望長江如練,"登臨之美不可狀"。凡此種種,備極莊嚴,寺因之名聲大噪。僧俗聞風而附,或禮佛拜祖,或遊歷觀瞻,留下了許多寫景抒懷之作。其中明釋今觀這樣寫道:"情與廬山冥,幽思無動定。適爾前峰游,渺然絕意境。洞壑寂無聲,松杉微有徑。疏籬綠槿齊,密竹朱門映。古殿拂長松,虛堂閒落景。山川理本奇,緣會趣自永。久坐發微吟,明月粲東嶺。"詩中對為奇異松杉和茂密修竹所蒙蓋的千佛寺景至為動情。據史載,千佛寺里老杉修篁交蔭,古松短小盤屈,蒼竹穿枝撥翠,"異於常植",甚為奇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為此,寺僧專建護松亭立於大雄寶殿側,供遊人坐觀"蟠頂如蓋"的蒼松。
寺廟影響
與此同時,千佛寺的大名也傳入了明朝宮廷里,受到了一向崇佛的慈聖皇太后的垂青。她專門遣使致香,送滲金佛像奉藏寺中,以為安撫。不久又恩賜紫袍給智聯,大彰其高古禪風。明神宗受太后影響,對寺亦有好感,嘗下旨指定劉太監築室於此,頤養天年。在靜室之後,有泉名活潑。泉水極甘冽,是當年寺僧用"竹筧引溪數里外以供香積"之用的。泉上圍有石欄,覆以竹亭,可閒適觀景。
千佛寺自仁敬開基以來,一度成為廬山為數不多的興盛寺宇之一,對日趨衰微的廬山佛教有所復興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入清以後,千佛寺江河日下,殿荒塔塌,殘破不堪。光緒初年,竟易僧為道。道人尉自明將寺改建成為玄妙觀,變得面目全非。當時,觀前有菜園和牛奶棚,後有殘碑斷塔,極其零亂和凋敝。雖後經尉自明之徒江純靜"漸廓之",仍規模不大,有悖尉自明真人墓上橫批"宗風丕振"之旨。該墓外表石結構,墓頭飾有花紋,碑上刻有對聯:"靈台明了了,妙道入玄玄。"是廬山現存完好的古墓之一。
恭乾禪師塔院牯嶺西南8里的金竹坪,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 明萬曆七年(1579),恭乾法師在廬山金竹坪建千佛寺傳燈弘教,39年後,恭乾圓寂痊葬於此。墓塔高3.5米,3級,石結構。基座為仰覆蓮承托圓形6角石鼓。鼓石上有仰覆蓮承托六角石柏。柱六面刻有"皇圖永固,帝道遐昌,法輪常轉,佛國增佛,阿彌陀佛"等禪語。柱上有石檐,檐上有葫蘆形寶頂。此塔集經幢與喇嘛塔的特點於一體,頗為少見,是廬山現存最大的一座僧塔。墓塔周圍有石欄形成塔院,占地228平方米。院內有多處石碑。
據《廬山志.續志》記載,恭乾禪師在萬曆七年創建九齊寺,後九齊寺香火日盛。恭乾禪師死後其弟子為他興建了墓塔。禪師塔分為三級,由八塊花崗岩組成,高3.5米,基座直徑1.3米。基座上有六角形石墩,墩上用仰覆蓮承托圓鼓石,石上刻有"圓寂禪和尚鼎塔"等字。塔前有祭坪,左右兩側分別立有石碑,字跡已經模糊不清。而祭坪四周的護欄保存較為完好。[1]
廬山文物管理局李革民:"一是從規模上比較大,第二個它的製作方法完全是明代的製作方法,象我們明朝通常用的纏枝牡丹、丹鳳朝陽、喜鵲報春這一系列的圖案都有,而且採取的都是這種比較深的透雕。"
恭乾禪師塔實為衣缽塔,存放的是恭乾禪師的法器,在塔的左側一船形石頭上還立有船塔,恭乾禪師的骨灰就存放在船塔下。據了解,恭乾禪師塔曾多次出現坍塌,1986年經全面維修後,文物管理部門一直定期對它進行維護。
祭合左前方有天然臥石,上書"臥碑"二字。臥碑上方有巨石為船,船頭有一座三級六面石塔,古樸優美,人稱船塔。船頭翹仰,似欲騰空飛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