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平調本名平調,因其唱腔音樂相對於高調山東梆子)的音調低,故稱之為「平調」,現通稱「大平調」。該劇種歷史悠久,流布於豫北山東省冀南等地區。2006年5月20日,大平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流傳範圍

大平調是流傳於中原五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唱腔屬於梆子腔系統流行地區以曹州(今菏澤市)為中心,跨越冀、魯、豫、蘇、皖五省邊緣地帶,西到鄭州、陳州(今准陽),南到徐州毫州,北到大名、磁州,東到濟寧充州,號稱流行五省八州[1]

歷史沿革

康熙二十一年(1682),濮陽下堤藝人集資捐糧,仿官宦朝服做麻布箱衣,正式登台演出,並改名「開州平」。這樣的板凳頭戲班僅濮陽一縣就有數十班,最終發展成為大平調的一個主要支派。

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大平調經東明縣傳到了菏澤曹縣一帶,吸收山東民間武術和山東梆子等地方戲曲表演程式,使平調逐漸山東化,形成了大平調這一獨立劇種。清末民初,在黃河南北兩岸的廣大地區活躍着十幾個大平調班社,並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三個地域流派分支。一是以開州(濮陽)為中心的開州平,二是以滑縣為活動中心的西路大平調(亦稱滑縣大平調),三是以東明為活動中心的東路大平調。

乾隆年間,開州大平調成為敬神的大戲,在「板凳頭」演出的同時,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劇團,如清豐的洪家班、南樂的萬家班、濮陽的范家班。兒歌所唱: 「乾隆通寶滿地抓,強似打狗串成家,花花世界玩一玩,來世轉生帝王家。」反映了高台演出的盛況。隨着演出團體的增加,競爭在所難免。濮陽桑寨六月十二水神會上,三家為提高聲譽,嘔心瀝血巧創絕技, 「吊辮子」、 「盤叉」、 「沿鍘刀」、「打五把彩」、 「大上吊」等諸多絕技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由此形成濮陽大平調不同於其他地方大平調的特點。

20世紀50年代之後通稱為大平調。它以曹州(今山東菏澤市)為中心,跨越魯、豫、蘇、皖、冀五省邊緣地帶,西到鄭州陳州(今淮陽),南到徐州、亳州,東到濟寧兗州,北到大名,號稱流行五省八州。

新中國成立後,又創編了一批現代劇目,演出後獲得良好的反響。

命名

由於它的定弦、唱腔都比號稱高調的山東梆子、定名反調的橫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稱為平調[2]。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長50厘米、5斤多重,當地觀眾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稱為大梆戲、大油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通稱為大平調。

支派

大平調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有着很大影響,逐漸形成三個支派,即東路平調、西路平調和河東平調。

視頻

大平調 相關視頻

大平調《罵殿》
大平調《下河東》全劇

參考文獻

  1.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大平調,中音在線,2010-4-1
  2. 大平調,大河網,20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