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历史学( History ),简称史学,是研究包括人类社会一切问题在内的科学。历史学不是信条、教义、文学。历史科学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逼近真实情况。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问题的一门学科,故此“问题意识”在历史学科中十分重要。中国传统史学一向是文史哲不分,原因在于在讨论、研究历史问题时,无可避免地涉及文学、哲学的讨论,例如《诗经》、《史记》的文本性质为如何等。而西方的历史学则更重哲学思考[1],例如古格尔等,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为一位历史学家。西方在启蒙时代后,强调理性思考,尤以十八世纪后泛科学主义的兴起,令“历史学”成为了一门社会科学,以求在历史中寻找社会、政治、经济的运作规律、定律,动机在于寻找人类发展的“真理”(Truth),而非只是着重事实(Fact)的考据与书写。但在后现代思潮下,则从新以人本主义为本位思考历史问题,而探究人的本质。故此,历史学的研究方式、面向、材料都有所不同。全世界的历史学家至今对于“何谓历史”与“何谓历史学”等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命脉的议题,都没有相同的共识,所以历史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与研究主题,一直没有办法与其他学科被明确地界定。而“历史学”之成为学科,则与近代西方“学科化”的风潮所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则无可避免与其他“学科”有关。故此,一个历史学家可能同时为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甚至生物演化学家。
目录
产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2]。他们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而揭示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循序发展的一般过程,并且有力地论证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样,历史学才开始成为科学。
主要特点
研究对象
举凡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从远古到现代都可作综合的、分期的或分类的研究。概述史学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史学概论,研究史学本身之发展的史学史,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等等,均可包括在史学范围之内。史学包括解释学史学、史学理论、泛史学、国别史、结构史、专题史、新史学、微观史、史学史、口述史学等等。
视频
历史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文萃】董立河:思辨的历史哲学及其对于历史学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2-27
- ↑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民网, 2017-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