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終57個,其中5個從軸心國脫離)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1]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南非聯邦[2]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3]。自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開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4][5]。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稱為「世界權力的託管人」,後來被稱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國[6][7]。中美英蘇作為四大國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簽字,[8]之後在1943年的莫斯科會議所頒布的《四國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國」地位獲得進一步確認[9]。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南斯拉夫[10]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11]。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目錄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作為二戰中同盟國的一員,其領土範圍同時亦是抗日的主要戰場之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華民國在亞洲孤軍作戰。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中日雙方始正式宣戰,中華民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和意大利三國軸心作戰。自此中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內外窘迫

於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並在中國東北扶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是為近代中國抗日戰爭之開端。其後中日之間又發生了數次的衝突,即淞滬抗戰長城抗戰綏遠抗戰。而此時中國亦處於國共內戰及分裂的狀態中,中國由國際認可的蔣中正委員長的中國國民黨控制下的國民政府所領導。蔣中正主張「攘外應先安內」,對中國共產黨進行圍剿。而在日本步步進逼的形勢之下,蔣中正的主張導致抗日救亡運動盛行,其中有一二·九運動。抗日救亡運動給國民政府的國策帶來壓力,緩解了中共在陝北的困境。

國共合作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扣押了蔣中正,對他實施「兵諫」。在宋子文宋美齡斡旋下,蔣中正被迫放棄「攘外安內」的基本國策而獲得釋放,國共兩黨達成了表面上粗略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協定,即日後所稱的第二次國共合作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直到1937年7月7日,發生在華北的盧溝橋事變,導致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戰爭前期,日軍迅速佔領了中國的沿海地帶,並佔領了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進行了南京大屠殺。在戰事連連失利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宣布將首都和所有政府機構由南京遷往陪都重慶,向西部山區退守。

日軍在佔領武漢和南方的廣州後,戰線拉長,也無力作進一步大規模的戰略進攻,轉入休整。在歷時4個多月的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傷亡40萬人,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大本營不得不重新調整對華戰略,改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戰略,以求儘快結束所謂的「中國事變」。

中期

由於綿延上千公里的戰線以及敵後區地方武裝等等之不安定因素,讓日本此時對於中國採用以華制華,分而治之的政策,積極扶持華人政要,成立親日的傀儡政權。日軍誘降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成立了汪精衛政權,但到1940年日本發現汪精衛在中國國內影響力一般,且無法左右力守抗日的黃埔軍,收效並非想像般大。一度,日軍甚至想要勸降蔣介石,但終未成功。同時國民黨共產黨游擊隊,均積極於敵後戰場發展。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歐美列國放棄了將法西斯引向蘇聯的企圖,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談的態度,支持國民政府對日抗戰。但納粹進展超乎預料,法國在1940年6月22日迅速宣佈投降納粹德國德軍迅速組織力量對英國展開襲擊。世界各地的戰況均有利於軸心國。這一時期,中國人也出現了廣泛的悲觀傾向。在這種情況下,國共兩黨展開了形式迥異的宣傳,試圖鼓舞民心,其中三次長沙會戰都對日軍造成重大打擊;雖然廣大領土淪喪,但1941年薛岳指揮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滅日軍5萬多人,並使戰略部署回復到會戰前,這也使得國共兩黨能繼續堅守崗位。

但在抗戰期間,國共仍經常發生摩擦。一些不受國民黨指揮的組織(如共產黨着手設立邊區政府、蒙古抗日游擊隊等)也開始逐步壯大。與此同時,中共陝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以解決自己的補給問題。

加入同盟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日本的戰略重心從中國轉變為美國。翌日,美國對日本宣戰。12月9日,中國正式向日本宣戰,並加入同盟國。不久之後,除了先前與日本簽立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以外,英國等同盟國也對日本宣戰。從此中國不再獨立對日作戰,抗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美國加入二戰後以租借法案的名義通過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從緬甸、印度向中國運送作戰物資支持中華民國繼續抗戰。世界各國的介入主要是因為英美出於本身利益而希望中國拖住日本陸軍主力。因此中國與英國簽訂了友好同盟條約,並與英美等國簽訂廢除部分不平等條約,令重慶國民政府的國際地位上升。

日本方面不滿足於控制東南亞的油氣資源,同時注意到滇緬公路對中國戰場的意義,轉而出兵緬甸,意圖切斷滇緬公路孤立中國。此時英國在遠東的軍隊已無力抵抗日本的進攻,轉而向國民政府求援。於是羅斯福與蔣中正磋商組建了盟軍中緬戰區,由蔣中正兼任司令,中國派出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與日本作戰。

日本投降

1943年11月,中國蔣中正委員長及夫人宋美齡,美國羅斯福總統,英國邱吉爾首相三國元首在埃及開羅開會,發表新聞公報《開羅宣言》,要求戰後日本歸還自1895年佔領中國的所有領土。

1945年2月,英、美、蘇簽訂《雅爾塔協定》,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蘇聯應對日宣戰。中國沒有被邀請參加。由於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如承認外蒙古獨立),來換取蘇聯對日出兵的條件,也被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由於此時美國的原子彈已試驗成功,美國新總統杜魯門對於蘇聯的參戰並不抱太大興趣,所以未邀請蘇聯協商或署名,造成蘇聯頗為不滿。

最後,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發佈《一般命令第一號》指示在中國(滿洲除外)、台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之法屬印度支那境內的日軍高階司令官及所有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應向同盟國的代表人蔣中正投降。

12月25日,美國國務院照會國民政府,希望中國能儘快派兵赴日參加佔領。後因國共內戰,中國最終未能派佔領軍進駐日本。

英國

英國經過慕尼黑協定、蘇台德區問題等一系列外交事件後,英國與波蘭組成了軍事聯盟並保障波蘭獨立。隨後在波蘭戰役爆發後,為阻止德國對波蘭的侵略,英國與法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自此爆發。在大部分歐洲國家淪陷後,英國以及英聯邦的成員國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與德國發生多起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

在二戰期間,英國一直擔當著同盟國的領袖角色,並且被稱為「三巨頭」之一。二戰結束後,英國作為戰勝國的一員,參與了聯合國的創立,更成為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自治領

1931年西敏法令通過之後,授予了大英帝國的自治領有限的外交政策自主。而當歐戰爆發後,英國及被稱為自治領的其他英聯邦成員,於一周內分別向德國宣戰。這些國家分別為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紐芬蘭和南非聯邦。而南羅德西亞當時為自治殖民地,但並沒有獨立的外交及軍事政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承認及重申了英國對德國宣戰。南非總理巴里·赫爾特佐格拒絕向德國宣戰,導致他領導的聯合政府在9月6日倒台。而新的南非總理揚·史末資,於同一日向德國宣戰。因加拿大國會批淮了法令,加拿大在9月10日亦對德國宣戰。紐芬蘭自治領的政府委員會繼英國亦向德國宣戰。


世界性同盟

大西洋憲章

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在1941年8月經過會商之後,認為應該將他們兩個國家在政策上相同的原則對外宣布,是為大西洋憲章。然而英美在二戰期間仍然違抗大西洋憲章,與蘇聯共簽雅爾達密約犧牲中國東北等權益。

聯合國家宣言

聯盟在1942年1月1日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後正式組成,參與簽署的有二十六個國家,包括: 原26個簽字國為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希臘、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新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和南斯拉夫。 標誌着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聯合國憲章

國際聯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出於人類無法承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廣泛共識,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並推動解決國際經濟、社會和人權方面問題的合作,多個主權國家於1945年創建了聯合國,以取代有缺陷的國聯。美國國務院在1939年最先提出了成立一個新世界組織的計劃。羅斯福最先使用「聯合國」(United Nation)一詞來描述同盟國,後來同盟國則成為了聯合國的基礎。1942年1月1日,「聯合國」該名詞首次出現在聯合國宣言中。

各國加入同盟國的時刻

波蘭: 1939年9月1日

英國: 1939年 9月3日

澳大利亞: 1939年 9月3日

新西蘭: 1939年 9月3日

法國: 1939年 9月3日

尼泊爾: 1939年 9月4日

紐芬蘭: 1939年 9月4日

湯加: 1939年 9月4日

南非: 1939年 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 9月10日

丹麥: 1940年 4月9日

挪威: 1940年 4月9日

比利時: 1940年 5月10日

盧森堡: 1940年 5月10日

荷蘭: 1940年 5月10日

自由法國: 1940年 6月18日

希臘: 1940年 10月28日

南斯拉夫: 1941年 4月6日

蘇聯: 1941年 6月22日

圖瓦: 1941年 6月25日到1944年 10月11日

巴拿馬: 1941年 12月7日

菲律賓: 1941年 12月7日

哥斯達黎加: 1941年 12月8日

多米尼加共和國: 1941年 12月8日

薩爾瓦多: 1941年 12月8日

海地: 1941年 12月8日

洪都拉斯: 1941年 12月8日

尼加拉瓜: 1941年 12月8日

美國: 1941年 12月8日

中華民國: 1941年 12月9日

危地馬拉: 1941年 12月9日

古巴: 1941年 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 1941年 12月16日

墨西哥: 1942年 5月22日

巴西: 1942年 8月22日

埃塞俄比亞: 1942年 12月14日

伊拉克 1943年: 1月17日

玻利維亞: 1943年 4月7日

伊朗 1943年: 9月9日

意大利: 1943年 10月13日(脫離軸心國)

哥倫比亞: 1943年 11月26日

利比里亞: 1944年 1月27日

羅馬尼亞: 1944年 8月25日(脫離軸心國)

芬蘭: 1944年 9月4日(脫離軸心國)

保加利亞: 1944年 9月8日(脫離軸心國)

聖馬利諾: 1944年 9月21日

阿爾巴尼亞: 1944年 10月26日

匈牙利: 1945年 1月20日(脫離軸心國)

巴哈瓦爾布爾: 1945年 2月2日

厄瓜多爾: 1945年 2月2日

巴拉圭: 1945年 2月7日

秘魯: 1945年 2月12日

烏拉圭: 1945年 2月15日

委內瑞拉: 1945年 2月15日

土耳其: 1945年 2月23日

黎巴嫩: 1945年 2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國: 1945年 8月9日

註:澳、新、紐、加等地區當時均為英屬自治領或殖民地,受英方調遣。


參考文獻

  1. The Allies. U. 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and World War II History. [17 Septem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0月16日). 
  2. Davies 2006, pp 150–151.
  3. The Re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A .... Google Books. [2 September 2009]. 
  4.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llied Powers‑International Alliance also called Allie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 
  5. Hakim, Joy. A History of Us: War, Peace and all that Jaz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509514-6. 
  6. Doenecke, Justus D.; Stoler, Mark A. Debating Franklin D. Roosevelt's foreign policies, 1933–1945. Rowman & Littlefield. 2005. 
  7. Hoopes, Townsend, and Douglas Brinkley. FDR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U.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8. Ma, Xiaohua. The Sino-American alliance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 lifting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s.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203–204 [2015]. ISBN 0-415-94028-1. 
  9. The Moscow Declaration on general security.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46-1947. Lake Success, NY: United Nations. 1947: 3 [25 April 2015]. OCLC 243471225. 
  10. A Decad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41–1949
  11. Douglas Brinkley, FDR & the Making of the U.N.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