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簧琴
口簧琴,又稱口簧、口弦、嘴琴,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1],廣泛使用於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南亞以及北亞)、美洲 、大洋洲以及歐洲,非洲的記錄則相對較少。
口簧琴的樂器主體是一個一端固定於框式琴台上,另一端可自由振動的簧片,樂器演奏者將琴台置於雙唇之間,以撥動簧片或拉扯一根系附於琴台上細繩的方式,使簧片振動發聲,並以演奏者的口腔共鳴產生樂音。
目錄
五弦口弦
民族音樂學家從傳說中推測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先秦時期稱「簧」,《詩經·小雅》:「巧言如簧。」約在唐宋時期有「竹簧」、「鐵簧」、「鐵葉簧」、「雅簧」等名,明清時期主要稱「口琴」,現在通常稱「口弦」。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流傳廣泛,各民族稱呼不一。與古代漢文化的名稱有密切關係。在流傳有口弦的38個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譯名多達100個以上。
簧在少數民族中是談情說愛的樂器之一,還常被用來作為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多片制的簧往往配有一個小竹筒,竹筒表面刻有精緻的花紋,隨身攜帶,以便在需要的場合演奏。
結構形制
一般在一根長薄竹片上刻出一簧舌,舌根扁薄舌端細長的尖,是發音部位。外緣為簧框,簧框在近舌根外的一端為股部;簧框在近舌尖外的一端為首部,是手的執持部位。
框的形狀主要有竹制的長薄形和金屬制的馬蹄形兩種,可以彈撥股部發音,可以彈撥舌尖發音,也可以拉拽股部的線來發音。多片口弦組合的形制。
演奏與調音
以左手執首部,框橫置於口,用兩唇輕含,用右手撥簧的股部,使簧舌振動,同時以口腔為共鳴器,不斷改變口腔大小,可奏出一系列自然泛音。常見形制的簧舌為長三角形和長條形,舌尖凸出一尖刺。簧也常用來與其它樂器合奏或為歌舞伴奏[2]。
為了同其他樂器合奏,可調整簧的基音。竹簧的調音是以切削股部的方法來進行的,股部的長度決定基音音高,也有在簧舌粘蠟珠的方法來調音的。簧的音調有話語的神奇功能。
視頻
口簧琴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口簧吹奏:流傳至國外的古老技藝,內蒙古新聞網 ,2016-12-26
- ↑ 從台灣看原住民口簧琴,知乎,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