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莲
妙莲 |
中文名;妙莲 出生日期;1922~ 职业;僧人 逝世日期;2008年6月25日 |
妙莲(1922~2008年6月25日)现代僧人,出生于安徽巢县。另有同名(1824~1907)清代僧人,福建归化人,俗姓冯,名地华,别号云池。
目录
现代僧人妙莲
简介
妙莲(1922-2008年6月25日)现代僧人。出生于安徽巢县,宿具善根,器宇非凡。9岁即童真入道,20岁时受具足戒于南京宝华山(今属句容),而后参学于苏州灵岩山寺,以净宗为归。28岁时因弘化至香港,在大屿山及青山闭关潜修,前后达20年之久。除阅藏念佛外,并虔修般舟三昧10次,每次90昼夜中不坐、不卧、不睡、日中一食,誓证念佛三昧。出类拔萃之难行苦行,倍受信众赞仰,感众信弟子依止修行。1979年因筹印《大智度论》而赴台,见宝岛民情朴实、学佛青年优秀,惜缺乏健全之丛林大道场以培养僧才。师为绍隆佛种、续法慧命,积极度人为僧令三宝久住。1981年至台定居后,在善信的护持下,于1984年购得埔里寺址,创建台湾灵岩山寺,经十余年之努力,建成工程浩大的大雄宝殿、念佛堂、东西厢寮房、五观堂、爱道讲堂、东西客堂、净宗讲堂、立体停车场、观音殿、华严殿、阅藏楼、藏经阁、护法殿、山门、许愿亭、净宗学佛院等建筑。寺院秉承苏州灵岩祖庭印光祖师念佛持戒,持戒念佛之宗风,创建台湾灵岩山寺。多年来,老和尚致力于弘扬念佛法门,逢缘即"劝人念佛",遇根机适合者,即"鼓励出家",悲心普度,法化于中外。老和尚于寺院常年每月举行一次精进佛七,以种西方净业之因;每年春传授戒法,期使人人依佛戒法虔诚奉行,得大利乐、大解脱;寺院还大力提倡"万人念佛会"及开山纪念的"万人朝山大会",庄严道场,令佛法久住。故老和尚被誉为灵岩慈航之掌舵者,接引众生离苦得乐的大导师。[1]
生平
【妙莲老和尚─生平简介】
台湾灵岩山寺开山住持上妙下莲老和尚,安徽巢县人,生于民国十一年,自小器宇非凡、具足佛缘,九岁时即剃度出家。老和尚二十岁时即于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此后参学于苏州灵岩山寺,以净土宗为依归。民国三十八年,老和尚二十八岁时,因弘法而到达香港,因感慨人生之无常、生命之苦难,前后于大屿山及青山两地,闭关修行达二十年之久;其中除广阅经律论三藏经典、并精进持戒念佛,并虔修"般舟三昧"十次之多;每次的"般舟三昧"修行长达九十天之久,日夜修行中整天不坐、不卧、不睡、日中一食,誓愿证入念佛三昧。因为这样出类拔萃之难行苦行,广受赞扬与钦佩;感众信弟子依止修行,并拥护建设道场。(附注:其实老和尚是虔修"般舟三昧"二十次,因为老和尚谦虚,山上师父透露的......。)
民国六十八年为发愿筹印《大智度论》而来台,眼见宝岛民情朴实、学佛青年优秀,只可惜缺乏一个健全的丛林道场,来培养僧才。为绍隆佛种、续法慧命,积极度人为僧,令三宝久住。民国七十年来台定居后,在善信的护持下,于七十三年购得埔里灵岩山寺现址土地;并秉承苏州灵岩祖庭印光祖师念佛持戒、持戒念佛之宗风,创建台湾灵岩山寺。
几十年来,老和尚致力于弘扬念佛法门,逢缘即劝人念佛,遇根机适合者,即鼓励出家;悲心普度,法化于中外。更发愿要度二百万出家僧众,引导全民同修净业,将全世界化为佛国;行愿广大、不舍众生。其大体的弘法行为:
1. 长年每月举办一次弥陀七。若逢:农历元月礼拜梁皇宝忏九日。九月观音七,称念观音圣号。六月大悲法会,持诵大悲咒七日。七月地藏法会,恭诵地藏经七日。十月启建水陆大法会九永日。春季(三月一日至七日)传授三皈五戒菩萨戒七日。夏季(另有通启)传授三皈五戒三日、短期出家五日。七月地藏菩萨圣诞及十二月开山纪念,举行万人朝山等。
2. 出版开示丛书,录音、录影带流通世界,以文教度生。
3. 接受邀请至海内外举办弘法讲座、念佛法会等活动。
4. 于全省及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日本等地,成立十多处护法分会,建设分院道场并举行共修活动。
5. 成立财团法人灵岩山佛教基金会、急难救助基金会,办理各项公益慈善救助事宜,未来方长度生永远。老和尚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誓愿为基础,立下了四十九大愿:"凡见过我面,听过我法,乃至闻我名号者,我皆度令同往西方极乐世界;若其此生未能生西方者,我必再来化度,直至生西为止!"实乃灵岩慈航之掌舵者,接引众生离苦得乐之大导师。良师难遇,慈航更难逢,我们必要搭上灵岩大慈航,同愿往西方。
其他僧人
来自:【《简明净土宗词典》(林克智编著)】
(1824~1907)清代僧。福建归化人,俗姓冯。名地华,别号云池。年二十一礼鼓山量公和尚出家。咸丰四年(1854)任鼓山寺住持,其后远赴南洋行化,筹资重建寺宇,并助监院达本、觉空、古月诸师兴建雪峰、崇福、林阳各寺,又创建槟城极乐寺、漳州南山寺等。师道德感人,深得侨胞皈信,不特使祖国佛教事业因侨胞之经济支援,得以顺利开展,更促使闽省教内人士相继前往南洋弘法,传播中华文化,为拓展南洋佛教之先驱。光绪三十年(1904),师请得龙藏二部,分别供奉于漳州南山寺、槟城极乐寺,为中文藏经流通南洋之始。三十三年,于念佛声中示寂,面色如生,体出异香。p2856
来自:【佛光大辞典】
清代僧。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的创建者。俗姓冯。名地华,别号云池,福建归化人。年二十一礼福建鼓山量公老和尚出家,为曹洞宗第四十五世。尝助其师营建鼓山大殿,料理一切事务。三十岁接掌住持位,由于粮食短缺,楼宇倾颓,乃远赴南洋群岛募化,以重新修筑殿堂阁寮。由于其道德深获侨民敬仰,信众日增,乃创建漳州南山寺、槟城极乐寺。并于光绪三十年(1904)请得二部《龙藏》分别供奉于该二寺。此为汉文大藏经传入南洋之伊始。又,由于师之引导,佛教同道相继赴南洋开辟道场,今日星马缁众,多为师之晚辈。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十二日示寂,世寿八十三,法腊六十二。
[参考资料]《虚云文集》;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
来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妙莲老和尚(1824~1907年)】
虚云敬题:福建鼓山妙莲老和尚法像赞
(珍贵佛教历史资料---首次发表)
者位尊慈,主七道场。镇坐石鼓,法振颓纲。
辟极乐寺,南洋槟榔。两颂龙藏,众德难量。
道尊中外,大业皇皇。愧添为徒,者点难藏。
如问雄基谁可继?乌龙江上浪翻洋。------古岩敬题
毁涌泉宗,坏量老戒。三十余载卖脱空,七闽招提作殃害。撒手无碍去如飞,凡圣场中觅莫在。世人来询竟如何?累及盲驴偿口债!------虚云再题
咄!
这老和尚,有甚形状?为去人子,权现此相。来也独露真常;去也威音那畔;隐也藏身处没踪迹;显也万象森罗,莫可比量。噫!不涉春秋,悬于方丈。瞻之仰之,赞叹供养。------德清又题**************************妙莲老和尚画像小记福建鼓山妙莲老和尚画像,原供奉于云南鸡足山祝圣寺丈室。像之作者待考,画像上之三首赞语系虚云老和尚亲题,为《虚云和尚法汇》所未收。沧海遗珠,弥足珍贵。据《年谱》载,虚老于光绪三十年(1904)开始修建鸡山祝圣寺,至民国七年(1918)离鸡足山赴昆明。妙老画像及赞语应作于1904年至1918年之间。
2005年6月余首次朝礼鸡山,有缘瞻礼妙老画像。画像为纸本,因保管不善,有折痕多处。征得收藏者同意,留下此一珍贵镜头。特为记。净慧敬识
二○○八年二月十四日编辑:衲子崇和------------------------------------------
中国佛教随著华侨移民传入星马,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事。而最早到星马弘化的,是十九世纪末叶,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妙莲老和尚。
妙莲老和尚,号云池,妙莲其字,他是福建省归化县人,俗家姓冯,出生于一八二四年(清季道光四年)岁次甲申的七月十二日。父讳书泰,是一位饱学秀才,清季咸同年间,投入福州怡山长庆寺出家,曾经为怡山请得《龙藏》一部,为怡山镇寺之宝。妙莲的母亲杨氏,持斋礼佛,曾受菩萨戒。丈夫出家时,她在家门口放爆竹欢送,四邻为之骇然。
妙师年轻时,曾经营商业,奉母至孝。二十岁时,到怡山省父,父亲劝他及时出家,了脱生死。对他说:"你的时间到了,缘在石鼓,不要错过机会。"妙莲乃结束生意,于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一岁时,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量公老和尚剃度出家,同年依怀公老和尚受具戒。量公、怀公二老,当时都是福建的名德尊宿。圆戒之后,留在寺中任事。
涌泉寺为闽南名刹,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宗奉曹洞。自唐代建中年间,灵峤祖师开山,千余年来,寺宇几经兴废,而法脉相传,香火不断。宋真宗景德年间,知州谢泌有诗曰:"湖田播种重收谷,道路行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由此可见当时涌泉寺的盛况。不过妙师在涌泉寺时,殿宇陈旧,年久失修,道粮亦感不继,是涌泉寺比较没落的时期。尤其是大殿颓倾,急需修缮,妙莲不避艰苦,出外募化,修葺殿宇。在寺多年,后来升任监院。
清咸丰四年甲寅(一八五四年),量公老和尚退隐,妙师奉量公命继任住持,是为曹洞宗四十五世。妙师有中兴涌泉之志,而闽南素称侨乡,当地殷商巨富,多侨居南洋群岛,或移民台湾落户,他有意到海外募化,蹉跎未能成行。
咸丰八年,有一个来自湖南的十九岁青年投止涌泉寺,礼常开和尚为师,剃度出家。翌年,青年满二十,在妙师座下圆受具戒,他就是后来的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虚云和尚年谱》记载曰:
咸丰八年戊午,十九岁。予决志离俗,从弟富国同此志,暗探福州鼓山路程,作皮袋歌一章,留别田谭二氏,与富国同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咸丰九年己未,二十岁。予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
按:虚云和尚于曹洞宗是四十七世,妙公和尚为四十五世,故虚云于妙公为其法孙。虚云圆具后,在山洞中礼忏三年,同治元年,妙莲和尚派执事僧到山洞中通知虚云说:"汝恒心苦行可嘉,但修慧还须修福,汝可回山任职,为众作务。"这样虚云回到鼓山,担任水头、园头、行堂、典座等职。
光绪初年,妙公和尚年逾五十,他开始出外募化,曾到过台湾,多次到南洋群岛,募得巨款,回到福州,重修涌泉寺,阖山各殿堂寮为之一新。继而兴建寺中法堂回龙阁,重修岩洞茅棚,及城中白石塔。又在河道路建下院,置田供众。并协助鼓山监院达本、觉空、古月等,重兴了雪峰、崇福、林阳等寺,还在漳州创建了南山寺。光绪二十八年,妙公在槟榔屿兴建极乐寺,涌泉寺住持交由监院古月继任。
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妙公募化到了槟榔屿,他是最早到槟城弘法的闽南僧侣,所至之处,备受侨绅善信敬仰。地方人士请求他留在槟城,住持广福宫。广福宫是早年华侨所建的民俗香火庙,妙公以其地处闹市,不便静修,想另外找幽静的地方以避嚣尘,找到"阿意淡"地方,有闽侨杨秀苗的别墅,占山地九英亩,妙公在侨绅张弼士等的护持下,买下建寺,就是槟城第一名刹极乐寺。
当初护持妙公建极乐寺的护法居士,以侨领张弼士、张煜南、谢荣光、郑嗣文、戴欣然五人最为热心,其中尤以张弼士捐施最多。张弼士不但自己捐钱,并为建寺四方募化,走遍东南亚,远及英国、荷兰,到过上百城市,为极乐寺募得钜额的钱财,完成极乐寺建筑。寺僧尊敬这位大护法,称他为张大总理。
极乐寺于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开始兴建,历时十四年,直到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才全部竣工。极乐寺位于槟城风景区,有天然风景之胜、山水之奇,更有人工点缀之工。落成后的寺院,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客堂、放生池,以及各种殿堂寮房数百间。寺碑上说:"松槛桂庑,上出重霄,碧阁丹梯,下临无地,芝草千丛,香花万簇,游憩其间,顿觉琼楼玉宇,尚在人间。"可见其规模。
光绪三十年,妙公年已八十一岁,他万里跋涉,赴北京请《龙藏》。请《龙藏》在当时是一件十分隆重的大事,要由请藏人具文申请,王公大臣联名发起,僧录司具奏,得到皇帝批准,才予以颁发。例如光绪三十二年,虚云和尚到北京请藏经,光绪皇帝颁上谕,原文是:
云南鸡足山钵盂峰迎祥寺,加赠名护国祝圣禅寺,钦赐龙藏,銮驾全副。
钦命方丈,御赐紫衣钵具,钦赐玉印,钖杖如意。
妙公和尚晋京,一次请得两部《龙藏》,迎回后,一部供在漳州南山寺,一部供在槟城极乐寺。光绪皇帝御赐"大雄宝殿"匾额一方,慈禧皇太后也颁赐"海天佛国"匾额一方。这两方匾额,迄今仍挂在极乐寺内,清代制度,颁赐《龙藏》,一定有法衣玉印,锡杖如意,全副銮驾,奉旨还山的赏锡。妙公和尚一次请到两部《龙藏》,实在是一项殊荣。
极乐寺兴建期间,妙公的弟子本忠和尚奉召到槟城协助。本师内督工程,外募四方,出了很大的力。继本忠之后到槟城住在极乐寺的,有首座觉空,执事善钦、宝月等。妙公请得藏经回到槟城,驻锡极乐寺弘化。光绪一九〇五年,老人欲返闽修龟山寺院,闻知他的法孙虚云到了仰光,将来槟城。老人乃延置行程,在槟城相侯。虚云自同治末年,离鼓山参访四方,与老人数十年不通音问,是以老人急欲见他一面。是年夏季,虚云自仰光乘船赴槟城,途中一度遇险,及到达,先到广福宫,与觉空首座见面,接著妙公老人也赶到广福宫。《虚云和尚年谱》中,记戴他与老人见面的经过: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六十六岁。......妙老和尚赶至,曰:"天天望你消息,怕你遭险,我欲回闽修龟山,听说你来,故在此候。"予曰:"弟子罪过。"叙述一番经历,老人及大众惊喜,合掌念佛。同回极乐寺,老人令服药,予曰:"既已到家,妄念顿歇,将息数日便好了。"后老人见予每静坐数日,诫曰:"南洋天气炎热,与内地不同,久坐恐戕色身。"予不觉也。老人曰:"你在此讲一部法华经结结缘,我即回国,你俟经毕,勿先回转,来鼓山一转,我有事与汝说也。"送老人上船后,开讲,皈依者数百人。
妙公老人离槟之前,集众告退,特荐本忠和尚继任住持,并告僧众曰:
南洋佛法,必将大兴,惟非戒行坚定,能忍能行者,未足与其事。若缘深得众,吾且不如忠师,愿为法门,勉从其难。
妙老回到鼓山涌泉寺,为重修龟山的事又忙碌了年余,工程已毕,到光绪一九〇七年岁次丁未正月,化缘已毕,于正月十二日结跏跌坐,对侍者说:"寄语监院,护持常住,时间已至,吾行矣。"合掌向西念佛数声,瞑目宴寂。世寿八十四岁,僧腊、戒腊各六十三夏。《虚云和尚年谱》记载著老人示寂及荼毗的经过: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十八岁。
春正月......方抵厦门,忽接鼓山来电,讲妙莲老和尚于正月在龟山圆寂。是时厦门诸山长老僧众到鼓山参加老人荼毗礼,灵塔移鼓山下院,筹善后事。予兼程赴鼓山,建塔传冥戒等事日夜忙碌,至四月十日进塔。......其灵骨以一半入塔,一半运南洋极乐寺供养。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