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奔塔利亞灣
卡奔塔利亞灣位於澳大利亞北部阿納姆地與約克角半島之間。東西最大寬度670公里,南北長約600公里。水深一般不超過80米。南岸多紅樹林泥灘[1]。東南端有諾曼頓、伯克敦兩港。主要島嶼有格魯特島、韋爾斯利群島等。沿岸和島嶼富鋁土礦、錳礦和蝦等。
目錄
面積資源
卡奔塔利亞灣是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為太平洋的一部分)的一個長方形的淺水灣,凹入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岸。這個數世紀以來未被人注意的海灣,自20世紀後期開發鋁土礦、錳和對蝦(河蝦)資源後,始引起國際上的重視。海灣面積310000平方公里,最深處為70米。
海灣底部是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大陸棚。有一座橫跨托列斯海峽(Torres Strait)的山嶺將海灣底床從珊瑚海(Coral Sea)分隔開來,另一座從韋塞爾島(Wessel Island)向北面綿亘的山嶺又將海灣底床與阿拉弗拉海的班達海盆(Banda Basin)盆底相分隔。海灣底床坡度很小;昆士蘭州西部大平原的河水向北或西北流經海岸注入海灣,落差非常小,每哩只有一尺。平原近海處形成一帶鹽灘,最寬的鹽灘在弗林德斯河(Flinders River)正西面。匯入海灣的河流約有20條,下游極為蜿蜒曲折,有許多三角洲。
發展狀況
海灣東面最早於1605~1628年由荷蘭人開發,西、南兩面海岸於1644年被探險家亞伯·塔斯曼(Abel Tasman)所發現。1628年卡本特(Pieter Carpenter)曾到達該地區,海灣以其名命名。
海灣位於卡奔塔利亞盆地的北部、中部和西半部。約於2億年前形成的中生代沉積岩厚度有1,524公尺(5,000尺)左右,其下有一層非常古老的前寒武紀岩[2]。後來在5,000萬年前形成的岩層在海灣岸上生成厚達9.9公尺(33尺)的鋁土礦層。在威爾斯利(Wellesley)群島和愛德華·佩柳爵士群島(Sir Edward Pellew),覆蓋於上述礦層之上的是砂石層,可以表明過去的海拔比今日的為高。海灣西部有大量錳礦,似乎是沿着一個原始海灣參差的海岸線形成。
海灣東南岸的鹽田由複雜的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在夏季,由於該地是十分平坦的流域,有季風帶來的雨,有洶湧的潮汐,岸邊風勁浪高,鹽田區為海水淹沒,而鹽田後面的陸地區也淹沒在因海灣水滿而宣洩不下的河水中。海水和淡水交界的標誌是:一面是裸露的鹽田,另一面是有植被的平原。
至20世紀後期,對蝦捕撈業發展迅速。對蝦加工在有專門設備的船上或在格魯特島(Groote Eylandt)和星期四島(Thursday Island)上進行。芭蕉蝦捕撈量最大。現正開發格魯特島豐富的錳礦,及韋帕(Weipa)、約克角半島、戈夫半島(Gove Peninsula)及阿納姆蘭(Arnhem Land)等地區的相同規模的大型鋁土礦。
由於有上述各項經濟開發,海岸和各島嶼上的居民從寥寥可數增加至數千人,此地與澳大利亞其他地區及世界各地的交通和信息聯繫均有改進。
視頻
卡奔塔利亞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世間何處紅樹林,可聆聽山與海的對話?,網易,2018-08-03
- ↑ 20世紀始被開發的地帶 卡奔塔利亞灣,第一星座網,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