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讀音是wài zǔ,親屬稱謂,意思是母之父。[1]
母之父。俗稱外公。
《漢書·楊惲傳》:「惲母,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為《春秋》。」
《南史·傅昭傳》:「昭六歲而孤,哀毀如成人,為外祖所養。」
《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吊諸葛》:「我和外祖商議,方可一行。」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杜少卿又到樓上拜了外祖、外祖母的神主。」
《晉書·列傳第九·荀勖傳》:勖依於舅氏。岐嶷夙成,年十餘歲能屬文。從外祖魏太傅鍾繇曰:「此兒當及其曾祖。」既長,遂博學,達於從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