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鶯鶯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鶯鶯傳

作品名稱:鶯鶯傳

作品別名:會真記

創作年代:唐代貞元

作品出處:唐代傳奇

文學體裁:傳奇

作       者:元稹

《鶯鶯傳》,又稱《崔鶯鶯傳》、《會真記》,唐朝著名詩人元稹着,是《唐人傳奇》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主要講述的是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悲劇故事,本文因女主人公崔氏小名鶯鶯而得名。《鶯鶯傳》後來改編為《西廂記》

創作背景

傳奇小說名篇。元稹撰,原題《傳奇》,《異聞集》載此篇,還保存原題,收入《太平廣記》488卷,收錄時改作《鶯鶯傳》[1],沿用至今,又因傳中有賦《會真詩》的內容,俗亦稱《會真記》。其篇末說:「貞元歲九月,執事〔友〕李公垂(李紳字)宿於予靖安里第,語及於是,公垂卓然稱異,遂為《鶯鶯歌》以傳之。」今考出是貞元二十年(804年)九月,元稹將故事講給李紳聽,李紳以元稹為原型作《鶯鶯歌》。

內容簡介

劇情在於張生對崔鶯鶯一見鍾情,鶯鶯礙於禮教,拒絕了張生的求愛,而侍女紅娘在其身邊勸解,兩人成功相戀後,如膠似漆,後來張生赴京應試未中,滯留京師,與鶯鶯情書來往,互贈信物以表深情。但張生終於變心,認為鶯鶯是天下之「尤物」,認為自己「德不足以勝妖孽」,怕像周幽王一般引致禍端,便與其斷絕聯繫。鶯鶯只能自怨自艾。一年多後,鶯鶯另嫁,張生也另娶。一次張生路過鶯鶯家門,要求以「外兄」相見,遭鶯鶯拒絕,張生,作詩送崔鶯鶯「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2]

當時人們還稱讚張生「始亂終棄」的行為是「善於補過」。小說顯然是站在張生的立場,美化張生,為他的薄倖行為辯護。

鶯鶯傳是唐人傳奇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廣泛流傳。元代王實甫據此改編成雜劇《西廂記》。

藝術特色

《鶯鶯傳》成功地地塑造了崔鶯鶯的經典形象。她是位出身於沒落士族之家的少女,內心充滿了情與禮的矛盾。小說深刻揭示了出身和教養給鶯鶯帶來的思想矛盾和性格特徵,細緻地描繪這位少女在反抗傳統禮教時內心衝突的過程。鶯鶯悲劇性格既單純又豐富,她最後拒絕張生的求見,體現出性格由柔弱向剛強的轉變。鶯鶯的悲劇性格既有獨特性又有普遍性,它典型地概括了歷史上無數個女性受封建禮教束縛、遭負心郎拋棄的共同命運。在中國文學史的人物畫廊中,崔鶯鶯、杜麗娘、林黛玉都是追求自由愛情,勇於向封建禮教挑戰女性,她們都是處於不同歷史階段、具有不同內涵的光輝婦女形象,而列在畫廊榜首則是崔鶯鶯。相比之下,張生的形像則寫得較為遜色。尤其是篇末,作者為了替張生遺棄崔鶯鶯的無恥行徑辯解開脫,竟藉其口大罵崔鶯鶯為「尤物」﹑「妖孽」﹑「不妖其身,必妖於人」,這就不僅使得人物形像前後不統一,也造成了主題思想的矛盾。誠如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所說:「篇末文過飾非,遂墮惡趣。[3]

禁書

王實甫根據《會真記》所寫的《西廂記》曾被明清朝廷列為禁書[4]。小說《紅樓夢》中有賈寶玉與林黛玉在大觀園偷看禁書《會真》,即是《西廂記》。

故事主角的原型考證

宋代蘇軾認為張生是元稹的好友張籍王銍在《〈傳奇〉辯證》考證張生為元稹本人,並認為鶯鶯為元稹姨母鄭氏與永年縣尉崔鵬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5]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鶯鶯傳》者,……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

視頻

嗩吶相關視頻

《鶯鶯傳》:元稹一見美人誤終身!美人終生誤
鶯鶯傳11:莫欺少年窮……
鶯鶯傳:我為你不顧一切,而你終將拋棄了我
《鶯鶯傳》,2—月下對吟,應是對的時間錯的人國學新青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