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觜乌
《大觜乌》 |
作品名称: 《大觜乌》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元稹 |
元稹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
目录
诗词正文
“ | <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饮啄颇廉俭,音响亦柔雌。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复疑。 得食先反哺,一身常苦羸。缘知五常性,翻被众禽欺。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贪痴。有力强如鹘,有爪利如锥。 音声甚嗗,潜通妖怪词。受日余光庇,终天无死期。r 翱翔富人屋,栖息屋前枝。巫言此乌至,财产日丰宜。 主人一心惑,诱引不知疲。转见乌来集,自言家转孳。 白鹤门外养,花鹰架上维。专听乌喜怒,信受若神龟。 举家同此意,弹射不复施。往往清池侧,却令鹓鹭随。 群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远近恣所往,贪残无不为。 巢禽攫雏卵,厩马啄疮痍。渗沥脂膏尽,凤凰那得知。 主人一朝病,争向屋檐窥。呦鷕呼群鵩,翩翻集怪鸱。 主人偏养者,啸聚最奔驰。夜半仍惊噪,鸺鹠逐老狸。 主人病心怯,灯火夜深移。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平明天出日,阴魅走参差。乌来屋檐上,又惑主人儿。 儿即富家业,玩好方爱奇。占募能言鸟,置者许高赀。 陇树巢鹦鹉,言语好光仪。美人倾心献,雕笼身自持。 求者临轩坐,置在白玉墀。先问鸟中苦,便言乌若斯。 众乌齐搏铄,翠羽几离披。远掷千馀里,美人情亦衰。 举家惩此患,事乌逾昔时。向言池上鹭,啄肉寝其皮。 夜漏天终晓,阴云风定吹。况尔乌何者,数极不知危。 会结弥天网,尽取一无遗。常令阿阁上,宛宛宿长离。 > |
” |
— <《大觜乌》>,<诗词名句网> |
作者简介
元稹[2](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四月,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 元稹一到职立刻接二连三地上疏献表,先论"教本"(重视给皇子选择保傅),再论"谏职"、"迁庙",一直论到西北边事这样的大政,同时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时任监察御史)对朝中权幸的抨击,从而引起了宪宗的注意,很快受到召见。 元稹奉职勤恳,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九月贬为河南县尉。 白居易罢校书郎,亦出为县尉。此时,母亲去世,元稹悲痛不已,在家守孝三年。此后,三十一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
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韦丛,娶韦氏之前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关于崔莺莺,描写较多的乃是元稹的《莺莺传》(又叫《会真记》),《莺莺传》则成为王实甫撰写《西厢记》的蓝本。[3]
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为人津津乐道,元稹曾经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就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从而作的。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