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外陵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外陵穴的位置: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中醫認為刺激外陵穴有緩解治療腹痛、腹脹、泄瀉、痢疾、痛經、疝氣等作用。


目錄

穴位含義

胃風吹揚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
外,指本穴氣血作用的部位在經脈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該穴名意指胃經的脾土微粒輸送胃經之外。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 諸穴,胃經下部氣沖穴等穴傳來的天部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塵埃,上下風氣交會後在本穴形成了一個風氣場的駐點,隨風氣揚散的脾土微粒則隨着在本穴的風停 氣止由天部沉降於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積的土丘,故本穴名為外丘穴


概況

【取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下腹部,臍中下1寸(陰交)旁開2寸處,當天樞下1寸。當腹直肌及其鞘處;布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分支及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分支(內部為小腸)。
【附註】:胃經經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及地部脾土。
【運行規律】脾土微粒隨氣態物冷降並由天部沉降於穴外的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胃經經氣中的脾土塵埃。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具有和胃化濕, 理氣止痛,調血理氣的作用。
【主治病症】:少腹、前陰等疾患。如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疝氣、痛經等。現多用以治療闌尾炎、輸尿管結石等。
【配伍應用】:
外陵穴配子宮穴、三陰交穴治痛經。
外陵穴配天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可用於緩解胃痛。
外陵穴配闌尾穴、足三里穴,適用於闌尾炎。孕婦禁灸。
外陵穴配曲池穴、上巨虛穴、闌尾穴,治急性闌尾炎。   外陵穴配太沖穴、三陰交穴,治疝氣。


養生保健

宮頸疾病、子宮肌瘤等子宮體的疾病,大家都可以嘗試兩外陵穴。可以嘗試拿老茄子貼---就是比較老的茄子,切開,放空氣里幾個小時,自動就會幹一些,然後直接貼在兩外陵穴上,用膠布固定。


穴位療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針灸】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脹感,針感向下放散。 【艾灸】:外陵穴,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1]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陽明胃經《外陵穴》


參考文獻

  1. 外陵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