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马
哈萨克马 |
中文名: 哈萨克马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
哈萨克马产于天山北坡、准噶尔西部山地和阿尔泰山西段一带,其中心产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直属县市,属于脊索动物门,真兽亚纲,奇蹄目,马科。哈萨克马总数约有50万匹。
哈萨克马具有群牧马的生态特征,骨骼粗实、皮厚毛密,鬃、鬣、尾毛浓密,体型较粗重。外貌匀称,有良好的兼用型结构,头中等大,略长,显粗重。下颚发达,颚凹宽度适中。颈长短适中或略长,粗厚多直颈,颈肩结合良好。[1]
目录
产区概况
哈萨克马产区气候,据伊犁直属县市、昌吉、博尔塔拉、塔城、阿勒泰等地州的气象资料,年降水量为93.7-512.5 毫米。
≥10℃的年积温为1307.5-3572℃。无霜期121-187天。1月份平均气温-22.5--9.3℃ 。7月份平均气温14.4 一25.5℃。气温≥35℃的天数为0-15.5天。气温≤-20℃的天数为15.6-91天。
哈萨克马产区以山地草场为主。山地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63.4%。产区共有草场4亿多亩,其中优良草场19122 万亩,占47.5% ,缺水草场7191.9万亩,占17.86%。主要草场类型有高寒草甸草场、山地草甸草场、山地草甸草原草场、山地草原草场、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山地荒漠草场、低地草甸草场和平原荒漠草场。牧草种类主要有嵩草、苔草、珠芽寥、狐茅、针茅、狐尾草、鸡脚草、无芒雀麦、看麦娘、早熟禾、老鹤草、糙苏、千叶茂、紫花苜蓿、黄花苜蓿、野豌豆、红豆草、博乐蒿、灰蒿、木地肤、璋味藜、驼绒藜、三芒草、芨芨草、芦苇等。
品种形成
哈萨克马是在粗放的群牧饲养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古老地方马种。
哈萨克马的主要产区-伊犁,自古以来就以盛产良马著称,历史上有过养马业极为兴盛发达的时期。
哈萨克马产区,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与外地进行马匹交往的记载,据谢成侠教授在《中国养马》一书引述祁损士《西睡要略》记载:"伊犁牧场始自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陆续由阿克苏、乌鲁木齐、张家口等处运到掌生马一万四千零三十三匹"。另外,在历史上元朝派兵远征欧洲后,定居在俄国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数十万众,在清乾隆年间,重返新疆,分散在昭苏、尼勒克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各地,可能带回有中亚一带的马种。从上述资料看,哈萨克马的形成无疑是曾受到蒙古马和中亚某些马种的影响,但经过数百年的培育和风土驯化。今日的哈萨克马,已形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品种特征和特性的,有别于蒙古马和其它中亚马种的地方品种。
品种特征
外貌特征
哈萨克马具有群牧马的生态特征,骨骼粗实、皮厚毛密,鬃、鬣、尾毛浓密,体型较粗重。外貌匀称,有良好的兼用型结构,头中等大,略长,显粗重。下颚发达,颚凹宽度适中。颈长短适中或略长,粗厚多直颈,颈肩结合良好。鬐甲中等高或略低。胸部发育良好,肩胛适中或稍直,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腹部圆大,尻宽而斜,四肢结实,后肢肢势刀状,部分马有外向肢势。系长短适中,蹄中等大小,蹄质坚实,哈萨克马以前躯发育良好背腰肌肉丰满,四肢关节结实为其优点,缺点是后躯发育较差,肷稍大,毛色以骝色、栗色、黑色为主,青色次之,其他毛色更少。据1981年伊犁地区对241匹马的调查统计,骝色占53.11% , 栗色占23.24% ,黑色占20.34% ,青色占2.07% ,其它毛色占1.24%。
体尺体重
哈萨克马一般到五周岁后才达到体成熟。
分布
哈萨克马产于新疆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以西和阿尔泰山脉西段一带,中心产区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尼勒克、昭苏、特克斯、新源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