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溫·泰勒·波洛克
埃德溫·泰勒·波洛克(英語:Edwin Taylor Pollock,1870年10月25日-1943年6月4日)是美國海軍職業軍官,曾參與美西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官拜上校。與其他許多海軍官員一樣,他的名字也經常以首字母縮寫表示為E·T·波洛克(E. T. Pollock)。
埃德溫·泰勒·波洛克 Edwin Taylor Pollock | |
---|---|
(波洛克上校擔任美國海軍天文台台長期間拍下的照片) | |
出生 |
俄亥俄州莫羅縣基利山 | 1870年10月25日
逝世 |
1943年6月4日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72歲)
效命 | 美國 |
軍種 | 美國海軍 |
服役年份 | 1893–1927 |
軍銜 | 上校 |
統率 |
弗吉尼亞號戰艦 奇爾沙治號戰艦 塞勒姆號巡洋艦 阿拉巴馬號戰艦 漢考克號運輸艦 喬治·華盛頓號郵輪 俄克拉何馬號戰艦 美國海軍圖圖伊拉島基地司令官 美國海軍天文台台長 |
參與戰爭 | 聖地亞哥-德古巴戰役 |
獲得勳章 | 海軍十字勳章 |
其他工作 | 美屬維爾京群島代理軍事總督和美屬薩摩亞軍事總督 |
目錄
生平事跡
青年時期的波洛克曾於美西戰爭期間在紐約號巡洋艦上擔任少尉。
戰爭結束後,他先後在多艘艦船服役,軍銜逐漸提升,並對無線通訊開展重要研究。1917年,美國在加入一戰前不久從丹麥買下美屬維爾京群島(當時是丹麥屬西印度群島),波洛克比另一名軍官先行抵達群島,然後主持與丹麥官員的主權交接儀式並擔任首任代理總督。
一戰期間,他又晉升上校,統領喬治·華盛頓號運輸艦將約6萬美國軍人送抵法國,因此獲頒海軍十字勳章。此後,他成為美屬薩摩亞第8任海軍總督,然後又當上美國海軍天文台台長,再於1927年退休。
早年經歷
埃德溫·泰勒·波洛克是俄亥俄州莫羅縣基利山(Mount Gilead)人士,曾就讀美國海軍學院,就讀期間被分配到蘭開斯特風帆戰船和門諾卡西號巡邏艦服役,於1893年畢業並獲得少尉軍銜[1][2]。
波洛克畢業後返回俄亥俄州,於12月5日同比阿特麗斯·洛·黑爾(Beatrice E. Law Hale)成婚[3]。兩周後,他獲派參加紐約號巡洋艦首航[4]。
接下來他又被派往瑪起亞斯號巡邏艦遠航至大清國[5],成為亞洲分艦隊的一份子,並在該國停留兩年半,然後轉調至底特律號巡洋艦,於1897年回國[6]。
波洛克回國後,美西戰爭逐漸升溫,他又再度登上紐約號巡洋艦奔赴古巴和波多黎各,之後還得以參與聖地亞哥-德古巴戰役[7]。
1900年1月,波洛克晉升上尉並被派往聯盟號巡邏艦[8]。接下來一年裡,他先後在海豚號巡邏艦和布法羅號巡洋艦服役[9][10]。然後又隨布法羅號巡洋艦返回大清國附近的亞洲中隊,並登上分艦隊旗艦布魯克林號巡洋艦[11],在該艦服役至1902年5月回國[12]。經過短暫的休息,波洛克又登上切薩皮克號帆船,擔任值守軍官超過1年時間[13]。
接下來調至辛辛那提號巡洋艦服役1年後,他又轉調到甲米地海軍基地[14][15],於1906年2月在甲米地晉升少校[16][17]。
升任少校後,波洛克首先登上阿拉巴馬號戰艦擔任領航員[18]。1910年,他又被分配到馬薩諸塞號戰艦,並於1911年3月升職為中校[19][20]。
擔任中校期間,波洛克曾統領弗吉尼亞號戰艦和奇爾沙治號戰艦,然後轉調美國海軍天文台[21][22]。統領奇爾沙治號戰艦期間,他還曾短暫帶領塞勒姆號巡洋艦參與創下世界紀錄的無線實驗。波洛克親自同塞勒姆號遠航直布羅陀,船上載有16種無線電報技術工具。抵達目的地後,塞勒姆號對所有技術進行測試,利用瓦爾德馬·波爾森(Valdemar Poulsen)所創原理設計的「波爾森設備」把無線電報傳輸距離的世界紀錄提升至3900公里。
船上還通過一系列實驗來確定惡劣天氣及晝夜交替對無線傳輸的影響。[23]1916年,波洛克回到之前擔任領航員的阿拉巴馬號戰艦擔任船長[24]。
美屬維爾京群島
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軍方對德國購買、亦或通過潛艇或齊柏林飛船占領丹麥屬西印度群島的計劃深感憂慮[25]。當時聖托馬斯島的夏洛特阿馬利亞被視為整個加勒比地區除古巴外最優質的港口,同時聖約翰島上的珊瑚灣(Coral Bay)也被視為加勒比地區最安全的港灣[26]。
雖然尚未同德開戰,但美國還是於1917年3月28日同丹麥締結條約,以2500萬美元價格買下這片群島,即日後的美屬維爾京群島。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名詹姆斯·哈里森·奧利弗(James Harrison Oliver)出任首任軍事總督。[27]政府還宣布會在當地建立海軍基地協防巴拿馬運河[28]。
奧利弗無法馬上動身趕赴美屬維爾京群島,政府於是決定在波洛克和B·B·布萊爾(B. B. Blerer)之間選出一人先行代理總督職務,兩人分別搭乘漢考克號運輸艦和奧林匹亞號巡洋艦趕往目的地,先行到達的司令官將擔任代理總督並主持交接儀式[27]。波洛克搶先抵達,交接儀式於1917年3月31日在聖托馬斯島舉行。
布萊爾之後也在聖克洛伊島主持交接儀式,不過規模略有不及。丹麥駐守巡洋艦瓦爾基里號(Valkyrien)官員及群島原有議會將權力移交美方。[29]4月6日,取得群島控制權尚不足1周的美國向德國宣戰[30],聯邦國會於同月20日確認由奧利弗接任群島總督[31][32][33]。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期間,美國政府將一艘德國軍用運輸艦扣押,於1917年9月將其更名為「喬治·華盛頓號」(George Washington),並任命波洛克從這年10月1日起擔任艦長。同年12月,喬治·華盛頓號首度搭載美軍將士啟航,之後再接再厲,在一戰期間先後往返法國18次,成功運送美軍官兵約6萬人。[34]1918年,喬治·華盛頓號獲命送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前去參加巴黎和會,但波洛克已於這年9月29日重新分配到其他崗位,因此無法參加這輪行程[35]。
波洛克在帶領喬治·華盛頓號期間曾與船上牧師保羅·布魯姆哈德特(Paul F. Bloomhardt)編輯報紙並以日為單位發行。戰爭結束後,這些報紙上的文章由J·J·里特和艾夫斯合作公司(J. J. Little & Ives co.)集結成書,以《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船隻的短柄斧》(Hatche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ip "George Washington")之名發表。
紐約市的《展望》(Outlook)周刊在短評中認為這本書可讀性很強,而且配有「值得欽佩的插圖」,並稱讚書中巧妙地集合大量風趣、離奇及知名的事件,還配有充實且富於愛國情懷的社論。[36]戰爭結束後,波洛克被重新指派到俄克拉何馬號戰艦,成為太平洋艦隊的一員[34]。1920年11月20日,波洛克因一戰期間的出眾表現獲頒海軍十字勳章[37]。
美屬薩摩亞
1921年11月30日,正擔任俄克拉何馬號戰艦司令官的波洛克調任美屬薩摩亞軍事總督[38]。前總督沃倫·特爾亨(Warren Terhune)因私人及政治方面的多重原因於1920年11月3日自殺,繼任總督職位的瓦爾多·埃文斯(Waldo A. Evans)通過質詢法庭展開調查並恢復秩序。
經過一段時間的動盪,埃文斯成功恢復群島政府運作,再由波洛克繼任總督[39]。美屬薩摩亞這時約有8000人口,由12名軍官同1名總督共同管理,群島的重要性主要通過位於帕果帕果的優良港灣體現[40]。
從1920年開始,美屬薩摩亞開始興起旨在反抗海軍軍政府多項政策的反抗運動,這些政策中有一些是由特爾亨實施,只是並未在他自殺後廢除,群島原住民及部分外來居民認為這些政策過於嚴厲。附近的薩摩亞之前也曾爆發針對德國和新西蘭殖民統治的反抗運動,美屬薩摩亞的反抗運動就受到其影響。
反抗運動起初針對的問題包括當地公路狀況、限制原住民與外族通婚的法律,以及歧視原住民的司法體系,出現最後一個問題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美屬薩摩亞當時的法律還很不健全,經常出現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情況。此外,美國海軍還禁止各部落酋長集會,而在原住民眼中,這種集會才是群島的真正政府。出人意料的是,經過發展,特爾亨擔任總督期間的許多部下也加入反抗運動之中,其中還包括他的副手。
反抗運動在美屬薩摩亞族混血塞繆爾·里普利(Samuel S. Ripley)發表的聲明中達到高潮,里普利聲稱,群島上的大部分公共財物都是他的家族所有,他是1899年前薩摩亞群島政府的合法繼承領袖。
瓦爾多·埃文斯同多位地位較高的酋長會晤,並且取得他們的首肯,繼續維持海軍政府運作。里普利前去哥倫比亞特區與美國海軍部長埃德溫·登比(Edwin C. Denby)會晤,但埃文斯不淮他停靠美屬薩摩亞港口,於是里普利只能原路返回並流亡到加利福尼亞州,之後還成為列治文的市長。[39]
就任總督後,波洛克繼續執行前總督開始的殖民化運作。他還在前往群島前同里普利在舊金山面談,里普利仍然認為美國「占領」薩摩亞屬於侵占,但也同意由波洛克全權管理群島,無需受到他或原住民酋長的約束,並向波洛克提供一些信件的附本。到達美屬薩摩亞後,波洛克和原住民事務部長S·D·霍爾(S. D. Hall)幾乎立即就同反抗運動的代表人物開展會晤,成為首位同反抗運動人士面談的總督。此後不久,部分反抗運動成員解散,但運動還會以某種形式再持續13年。[39]
波洛克接下來的總督任期總體波瀾不驚。1923年探索湯加期間,他發現詹姆斯·庫克1773年在探索當地時做有標記的同一隻烏龜,所以這隻烏龜至少已經活了150年[41]。1923年7月26日,波洛克受命返回美國[42]。
美國海軍天文台
離開美屬薩摩亞後,波洛克立即獲命取代威廉·麥克杜格爾(William D. MacDougal)少將出任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的美國海軍天文台台長[43]。
1924年8月22日,火星抵達距地球約5573萬公里位置。美國海軍天文台此時沒有對火星進行正式觀測,但波洛克同宇航員阿薩夫·霍爾的兒子用霍爾原本使用的430毫米望遠鏡儀式性重現1877年發現火衛一和火衛二的經過[44],還經過觀測計算兩顆衛星的質量[45]。
1925年1月24日,波洛克指揮洛杉磯號飛艇從新澤西州海洋縣萊克赫斯特(Lakehurst)出發,到海拔2400米高度拍攝日食照片。這也成為人類首次在空中拍攝日食照片。[46]
退休及晚年
波洛克於1927年退役,查爾斯·弗里曼(Charles F. Freeman)繼任台長職務[47]。1930年,他和夫人在羅德島州紐波特縣的詹姆斯敦(Jamestown)買下一套避暑別墅,但主要還是在哥倫比亞特區居住。1932年,波洛克當上詹姆斯敦歷史學會主席。[48]他還對家譜產業興趣,於20世紀30年代出版多部有關家族歷史的著作[49]。1943年6月4日,長年臥病在床的埃德溫·泰勒·波洛克與世長辭,享年72歲。同月7日,他的遺體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50]。
作品
- 《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船隻的短柄斧》,E·T·波洛克和保羅·布魯姆哈德特編輯,將喬治·華盛頓號運輸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行日報的文章合編而成,1919年經J·J·里特和艾夫斯合作公司出版。
參考資料
- ↑ Army and Navy. The New York Times. 1891-06-03: 6.
- ↑ Cadets To Be Examined. The New York Times. 1893-04-13: 3.
- ↑ Ulrich, Ron. Edwin Taylor Pollock/Beatrice E. Law Hale. [2016-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6).
- ↑ New-York's Trial Ended. The New York Times. 1893-12-15: 3.
- ↑ Machias Will Sail For China. The New York Times. 1894-08-26: 5.
- ↑ Old Salts Spin Yarns. The New York Times. 1897-05-18: 3.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898-04-28: 3.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0-01-28: 4.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0-05-24: 5.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0-11-21: 11.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1-03-09: 5.
- ↑ The Brooklyn Home Again. The New York Times. 1902-05-02: 3.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3-05-23: 14.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4-08-14: 13.
- ↑ Orders to Naval Officers. The Washington Post. 1905-07-01: R8.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4-08-14: 13.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6-02-03: 7.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6-09-12: 6.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07-05-02: 9.
- ↑ United States Navy. The New York Times. 1910-08-25: E2.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12-06-14: 21.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13-03-27: 21.
- ↑ Wireless Feat Breaks Record. Los Angeles Times. 1913-03-12: I5.
- ↑ The United Service. The New York Times. 1916-01-08: 17.
- ↑ Virgin Island Deal Foiled Berlin Plan. The Washington Post. 1917-04-10: 1.
- ↑ Schoff, Wilfred. The Danish West Indies Ought to Pay. Los Angeles Times. 1916-08-18: II4.
- ↑ 27.0 27.1 Oliver to Govern Our New Islands. The New York Times. 1917-03-29: 12.
- ↑ Pay Danes For Island. The Washington Post. 1917-04-01: 10.
- ↑ U.S. Flag Over Virgin Islands. The Washington Post. 1917-04-02: 5.
- ↑ Text Of The Declaration Of War Against Germany. Joint Resolution Passed by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1917-04-06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 ↑ Admiral J.H. Oliver Is Dead In Virginia. The New York Times. 1928-04-07: 11.
- ↑ Admiral Oliver, Who Broke Sword and Resigned, Dies. The Washington Post. 1928-04-07: 1.
- ↑ Oliver Laid To Rest While Guns Salute. The Atlanta Constitution. 1928-04-08: 17A.
- ↑ 34.0 34.1 'Gobs' Play Hosts to Navy Officers. The New York Times. 1921-06-21: 20.
- ↑ Edwin Taylor Pollock; Paul F. Bloomhardt (編). The Hatche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ip "George Washington" 2nd. New York: J.J. Little & Ives Co. 1919: 236.
- ↑ War Books. Outlook. 1919-08-13: 581.
- ↑ Denby Appoints Governors. The New York Times. 1921-12-01: 24.
- ↑ 39.0 39.1 39.2 Gray, J. A. C. Amerika Samoa: History Of American Samoa And Its United States Naval Administration.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60: 194–210.
- ↑ Overstreet, L. M. Always On Guard. Outlook. 1922-10-18: 290–294.
- ↑ Turtle Branded by Capt. Cook In 1773 Is Now Found Alive. The New York Times. 1923-06-28: 1.
- ↑ Naval Orders. The New York Times. 1923-07-28: 19.
- ↑ News of Army and Navy. The Washington Post. 1923-09-02: 15.
- ↑ Mars to be Photographed. The New York Times. 1924-08-20: 12.
- ↑ Army Radio Force to Listen For Signals from Martians. The Washington Post. 1924-08-21: 9.
- ↑ Scientists on Los Angeles Praise First Dirigible Eclipse Flight. The New York Times. 1925-01-25: 1–2.
- ↑ Capt. E.T. Pollock Rites Tomorrow. The Washington Post. 1943-06-06: M15.
- ↑ Captain E. T. Pollock Dies In Washington. Newport Mercury And Weekly News. 1943-06-11: 3.
- ↑ Pitoni, Ven. What's In a Name?. Fredrick Post. 1985-09-20: A–7.
- ↑ Sorensen, Stan. Historical Notes, page 2. Tapuitea Volume III, No. 24. 2008-06-13.
官銜 | ||
---|---|---|
前任: 亨利·科諾夫 (代理) |
美屬維爾京群島總督 1917 (代理) |
繼任: 詹姆斯·哈里森·奧利弗 |
前任: 瓦爾多·埃文斯 |
美屬薩摩亞總督 1922–1923 |
繼任: 愛德華·斯坦利·凱洛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