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伯奢
呂伯奢,生卒年不詳,成皋(今河南滎陽)人。曹操的故人。 曹操在離開董卓返回鄉里的途中經過呂伯奢家,因懷疑呂伯奢家人將要謀害自己而殺死呂伯奢的家人。明代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將這段歷史進行了加工,也成為小說中曹操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出處。
呂伯奢 | |
---|---|
出生 |
? 成皋(今河南滎陽) |
逝世 | ? |
目錄
史書記載大不同
曹操這個人非常狠毒殘忍,比如殺呂伯奢和呂伯奢全家。據史載,殺呂伯奢有各種不同說法。大體上有兩類:站在捧曹操一面的陳壽《三國志》根本不提殺呂伯奢這回事。站在貶曹方面的裴松之注引,多半說曹操殺了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1]。《魏書》是替曹操開脫,說伯奢子及賓客要劫曹操馬及物,所以曹操擊殺數人[2]。
陳壽《三國志·武帝紀》並無記載,裴松之注有三種版本:
-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演義傳記
曹操故人。曹操因刺殺董卓不成而逃離洛陽,途中被陳宮所救,共同來到呂伯奢家,呂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買酒;但曹操卻誤以為家人的磨刀聲是要殺死自己,於是盡殺呂氏家人。離開呂家後遇見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因擔心呂伯奢將告發自己,於是揮劍砍死呂伯奢;陳宮因此責備曹操大不義,曹操卻回答"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因此認定曹操是不義之人,於是離他而去。
呂伯奢滅門有很多講法,一般都指向曹操的不仁不義,不過愈早期的相關敘述並不支持這種看法。
《魏書》講呂伯奢是曹操的老朋友,曹操從董卓逃亡時和幾個人騎馬去找呂伯奢,剛好呂伯奢不在,結果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共謀搶劫曹操一行人,結果曹操反擊殺了數人。這算正當防衛,沒什麼不仁可言。(演義太過,但是魏書畢竟是曹家寫的,世人所疑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世語》則說呂伯奢雖然外出,但是五個兒子都很客氣,以賓主之禮對待,但是曹操因為呂家對人太好,反而滿懷疑心,拿劍在當天晚上殺了八人後離開。
《孫盛雜記》則提,因曹操聽到異聲(原文是食器聲,不見得是刀具聲),於是滿懷疑心,連夜殺人,臨走前悲悽的留下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呂伯奢墓在中牟縣城北7公里,223線與鄭汴快速路會處東北側。大孟鎮境內的大呂村旁。墓碑已被黃水淤沒。
據《三國演義》載:「公刺董卓未果,從洛陽一帶兼行東歸。過虎牢,經中牟被(縣令)陳宮所獲……殺其伯奢全家。」又歷史名劇《捉放曹》,演唱的即是該事件的全過程。再據民間所傳,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急忙逃出洛陽。董卓畫像到處捉拿曹操。曹公過虎牢關,向東急奔中牟,被縣內巡捕抓獲,解至縣衙。縣令陳宮看到曹操是一條好漢,不忍心害他,兩人密謀又共同結義,聯絡各路豪傑,共同舉事滅董卓,對眾人說:這不是曹操。就把他放了。曹操當時就夜宿好友大呂村呂伯奢家中。伯奢看到公到此,非常驚喜,安排住下後,天不明就去集上打酒買菜。並安排家人殺豬宰羊,好好招待遠方客人。
曹操是一位疑心較大的人物,夜裡醒來,聽到院內人聲嘈雜,又聽到抓住他,殺他,以及霍霍的磨刀聲。曹操想到,是否事情已經暴露,派來的人殺他?隨手持鋼刀,跑到院裡,見人就殺,當看到被殺的豬、羊、雞時,才恍然大悟,啊!殺錯了,全是誤殺,一時鑄成大錯。曹陳二人連夜逃走,路遇買酒歸來的呂伯奢,呂伯奢再三邀二人回去赴宴,卻發現曹操臉面不淨,走近一看竟是血跡,操見事將敗露,詐騙呂伯奢身後來人,呂伯奢回頭不見,操拔劍刺殺之。陳宮怒,說方才在家中是誤殺不可挽矣,如今怎又殺好人?操說若呂伯奢回家見一家老小皆被我等所殺,必定派人追殺我二人,並說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名言。陳宮失望,遂於操分道揚鑣。操見事已至此,不能挽回,只有今後以思相投。
事後眾人深知伯奢及家人死得冤枉,厚葬後又修建了一座呂伯奢祠堂和高大的墓碑,曹公得位後曾到此謝罪並祭奠恩人全家。此故事在當地千餘年長傳不衰。
參考資料
- ↑ 魯德才. 古代白話小說形態發展史論.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2. ISBN 978-7-310-01825-3.
- ↑ 周振甫. 小說例話.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343-7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