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生產
商品生產是指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指以資本剝削僱傭勞動為特徵的商品生產。它是私有制基礎上的最發達的商品生產。在社會生產的一定階段上出現的、以交換為直接目的的物質資料生產。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產品,並不是為了得到它的使用價值,而是為了得到它的價值。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為了得到價值,商品生產者必須生產使用價值,即對社會有用的物。商品生產是社會生產的一種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1]
目錄
簡介
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最普遍、最大量的現象。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表現為一個龐大的商品堆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買賣原則的支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不但勞動產品是商品,即使不是勞動生產出來的自然物質,如土地、原始森林、礦藏等等也可以成為商品;不但有形的物品可以是商品,連各種無形的東西如一個人的名譽、心靈也可以成為商品。特別是,人的勞動力也成了商品,正是這後一點,才構成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最根本的特徵。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結果表現為一定量的產品或使用價值歸資本家所有。資本家生產使用價值,並不是為了自己消費,只因為它們是商品交換價值的承擔者。他的產品既然是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因此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生產價值,不僅要生產價值,而且還要生產剩餘價值。如果資本家生產的商品價值同他購買來生產該商品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價值相等而沒有剩餘,他從事商品生產就毫無意義。所以,榨取剩餘價值才是資本家生產商品的根本目的和決定性的動機,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實質。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生產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自身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的源泉是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追逐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動力,資本家生產什麼商品,生產多少商品,都由怎樣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剩餘價值來決定。 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追逐剩餘價值或利潤的生產目的,導致資本家之間相互進行激烈競爭,整個社會生產必然陷於無政府狀態。資本家出售商品實際能得到多少利潤,決定於商品市場價格的高低,而價格高低則受商品供求的影響,但歸根結柢是受價值規律的調節,價格是圍繞着價值而上下波動的。當市場上對某種商品的需求增加時,買方競爭的結果,市場價格會上漲,高於價值,使資本家獲得更多的利潤。這時他便擴大生產,增加供應。隨着供給的不斷增加,又會出現相反的變化,即該商品供大於求,供給者相互之間競爭加劇,結果又使市場價格下跌,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就會減少,甚至無利可圖。這時他便縮小以至停止生產,減少供給。於是,又出現一輪新的供求、市場價格和利潤變動的循環。商品市場價格圍繞着價值上下自發波動的現象,正是私有制下價值規律盲目發生作用的表現,並由此調節着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
評價
與簡單商品生產的區別和共同點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是在封建社會後期簡單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兩者又有質的區別。簡單商品生產是勞動者的個人勞動和歸自己所有的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個體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則是僱傭勞動者用資本家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的社會化大生產,目的是為了給資本家提供剩餘價值。前者的產品,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只在自己消費以後有了剩餘,才當作商品出賣,目的還是為了換回具有同等價值的使用價值供自己消費。後者一開始就是大量商品的生產,向全社會甚至世界各地出賣,目的是為了實現剩餘價值或利潤。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儘管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是有矛盾的,但商品不管能不能賣出去,生產產品的勞動不管能不能構成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個人勞動產品仍歸自己占有。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不但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繼續存在,而且勞動產品不歸使用生產資料從事勞動的人所占有,而為資本家占有,即發展成為社會化的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了。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和簡單商品生產又有共同點。兩者都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服從社會自發的分工,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價值規律的調節,都會出現貧富兩極分化現象。正因為兩者都是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生產,所以最初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就是從簡單商品生產者的分化過程中產生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以大規模生產為前提,它不僅要求一個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發展的國內市場,並要求打破民族和國家的界限,開拓世界市場,發展國際分工。這一發展過程就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使經濟落後國家淪為自己的工業品銷售市場以及原料和食品供應基地的過程,是發達國家的資本家階級剝削和掠奪經濟落後國家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