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
大冶市是湖北省轄縣級市,由黃石市代管。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經114°31′-115°20′,北緯29°40′-30°15′。西北與鄂州市為鄰,東北與蘄春、浠水縣隔江相對,西南與武漢市、咸寧市毗鄰,東南與陽新縣接壤。總面積1566平方千米。總人口95萬人(2012年末)。全市轄5個街道、10個鎮、1個鄉:東嶽路街道、東風路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金山街道、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汪仁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茗山鄉(其中,金山街道、汪仁鎮由黃石開發區代管)。市政府駐東嶽路街道,距武漢90千米。
地處鄂東南丘陵北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湖泊水庫眾多。境內諸峰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系幕阜山之餘脈。太婆尖海拔849米,為最高點。東有大冶湖,西北有保安湖、三山湖、港叉縱橫、塘堰水庫星布,地表徑流分別經大冶湖、保安湖、梁子湖、富水四條水系注入長江。中部多為崗嶺相間的平畈壩地。整個地勢西南高,地面高程一般在30-50米內。名勝古蹟、紀念地有紅三軍團創興舊址、「大冶兵暴」、銅錄山古礦遺址[1]、青龍山、小雷山、富家山、大泉溝、黃坪山、南山頭等。
目錄
歷史沿革
大冶市,漢屬鄂縣,三國屬武昌縣,隋屬永興縣。唐天佑二年(905年),吳武昌節度使秦裴置大型冶煉機構青山場院。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置大冶縣。以境內礦產豐富采冶業發達,按《莊子·大宗師》「大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一語,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元、明、清時期,先後隸屬興國府和武昌府,中華民國初屬湖北省江漢道。1936屬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成立大冶專區,大冶縣屬之。1952年撤銷大冶專區,大冶縣改屬黃岡專區。1959年1月改屬黃石市;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併入黃石市。1962年6月恢復大冶縣,仍屬黃石市。1994年2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1994]29號)批覆撤銷大冶縣,設立大冶市(縣級)。1995年元旦,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黃石市代管。
967年,大冶建縣時,分永豐、宣化、安昌、四會四個鄉。1932年,全縣分為10個區,下設6個堡,陳貴屬第六區的小洪堡。1946年前後,全縣分為3個區,50個鄉、3個鎮。
1996年,大冶市面積1593.1平方千米,人口約84萬人。轄5個街道、12個鎮、6個鄉:東嶽路街道、東風路街道、銅綠山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保安鎮、金山店鎮、陳貴鎮、金牛鎮、靈鄉鎮、銅山口鎮、龍角山鎮、還地橋鎮、汪仁鎮、殷祖鎮、劉仁八鎮、大箕鋪鎮、四棵鄉、茗山鄉、曙光鄉、黃金湖鄉、毛鋪鄉、高河鄉。境內有1個農場。市政府駐東嶽路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大冶市常住總人口873859人,其中:東嶽路街道79385人,東風路街道24950人,金湖街道55385人,羅家橋街道55326人,銅錄山街道38369人,金牛鎮38879人,保安鎮61972人,靈鄉鎮36915人,金山店鎮46737人,銅山口鎮7022人,龍角山鎮4129人,還地橋鎮56598人,殷祖鎮38123人,汪仁鎮28461人,劉仁八鎮31328人,陳貴鎮54836人,大箕鋪鎮55565人,高河鄉23027人,毛鋪鄉13577人,茗山鄉36950人,黃金湖鄉9766人,曙光鄉32208人,四棵鄉40917人,東風農場3434人。
2006年6月,大冶市的汪仁鎮交由黃石開發區代管。2007年5月28日,《湖北省民政廳關於大冶市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覆》(鄂民政發[2007]22號):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大冶市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將大冶市東嶽街道辦事處的金山、寶山、鐘山、聖水泉、路平、鵬程、王壇、大路、四棵、新農、明港11個村委會,以及羅家橋街道辦事處的王太、張沖、路東3個村委會劃歸金山街道辦事處管轄,街道辦事處駐四棵街。(金山街道由黃石經濟開發區代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冶市常住總人口909724人,其中:東嶽路街道101859人,金湖街道83051人,羅家橋街道57456人,金山街道33830人,金牛鎮61733人,保安鎮62122人,靈鄉鎮49815人,金山店鎮42966人,還地橋鎮88142人,殷祖鎮35626人,劉仁八鎮35446人,陳貴鎮55918人,大箕鋪鎮56369人,汪仁鎮38778人,茗山鄉35403人,大冶經濟開發區67691人,東風農場管理區2718人,四顧閘管理處801人。
全市現轄5個街道、10個鎮、1個鄉:東嶽路街道、東風路街道、金湖街道、羅家橋街道、金山街道、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汪仁鎮、名山鄉。
視頻
大冶市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黃石NO.1】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搜狐,2020-07-14
- ↑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個人圖書館,2018-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