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唐吉诃德

唐吉訶德
原圖鏈接

唐吉訶德》(Don Quixote de la Mancha,或譯《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米格爾·德·塞凡提斯·薩韋德拉 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於1605年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骑士小说。故事背景是個骑士早已絕跡100多年的年代,16世紀西班牙貴族阿隆索·基雅諾(Alonso Quijano)的故事,他是一位高貴的人,他對閱讀充滿熱情,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以至於他離開家去尋找自己的俠義冒險。他本人成了來自曼查的騎士:唐吉訶德,他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

通過模仿他欽佩的文學英雄,他發現了自己的生活中的新含義:在他自己的頭腦中幻想,幫助遇險的少女,與巨人作戰和糾正錯誤,因而作出种种匪夷所思的行径,最终從夢幻中甦醒過来。 [1][2]

  • 《唐吉訶德》因為作品在文學藝術上的開創性,許多文人藝術家都喜歡這本小說,被尊稱為西班牙第一,作者塞萬提斯在西班牙的地位可以與英國莎士比亞相提並論。[3]
  • 2002年5月,在諾貝爾文學院等機構舉辦的一次評選活動中,《唐吉訶德》被來自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作家推選為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虛構作品。
  • 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暢銷的小說,被翻譯成超過50種語言,發行量超過5億。[4]

目录

簡介

 
塞萬提斯
原圖鏈接

《唐吉訶德》是一本關於書籍,閱讀,寫作,唯心論與唯物論,生命與死亡的書。塞萬提斯在獄中最初構思這篇小說,最初的寫作宗旨是為了「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乾淨」。然而,最後完成的作品的意義卻遠遠超過了對騎士文學的嘲諷和攻擊,而成為真實全面反映當時西班牙封建社會狀況的著名作品。

唐吉訶德個性瘋狂,由於他的閱讀,他的大腦乾枯,無法將現實與小說區分開,這被認為很有趣的特質。然而,塞萬提斯也利用唐吉訶德的瘋狂來探究自由意志與命運之間永恆爭論。被誤導的英雄實際上是一個努力突破自我的侷限為了希望成為自己夢想中的人。

塞萬提斯本人思想開放,週遊列國經歷豐富、教育程度很高,跟他書中的唐吉訶德一樣,他也熱衷狂熱於大量閱讀。他曾服務於西班牙皇家海軍,參與了由西班牙帝國威尼斯共和國教皇國薩伏依公國熱那亞共和國聖約翰騎士團組成的神聖同盟艦隊擊敗奧斯曼帝國的勒潘托戰役(battle of Lepanto),在那場戰役他失去了左手,得到「勒潘托殘臂人」的稱號。戰後隨軍赴那不勒斯;兩年後,和弟弟一起回國,途中被海盜擄往阿爾及爾。家人拼盡財產僅夠贖回一人,他毅然把機會讓給了弟弟,自己甘願服苦役,塞萬提斯在阿爾及爾度過了五年的奴隸生活,多次嘗試逃脫,5年後才被西班牙教會救出。

塞萬提斯把他這段自傳的經歷和他的逃脫寫入《唐吉訶德》第一部份的「俘虜的故事」章節中,該人物回憶起「一位名叫薩韋德拉(Saavedra)的西班牙士兵」,暗指塞萬提斯的第二個姓氏。小說中特別令人感同身受的一幕是,英雄唐吉訶德和桑丘·潘薩(Sancho Panza)使一群船上廚房奴隸擺脫了囚禁。塞萬提斯對唐吉訶德騎士精神的這些受益者的特殊敏感性可能源於他自己在1570年代在阿爾及爾的受奴役經歷。

多年後,塞萬提斯回到西班牙,他多次上書求職未果,只好寫些應景詩文,賺取些許稿酬,1587年,他終於獲得一個軍需職位,卻因被誣告「非法徵收穀物」罪而鋃鐺入獄。出獄後的塞萬提斯好不容易謀了個稅吏的差事,卻又因銀行突然倒閉、老闆下落不明、無力償還稅款而身陷囹圄。頻繁的「違規」事件使塞萬提斯在1597年至1602年兩次待在塞維利亞王儲監獄(Crown Jail of Seville)。 他在監獄裡完成了《唐吉訶德》的寫作。[1][4][5][6][7]

向風車傾斜

 
唐吉訶德 向風車傾斜
原圖鏈接

1605年,《唐吉訶德》第一卷終於問世,一年內再版6次。

在《唐吉訶德》第一部,西班牙貴族基雅諾對騎士精神的痴迷,使他決定當騎士並以唐吉訶德為名,集滿了任何騎士都不可或缺的配件:他找到了一套古董盔甲,並在舊頭盔上貼了一塊用紙板製成的遮陽板;一匹駑馬,羅辛南特(Rocinante);騎士需要一位女士來愛護,所以有一位不知情的農家女孩,他稱她為「托沃索的杜爾西內婭」(Dulcinea del Toboso),他將以她的名義履行騎士精神。

唐吉訶德全副武裝前往一個他自認為是城堡的客棧,要求客棧主人代之以騎士之禮,客棧主人被告知他必須攜帶金錢和額外的衣服後,唐吉訶德決定摸摸鼻子回家。 在途中,他與一群商人打架,唐吉訶德被擊敗。

唐吉訶德從作為騎士的首次戰役慘敗中恢復過來時,他的好友包括牧師以及理髮師們,決定仔細查閱他的藏書。他們認為他所收集的這些騎士俠義小說,結合了文學批評和模仿燒毀與魔鬼有關文字做法的探究,是導致唐吉訶德的瘋狂行為的原因。儘管保存了幾卷書(塞萬提斯自己的《加拉蒂亞》(La Galatea)在其中),大多數書籍都被燒掉。

農民桑丘·潘扎(Sancho Panza)加入唐吉訶德的第二次探險,唐吉訶德說服他成為他忠實的鄉紳,告訴他有一天,桑丘能成為自己島上的總督。兩人在各個方面都有分歧。唐吉訶德又高又瘦,桑丘又矮又胖(panza意思是“鍋肚”)。 桑丘是為受教育的平民百姓,他常用流行的諺語回應唐吉訶德的詳盡演講。從此,這對不協調的雙人組合一直是主要的文學原型。

這部小說中最著名的一幕中,唐吉訶德認為三台風車是他必須與之抗衡的可怕巨人,這就是“向風車傾斜”的意思。在他們的第一次冒險中,騎在驢上的唐吉訶德和桑丘出發,唐吉訶德將風車誤認為是巨人,並試圖與之抗衡,但最終得出結論,魔術師一定已將巨人變成了風車。 後來,他襲擊了一群僧侶,以為他們已經監禁了公主,並與一群綿羊戰鬥,還有其他冒險活動,幾乎所有活動都以唐吉訶德,或桑丘被毆打而結束。

在第一部分的結尾,唐吉訶德和桑丘被騙回了他們的村莊。桑丘變得“被唐吉訶德化”,越來越執著於要統治自己的島嶼而致富。

《唐吉訶德》推出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陸續被由西班牙語翻譯成其他主要的歐洲語言,甚至到達了北美。 1614年,一位默默無聞的作家阿隆索·費爾南德斯·德·阿韋拉內達(AlonsoFernándezde Avellaneda)發表了偽造的第二部分。塞萬提斯將這個虛假的唐吉訶德及其角色也納入了自己《唐吉訶德》的第二部分,為這個現代敘事文增添了新篇章。

《唐吉訶德》第二部,是針對第一部的回應,唐吉訶德和桑丘從第一次文學追求後歸來一個月後設定的,因為他們被告知說他們的故事已經被出版了。第二部還加入了新角色:讀過第一部的貴族們貴族們,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玩弄著唐吉訶德和桑丘,桑丘和身受重傷的唐吉訶德受其餘角色的欺騙,再次回到自己的村莊。故事的結局是:唐吉訶德在床上躺了幾天後,他決定永久放棄他作為唐吉訶德的存在,放棄他的文學身份。他的結局讓桑丘淚流滿面,主角唐吉訶德的死亡也避免了以後任何偽造模仿者的狗尾續貂。[1][6][8]

主角

 
唐吉訶德與桑丘
原圖鏈接

唐吉訶德

《唐吉訶德》初出版時全名為《聰明絕頂的來自曼查的紳士唐吉訶德大人》(西語: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關於主角名字吉訶德「Quijote」一詞的意思,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的名字叫唐,姓吉訶德。但其中就有學者認為它源自加泰隆尼亞語cuixot,意即大腿上的盔甲。此外,西語的後綴詞「-ote」也多用來形容古怪的東西。唐「don」是對大人物的尊稱,don Quijote就可理解為「尊敬的大腿盔甲先生」。

「hidalgo」,西班牙語意思是最低等的紳士。「don」這個尊稱和「hidalgo」這個低級貴族身份,加在一起就變成一個極富嘲諷的名字,「令人尊敬的低等紳士」。曼查,是位於馬德里南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所以,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來自鄉下的唐吉訶德,令人尊敬的大腿盔甲先生,唐吉訶德。[9]

唐吉訶德這角色的真名叫阿隆索·吉雅諾對自己在西班牙中部的紳士般的無聊生活感到不滿。他過著是收取租金,看很多書並且漸漸變老的生活。在中年危機的時刻,他想要生活裡有更多的冒險,更多危險,更多劍術,更多陰謀,以及更多的女人。因此,他決定扮演騎士。唯一的問題是他的比賽中沒有其他人參加。在17世紀初的當時,打扮成歷史人物並重演歷史事件的真人角色扮演沒有被發明,因此唐吉訶德遇到的人們,都是不配合演出的巨人,少女,騎士和魔術師等等他幻想的角色。

唐吉訶德的瘋狂的角色扮演,讓他可以輕鬆的成為一個英勇的人,夢見不可能的夢想,他可以去攻打風車,攻擊一些綿羊,與一些妓女交朋友,或者當一些豬睡覺時守夜保持警戒。[10]

桑丘

桑丘(Sancho Panza),他是唐吉訶德的鄰居,一個性格和唐吉訶德截然不同的農夫,唐吉訶德是甘願為瘋狂理想赴湯蹈火的笨拙主人,桑丘則是個腳踏實地而又機智過人的僕從。[9]

譯本

1605年《唐吉訶德》問世後,兩年就被譯成了英文,陸續再被翻譯成其他主要的歐洲語言。翻譯成世界各國超過50種語言。

漢語版的首次譯本的出現卻已是300多年後,1922年,《唐吉訶德》首部中文版由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出版,題為《魔俠傳》,由林紓陳家麟合作翻譯。由於林紓不懂外語,陳家麟也只通英文,這不算是一個成功的版本,但基本譯出原著上部的故事情節,文字簡明、洗鍊,能傳神地表達出原文的意思。之後陸續出版過幾種中譯本,但都是轉譯,幾乎都有刪節。直到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才推出了楊絳譯自西班牙語的全譯本,這也是目前國內印數最多、流傳最廣的版本。到了20世紀90年代,才又有董燕生屠孟超孫家孟等西班牙語翻譯家的全譯本陸續出版。[1][4][6]

譯本的評價差異

董燕生的《唐吉訶德》譯本是近年來新出的譯本,讀者反映不錯,但他對楊絳的譯本的攻擊好像受到不少學者的譴責。董燕生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不畏前輩權威,敢把楊絳譯文當反面教材」,董燕生說,「認為楊絳譯本就是最好的版本完全是個誤解」,「她太自信了,該查字典的地方沒有去查字典」;他還批評楊絳譯本中「胸上長毛」、「法拉歐內」、「阿西利亞」等譯法,並指責楊絳譯本比他的譯本少了11萬字,「可見她翻譯時刪掉了其中的部分章節」,最後他說:「我現在是拿它當翻譯課的反面教材,避免學生再犯這種錯誤。」

《唐吉訶德》中譯本中發行量最大的楊絳譯本,被指責為「反面教材」,引起各方的關注。 資深出版人李景端甚感驚訝,因為楊絳曾將《唐吉訶德》中一句成語譯為「胸上長毛」,這在西班牙語界,有人稱它敗筆,也有人稱它妙筆。經李景端曾電話多次向楊絳求證,楊絳才告訴李景端:「《文史通義》中講到劉知幾主張對文章要進行‘點煩’,要刪繁就簡,點掉多餘煩瑣的文字,翻譯涉及兩種文字的不同表述,更應該注意‘點煩’。《唐吉訶德》的譯文,起初我也譯有八十多萬字,後經我認真的‘點煩’,才減到七十多萬字,這樣文字‘明淨’多了,但原義一點沒有‘點掉’。比如書中許多詩歌,可以去查查,原詩是多少行,我少譯了哪一行?搞翻譯,既要為原作者服務好,又要為讀者服務好,我‘點煩’掉十多萬字,就是想使讀者讀得明白省力些,何況這一來我還少拿了十多萬字的稿費呢。」[11]

後世影響

 
唐吉訶德 畢卡索繪
原圖鏈接

《唐吉訶德》啟發了許多作家:從哥德(Goethe),司湯達(Stendal),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和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到豪爾赫·路易斯·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威廉·福克納(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和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

除了文學,《唐吉訶德》還啟發了許多創意作品。根據第二部分卡馬喬(Camacho)婚禮的情節,馬里烏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於1896年編舞了一部芭蕾舞劇。也是為舞台而創作的1960年代百老匯音樂劇《曼曼之歌》是最受歡迎的重製作品之一。1972年由阿瑟·希勒(Arthur Hiller)執導的《唐吉訶德》電影版本,由彼得·奧圖彼得·索菲亞·羅蘭詹姆斯·可可主演。1992年,西班牙國家電視台也成功地改編了《唐吉訶德》的第一部。

《唐吉訶德》出版並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許多著名作家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書,2002年5月,在諾貝爾文學院等機構舉辦的一次評選活動中,《唐吉訶德》被來自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作家推選為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虛構作品。《唐吉訶德》傳達的最有價值的信息是,我們通過任何意識形態過濾現實的方式都會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1][12]

發行量

這部小說的年代久遠,很難完全估計其發行範圍,但許多學者估計它的讀者人數已達5億人。這個數字使它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最暢銷的小說,超過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的2億和J·R·R·托爾金(J.R.R. Tolkien)的《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trilogy)的1.5億。,然而因為當時沒有版稅制度,塞萬提斯並未因《唐吉訶德》的成功而獲得任何財富。[4]

評論

何以《唐吉訶德》受到眾多文學巨匠們的青睞成為世界最佳作品呢?

《唐吉訶德》譯者,北京外國語大學董燕生教授認為《唐吉訶德》之所以成為世界之最,是因為提出了一個人生中永遠解決不了的難題: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西班牙文翻譯家評論家北京大學趙德明教授:原因有三:

  • 第一,人類從精神層面上總有一對矛盾:理想和現實。這是第一位的。《唐吉訶德》利用文學形式將這對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動,可說淋漓盡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認同。
  • 第二,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唐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象、嚴肅與幽默、准確與夸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堂吉訶德》中都出現了。
  • 第三,塞萬提斯早在17世紀就寫出了《唐吉訶德》,可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唐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唐吉訶德》譯者,南京大學孫家孟教授:一部經典著作,永遠給人以不同的感受,給人以新的啟迪。不同時代的人,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標的人,都會有著不同的理解。所以,這樣的作品,不僅當時會被譯成多種文字,而且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會有新的譯文出現,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唐吉訶德》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13]

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在歐洲所有一切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7]

一些文學大師對《唐吉訶德》的評價也不盡相同:

  • 英國的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慨嘆唐吉訶德成了笑柄﹔
  • 法國的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看到的是唐吉訶德的傷感﹔
  • 德國的卡爾·威廉·施勒格爾(Karl Wilhelm Friedrich Schlegel)把唐吉訶德精神稱為“悲劇性的荒謬”或“悲劇性的傻氣”﹔
  • 德國詩人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則是對唐吉訶德精神“傷心落淚”和“震驚傾倒”,將塞萬提斯與莎士比亞、歌德相提並論,稱他們是「三頭統治」:在小說、戲劇和詩歌這三類文學創作中各領風騷。
  • 法國文學評論家勒內·基拉爾認為「西方小說沒有一個概念不曾在塞萬提斯的作品裡初露端倪」;
  • 米蘭·昆德拉則認為「現代的奠基人不僅有笛卡爾,還有塞萬提斯」;
  • 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確信「現代世界開始於唐吉訶德於1605年離開家鄉的那一刻,他走出去,進入外面的世界,卻發現它與閱讀中所經歷的一切如此不同」。

俄羅斯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多次表示唐吉訶德是他最喜歡的文學人物。在給他侄女索菲亞·伊凡諾娃(Sophia Ivanova)的信中稱塞萬提斯的主人翁是最傑出的文學英雄:「在基督教文學中,所有美麗的人物中,唐吉訶德都是最完美的人物。」他補充道:「他實在美麗,因為他太荒謬了。」

楊絳在文化大革命前後翻譯出版了《唐吉訶德》中譯本,她認為,不論《唐吉訶德》的題材(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多麼永恆,唐吉訶德的性格如何複雜,這部作品之所以成為世界最佳,其根本原因在於作者塑造了唐吉訶德和桑丘這樣兩個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這兩個人物既陪襯也對照,唐吉訶德的理想主義和桑丘的務實精神相映成趣。好的對照或陪襯關系,猶如兩面鏡子相對照,能夠映示出無窮無盡的景深。[4][6][12]

視頻

人类史上最优秀的虚构作品《堂吉诃德》呱呱文學


5分钟读完《堂吉诃德》看看第一本现代小说讲了什么

为什么你要读《堂吉诃德》?

參考來源

  1. 1.0 1.1 1.2 1.3 1.4 Misha Ketchell. Guide to the classics: Don Quixote, the world’s first modern novel – and one of the best. the Convensation Media Group. 2018-06-26 [2019-11-13] (英语). 
  2. 眾人皆醒我獨醉,行遍天涯笑眾人《堂吉訶德》. 每日頭條. 2017-11-16 [2019-11-16] (中文). 
  3. 用幾個比喻讓你看懂,為啥又廢又魯的《唐吉訶德》是世界文學經典. Buzz Orange. 2018-02-13 [2019-11-13] (中文). 
  4. 4.0 4.1 4.2 4.3 4.4 M. ARBEITER. 15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Don Quixote. Mental Floss. 2015-07-16 [2019-11-16] (英语). 
  5. 因為這場海戰失去了左手的他後來寫出了不朽的作品《唐吉坷德》. 每日頭條. 2017-04-12 [2019-11-13] (中文). 
  6. 6.0 6.1 6.2 6.3 掩卷長思《堂吉訶德》 誰解其中味?. 每日頭條. 2016-04-25 [2019-11-13] (中文). 
  7. 7.0 7.1 讀了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感覺你的理性和理想在世界面前不過是個玩笑. 每日頭條. 2017-08-12 [2019-11-19] (中文). 
  8. Don Quixote NOVEL BY CERVANTES. Encyclopedia Britanica. 2018-06-26 [2019-11-15] (英语). 
  9. 9.0 9.1 致寧. 唐吉訶德:單挑幾十座風車的勇者. 香港01. 2017-01-16 [2018-11-22] (中文(简体)‎). 
  10. On Don Quixote. Baylor Arts & Science. 2015-12-11 [2019-11-19] (英语). 
  11. 轉帖一篇對董譯和楊譯《堂吉訶德》的評價. 豆瓣讀書. 2009-09-20 [2019-11-19] (中文). 
  12. 12.0 12.1 胡真才. 楊絳先生談《堂吉訶德》. 人民網. 2004-04-20 [2019-11-16] (中文). 
  13. 尹承東. 《堂吉訶德》何以成為世界最佳?. 人民網. 2003-11-06 [2019-11-1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