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
壯族,舊稱僮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壯族 | |
---|---|
壯族 |
壯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南方,範圍東起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至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北達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南抵北部灣。
目錄
起源和歷史[1]
壯族的先民屬古代百越族群,與百越中的西甌、駱越一脈相承,歷史上從先秦時期的西甌、駱越,漢唐時的僚、俚、烏滸,宋以後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一路沿續着民族血統。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壯族有各種不同的自稱,如布越、布依、布土、布儂、布偏等,建國後經民族識別,統一稱為僮族。1965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提議和壯族人民的意願,僮族改稱壯族。
壯族主要居於嶺南。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在先秦時代,壯族就屬於百越的駱越、西甌等,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市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岩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
宗教信仰[2]
壯族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建立了寺廟。1858年以後,天主教傳入,1862年基督教教傳入,但都未傳開。各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近現代以來,部分壯族地區又有天主教和新教的傳入。
壯族本民族宗教則以摩教(MOZ)(壯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摩教(MOZ)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別是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 此外,神靈崇拜 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
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布洛陀"是壯語的譯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裡的頭人"、"山裡的老人"或 "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 布洛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布洛陀經詩》是摩教(MOZ)(壯族巫教)的經文,它唱誦壯族祖神布洛陀創造天地萬物,規範人間倫理道德,啟迪人們祈禱還願消災祛邪,追求幸福生活。這部經詩貫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識。《布洛陀經詩》各篇都可以獨立成篇。因其相當多的內容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可以說是壯族的創世史詩;因其唱詞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時喃唱的,故又可以說是壯族宗教文學。 布洛陀》以詩的語言和形式,生動描述了布洛陀造天、造地、造太陽、造日月星辰、造火、造穀米、造牛等的"造化"過程,告訴人們天地日月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各種農作物和牲畜的來歷,以及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習俗等。這部史詩滿腔熱情地歌頌了壯族祖先布洛陀這個半神半人的祖先創造人類自然的偉大功績,全詩長達萬行,自古以來以口頭方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右江、紅水河流域和雲南文山一帶傳承。
大約從明代起,在口頭傳唱的同時,《布洛陀》也以古壯字書寫的形式保存下來,其中有一部分變成壯族民間麽教的經文。《布洛陀經詩》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壯字書寫,詩是壯族民歌五言體、押韻。在內容上,融壯族的神話、宗教、倫理、民俗為一體,思想深奧、字義艱澀;在形式上,由於千百年來的傳唱加工,語言精煉工整,有韻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壯語、宗教語,為當今所無。
服飾特點[3]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紡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後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 壯族服飾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飾,男子、婦女、未婚女子的頭飾,各具特色。
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以當地土布製作,不穿長褲,上衣短領對襟,縫一排(六至八對)布結紐扣,胸前縫小兜一對,腹部有兩個大兜,下擺往裡折成寬邊,並於下沿左右兩側開對稱裂口。穿寬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扎頭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頭巾),夏天免冠跣足。節日或走親戚穿雲頭布底鞋或雙鈎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
壯族婦女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她們一般的服飾是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繫着精緻的圍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藍色短領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繡有彩色花邊),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無領和有領之別。有一暗兜藏於腹前襟內,隨襟邊縫置數對布結紐扣。在邊遠山區,壯族婦女還穿着破胸對襟衣,無領,繡五色花紋,鑲上闌干。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於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扎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干。勞動時穿草鞋,並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日穿繡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
建築特點[4]
壯家多沿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大多數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欄"形式,由於居住地區不同而形式各異。在從江、黎平等地,壯家多與侗族雜處,房屋結構外觀基本上與當地侗族相同。其樓房全系木質結構,一般先起底層,上立屋架(壯家叫兩節柱),兩頭搭以偏廈,頂上蓋瓦或杉皮,有三間五間不等。樓上住人,底層關養牲畜、家禽,置農具,設舂碓、磨坊等。
樓梯設於屋內一側,樓上前邊為走廊,較寬敞,圍以欄干或半節板壁,光線充足,壯家人在這裡會客、乘涼和紡織。進大門是堂屋,一頭設火塘,後屋和側屋為臥室。糧倉多設於住房旁邊,房前豎立一排高約丈許的掛禾架,名叫禾廊,作為秋收晾曬禾把,待干後堆入糧倉。獨山、荔波一帶的壯家房屋,則與鄰近廣西壯家相同。其樓房有三間五間至八九間不等,一般不搭偏廈,樓梯設於屋前正中,有砌石梯或木梯。
樓上住人,分前中後三隔,後邊為臥室,中間為過廳,正中設香火堂,前邊為年青子女臥室、書房、客房和紡織間,一頭設火塘、火灶,其地基填實土石。磨坊、舂碓、糧倉等,設於屋內或另立廂房安置。樓下只是關養牲畜和家禽。房前多搭一竹、木曬台,晾曬衣物和糧食等。居住市鎮附近和交通沿錢的,因受外界影響,有的新建房屋多改為平房或普通樓房。
傳統節日
壯族傳統節日主要有三月三、陀螺節、隴端節等,有的節日跟各族一致。
三月三是廣西漢、壯、瑤、苗、侗、仫佬、毛南等族最隆重的節日,2014年確定為廣西傳統習慣節日並放假兩天。其中"三月三"歌圩普遍流行於壯族地區,其中尤以紅水河、左右江流域最為常見。
陀螺節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曆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比賽打陀螺更是熱鬧非凡,獲第一名者榮稱"陀螺王"。據說打陀螺自興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
隴端節是雲南文山富寧縣及附近壯族的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是壯語譯音,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
吃立節是廣西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
飲食文化 [5]
壯族先民應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個民族。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青銅工具和鐵製工具的出現,壯族先民的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至遲在漢代,他們就確立了水稻的主糧地位。唐、宋以後,壯族地區的水稻種植進一步發展,同時引進和擴種了不少其他糧食品種。明、清之際,壯族飲食結構中主糧隊伍的構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逐步形成了現如今的飲食結構。
當地人的主食主要是玉米、番薯、麥類的食物為主,副食則是包羅萬象主要分為肉和疏菜兩大類。壯族人民還利用糧食、薯芋和豆類加工製成粉絲、粉條、磨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壯族喜食醃、生、酸、辣之物。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壯族的起源 新浪,2013-08-13
- ↑ 壯族宗教概況 中國網,2018-12-06
- ↑ 壯族的服飾特點是什麼 快資訊,2017-03-30
- ↑ 壯族建築風格與特色 快資訊,2018-03-04
- ↑ 壯族飲食文化有哪些特色和特點? 360星座網,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