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奧古斯丁龍學名:Agustinia。生長於距今1.16億-1億年前的早白堊世,被發現於阿根廷南美洲地區。奧古斯丁龍是蜥腳下目[[[恐龍]]下的一個屬,生活於下白堊紀的南美洲。奧古斯丁龍是於阿根廷的內烏肯省Lohan Cura地層中被發現,年代估計可追溯至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距今約1億1600萬到1億年前。

目錄

形態特徵

奧古斯丁龍有着獨特的裝甲,它的背部有着一連串垂直的寬尖刺及寬板,某程度上很像劍龍。除了其裝甲外,奧古斯丁龍的其他資料則不詳。被發現的一個腓骨約有89.5厘米長。若與其他恐龍的同一骨頭相比,奧古斯丁龍可以有約15米長。奧古斯丁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南美洲,是一種蜥腳類恐龍。奧古斯丁龍具蜥腳類恐龍龐大的身材,小腦、長脖子、巨大的身體、長尾巴是其最顯著的特點。奧古斯丁龍尾巴的長度可達整個身長的一半。

生活習性

與其他蜥腳下目的恐龍相似,奧古斯丁龍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

名稱由來

恐龍,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由來已久。直到古生物學家曼特爾[1]發現了禽龍並與鬣蜥進行了對比,科學界才初步認定這是一群類似於蜥蜴的早已滅絕的爬行動物。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2]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蹟。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3]。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視頻

奧古斯丁龍 相關視頻

恐龍是怎樣演化的
中國專家發現白堊紀之後的恐龍化石,恐龍有可能是在南方滅絕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