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噪鶥
大噪鶥 [1](學名:Garrulax maximus,英文名:Giant Laughing Thrush)屬雀形目畫眉科噪鶥屬,別名花背噪鶥。是中國特有鳥類。體長30~36厘米的棕褐色噪鶥,背部具醒目的白色點斑。均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頦、喉棕褐色,喉具棕白色端斑和窄的黑色亞端斑,其餘下體棕褐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相似種眼紋噪鶥體型較小,尾亦較短,喉和頸側黑色,胸具黑白相間橫斑。區別較明顯,野外不難鑑別。棲息在亞高山的灌叢中,主要以昆蟲為食。分布在我國的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註:過去曾被視為眼紋噪鶥。
目錄
形態描述
大噪鶥雌雄羽色相似。額至頭頂暗褐或黑褐色,眼先近白色,頰後部、耳覆羽和頸側栗色,翕灰色。其餘上體暗栗色或栗褐色,每枚羽毛在端部都有一近似圓形的白色斑點,白色斑點前或四周圍有黑色,使白色斑點尤為醒目;兩翅內側覆羽與背同色,初級覆羽和大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初級飛羽內翈黑褐色,外翈除最外側兩枚為黑褐色外,其餘初級飛羽外翈基部暗灰色,端部黑褐色並由外向內灰色部分逐漸擴大,逐漸占據整個外翈的大部分,最內側飛羽與背同色,所有飛羽均具白色端斑。中央尾羽棕褐或灰褐色,羽緣綴灰色具窄的白色尖端;外側尾羽黑褐色往基部逐漸變為藍灰或暗灰色、具若干黑褐色橫斑和寬的白色端斑,且愈向外側尾羽白斑愈擴大。頦、喉和上胸棕褐色或栗褐色,上胸有時具細窄的黑色次端斑和棕白色端斑,其餘下體純棕褐色或皮黃色。
虹膜黃色,嘴黑褐色,下嘴黃色,腳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10-146克,♀100-220克;體長♂306-373毫米,♀305-359毫米;嘴峰♂26-31毫米,♀22-31.5毫米;翅♂126-142毫米,♀122-137毫米;尾♂171-197毫米,♀170-195毫米;跗蹠♂40.5-53毫米,♀43-51毫米。(註:♂雄性;♀雌性)
近種區別
野外鑑別特徵:中型鳥類,體長32-36厘米。額至頭頂黑褐色,背栗褐色滿雜以白色斑點,斑點前緣或四周還圍有黑色。初級覆羽、大覆羽和初級飛羽具白色端斑。尾特長,均具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頦、喉棕褐色,喉具棕白色端斑和窄的黑色亞端斑,其餘下體棕褐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 相似種眼紋噪鶥體型較小,尾亦較短,喉和頸側黑色,胸具黑白相間橫斑。區別較明顯,野外不難鑑別。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700-4200米的亞高山和高山森林灌叢及其林緣地帶。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也常與其他噪鶥混群。性膽怯而隱匿,常在林下或林緣茂密的灌叢間跳來跳去,或在地上落葉層中覓食,常常僅聞其聲而不見其影,叫聲響亮、粗獷。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所吃昆蟲主要有甲蟲、象甲、金龜甲、金花蟲、天牛、步行蟲、鍬形甲、瓢蟲、蝽象、蝗蟲、蠼螋、螞蚱、毛蟲、蛾類、蟋蟀、螞蟻、鱗翅目幼蟲等昆蟲。此外也吃蜘蛛、蜈蚣、石龍子、蝦、蝸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植物果實與種子等無脊椎動物。
分布範圍
原生種分布地:中國、印度。 海南部玉樹、囊謙、東南部斑瑪,四川北部綿陽、松潘、若爾蓋、阿壩、西北部德格、甘孜、爐霍、西部康定、理塘、雅江、巴塘、西南部木里、稻城、涼山,中部成都、樂山、雅安、寶興,雲南西北部德欽、麗江、中甸、怒江和瀾滄江間山脈以及西藏東北部江達、類烏齊、察雅、昌都地區東南部、左貢、芒康等地。
參考文獻
- ↑ 百問中文 http://www.baiven.com/q/18/218/171166.html.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