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唐国史补

         
 茄青椒

 

 

 

唐国史补》是唐代李肇所著的一部史书。又称《国史补》,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中国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历史琐闻笔记,对于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太平广记》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共三卷,凡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前二卷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了各类典故制度。此书上承刘餗所著《国朝传记》,并与之体例相同,卷数相当,但内容较为客观,少了许多怪异。今传刻本有明汲古阁刊影宋本、《津逮秘书》等诸本。

目录

社会背景

唐代历史笔记的发展跟唐代小说笔记的发展在进程上颇相近,即它们各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而达到较成熟的阶段。鲁迅认为唐代小说笔记作者“始有意为小说”,他引用胡应麟说的“作意”“幻设”来证明这就是小说”意识之创造“。 从历史笔记来看,它们的作者也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备史官之阙“的意识,即作史的意识,从而提高了它们在史学上的价值。有的研究者认为:

“我们可以说唐代是笔记的成熟期,一方面使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增加了文学成分,一方面使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增加了事实成分,另一方面又使考据辩证类的笔记走上了独立的发展的路途。这三种笔记的类型,从此就大致稳定下来。”

唐代的历史琐闻笔记,因其作者的身份、见识、兴趣、视野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但这些书说人物,论事件,讲制度,旁及学术文化、生产技艺、社会风情、时尚所好等,都或多或少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历史的面貌。

内容介绍

唐国史补》系续刘餗《传记》(实即《隋唐嘉话》)而作,全书共记三百零八条事,卷首有目录,概括每条内容以五字标题。记载了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等。前二卷记事大体按时间顺序排列,卷下则杂记各类典故制度。所记大致有:

①各地产物,如酒、茶、纸的名品和产地。

②流行的游戏,如长行、双陆、弹棋、围棋、博戏等。

③科举制度方面的典故、轶闻,多集中在卷下,均收入《唐摭言》中。

④官吏、名人的轶闻,如韩愈登华山、李白脱靴等等,这一类所占比例最大。

⑤工商业情况,如长安药商宋清、扬州王四舅、俞大娘航船以及安南、广州的外国船等。

⑥社会风俗,如京城尚牡丹,一本有直数万者,流俗重碑志,以重价求文,以及达官争娶士族女等。

⑦唐代官场一些制度和习俗,如宰相沙堤、火城、堂案、堂帖等,还有官场中的称谓,使职的设立及名目。 此书对全面了解唐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功用和价值。仅《太平广记》一书征引其内容即达一百三十三处之多。

新唐书》、《崇文总目》、《通志》、《宋史》等书皆记为三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等书则记为二卷。传世单刻本有明汲古阁刊影宋本,丛书本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得月簃丛书》、《笔记小说大观》等,一卷节本有《唐宋丛书》、《说郛》、《唐人说荟》、《唐代丛书》等。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据《学津讨原》本标点排印,收入中国文学参考小丛书。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用古典文学出版社本重印。

历史价值

历史笔记所记虽不及正史系统、全面,但在揭示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方面,因少有拘谨、言简意赅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唐国史补》中的”汴州佛流汗“”韦太尉设教“”王锷散财货“”御史拢同州“等条,写出了中唐时期文武官吏的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的丑恶行径;而”京师尚牡丹“”叙风俗所侈“等条,则活画出德宗朝及其以后贵族生活的奢靡和腐败;此外,如关于藩镇跋扈、宦官专权、官僚队伍膨胀的记载,都从比较深刻的意义上揭露了这个时期的社会问题和历史特点。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实为唐代历史的重大转折,其中盛衰得失,引起后人的许多回味和反思[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