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目錄

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滿語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ᡤᡠᠩᠨᡝᠴᡠᡴᡝ
ᡤᠣᠰᡳᠨ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
穆麟德hiyoošungga gungnecuke gosin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gungnequke gosin hvwangheo;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姓烏雅氏,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女,烏雅額森孫女,烏雅額伯根曾孫女,是康熙帝之妃。雍正帝生母。

生平

烏雅氏原為滿洲正黃旗包衣佐領人[1],雍正朝抬旗至滿洲正黃旗人。烏雅氏之親族亦合編一佐領,以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管理。[2]官書上只提其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孝恭祖父額參曾任膳房總管,內務府包衣,雍正宣稱烏雅氏乃「額柏根,本朝舊族,創世名家,在太祖高皇帝時,撫育禁庭,視同子侄。額參歷事三朝,軍功懋着。魏武天挺俊傑,啟後承先,厚德鍾靈,篤生聖母,宜加峻秩,以協彝章。將額柏根、額參、魏武,俱追一等公。一等公,世襲罔替。」魏武,碑文寫作又作衛武,《烏雅氏族譜》寫作緯武。

順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

康熙十二年(1673年)正月,經一年一度的內務府選拔入宮,時為宮女,年14歲。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時年19歲。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十三日,單獨冊封,由冊封為德嬪[3][4],時年20歲。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生皇六子胤祚,時年21歲。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與惠嬪、宜嬪、榮嬪三位一同晉升妃位,冊封為德妃,時年22歲[5]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初一,生皇七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二十二日,生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二十四日,生皇十二女。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生皇十四子恂郡王允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駕崩,雍正帝即位,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時年63歲。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重,雍正帝親至永和宮,晝夜侍奉湯藥。五月二十三日丑刻皇太后崩逝,享壽六十四歲。

雍正元年八月加諡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6],九月初一日合葬景陵,升祔太廟

乾隆元年三月加諡「慈純」,嘉慶四年五月加諡「欽穆」。

最終諡號是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護軍參領威武女。後事聖祖。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為德嬪。二十年,進德妃。世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未上冊。雍正元年五月辛丑,崩,年六十四。葬景陵。上諡,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子三:世宗,允祚,允昷。允祚六歲殤。女三:其二殤,一下嫁舜安顏。[7]

德妃冊文:

命侍郎額星格、持節進封德嬪烏雅氏、為德妃。

冊文曰:朕惟治本齊家、茂衍六宮之慶。職宜佐內、備資四德之賢。恪恭久效於閨闈。升序用光以綸綍。咨爾德嬪烏雅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動諧珩佩之和、克嫻於禮。敬凜夙宵之節、靡懈於勤。茲仰承太皇太后慈諭、以冊印、進封爾為德妃。爾其祗膺晉秩、副象服之有加。懋贊坤儀、迓鴻庥之方至。欽哉。[8]

雍正帝冊諡皇太后為孝恭仁皇后冊文:

冊文曰。母儀正位。仁風誕播於八方。壼德流輝。寶訓永垂於萬世。進徽稱於清廟。玉冊爰新。議典禮於容台。彤編式煥。欽惟皇妣大行皇太后華渚炳靈。慶都凝瑞。秉含弘之淑性。應地安貞。樹雝肅之芳型。儷天作則。贊襄內治。逮埶目御以加恩。輔佐先皇。自宮庭而起化。寬仁夙著。胥食德而飲和。樸素攸崇。務去奢而從儉。荷生成於聖母。誕育藐躬。極尊養於慈闈。未酬厚載。上推崇之號。允諧萬國歡心。執謙讓之衷。堅卻百僚敦請。音容倐隔。戀慕實深。茲當升祔之辰。莫罄顯揚之悃。嘉言懿行。永懷至德於坤元。琬刻瑤棱。肅薦明禋於閟寢。謹侲冊寶。恭上尊諡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伏冀默扶景祚。宏衍慶源。啟後人紹衣之圖。克承克繼。導寰宇龐鴻之祉。俾熾俾昌。謹言。[9]

人物評述

家世

德妃原是隸滿洲正黃旗包衣,官書上只提其屬正黃旗,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卻絕口不提孝恭祖父額參曾任膳房總管,其本是內務府包衣(服務皇室的上三旗包衣,被稱為"內府包衣"),雍正也一再宣稱烏(吳)雅氏乃"本朝舊族,創世名家" ,或許出身微賤的事實對於雍正而言,是一種隱痛,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他必須神話自己的出身,抬高母家的地位;亦或許是他為了緩和母子間緊張的關係,而故意作出的姿態。

清史圖·雍正朝》,故宮博物院編,朱誠如主編,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頁6:"胤禛的生母烏雅氏出身護軍參領之家,原為包衣人家之後……"《清代皇后冊立與八旗大姓氏族》,劉潞,《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1期,明清歷史,頁52-65:在所有被抬旗后妃的家族史上,多少都有過一些記錄,唯獨孝恭後家族為正黃旗,在清宮文書的記載中只提屬正黃旗,毫不涉及其他。孝恭祖父額參之傳,列於《八旗通志?正黃旗滿洲世職大臣卷》:"額參,滿洲正黃旗人,姓吳雅氏,世居葉赫地方,初任布達衣大,累擢至內大臣。"雍正在為其母家頒爵的敕書中說:"仁壽皇太后曾祖額布根者,本朝舊族,創業名家。太祖高皇帝時,撫育禁庭,視同子侄。"

【《八旗通志》卷150】查後金與清初所有官職中,未見"布達衣大"一職,與此發音相近者,僅"包衣大",即包衣(奴隸)之首領。聯繫到"撫育禁庭",正是世代生活於主子家之包衣的特點。不過,若確立此說,還需旁證。關於額森的職務,《通譜》說:"額柏根,正黃旗人,世居哈達地方,國初來歸,其長額森,初任膳房總管,歷升內大臣。"【《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29】儘管《通譜》與《通志》中關於吳雅氏世居之處不同,但在額森職務上卻為孝恭出身包衣之家提供了旁證:膳房總管即是包衣大。這表明,孝恭出身內務府包衣家庭之說是成立的。雍正在賜敕中吹捧吳雅氏為"本朝舊族,創世名家",無非是想掩蓋母家卑微的出身。不過,歷史真象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全部被掩蓋,《通志》中在涉及佐領編核時便露了馬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將鑲藍旗包衣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及阿薩納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合編一佐領,以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管理。"【《八旗通志》卷4】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是康熙帝逝後第四天,"旨"中所說太后應指雍正母孝恭,而"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正是孝恭之弟博啟。因此,旨中所說"鑲藍旗包衣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即孝恭之親族。由此可知,孝恭母家實為鑲藍旗包衣。聯繫到雍正即位前後朝中尖銳複雜的鬥爭,他為母族帶上"正黃旗創世名家"桂冠的心態便不言而喻了。

雍正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黃山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頁20,《雙全等奏繳雍正元年正月諭旨折》:散軼大臣舅舅白齊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鴻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護軍校七人,佐領二等侍衛顏德,及原在正黃旗包衣佐領時之筆帖式三人皆為承恩之人。伏乞皇上給予何差效力。等因,於正月初三日具奏。奉旨:該人等俱問大將軍王,區別優劣,繕寫綠頭牌,與人一併引見具奏。欽此,欽遵。將顏德等二人銜名綠頭牌具奏。奉旨:該人等交阿爾松阿、舒魯、白齊引見具奏。欽此。

而這樣一個身份低微的包衣(奴隸)之後,卻能得到康熙如此寵愛,為康熙皇帝生育三子三女,定有其過人之處。德妃從一個身份卑微的、僅供內廷使令的"官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宮主的位置,這是很不簡單的。康熙二十年冊封的四位妃子,她們的兒子都成為後來爭儲事件的中堅力量。可是也唯有德妃是單獨冊嬪,且升遷速度最快,冊嬪兩年後便封妃。德妃的女兒是唯一一個下嫁滿人的公主,兩個兒子又都是爭儲風暴的中心。

康熙十七年烏雅氏還是一般的宮人,她既不能養育自己的親生兒子,更沒有資格撫育其他的皇子。而恰巧在胤禛出生的那一年,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皇后鈕祜祿氏剛剛去世不久,後宮之中以貴妃佟佳氏最尊。德妃的兒子得以被貴妃撫養,對胤禛而言,亦可說是一種幸運。

子女

胤禛(1678.12.13-1735.10.08),

即清世宗雍正皇帝,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祚

康熙帝第六子,六歲即殤,史料很少。

胤禎(允禵)

愛新覺羅·允禵原名愛新覺羅·胤禵(1688~1755),康熙帝的第十四子,生母為孝恭仁皇后。康熙五十七(1718年)年作為西征統帥領兵出征,為平定准葛爾叛亂和保衛西藏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因為深受康熙寵愛和重用,並更在康熙末年成為大部分人心中康熙暗定儲君的人選,而深受雍正妒恨。雍正帝登基後將胤禵幽禁,雍正四年改為圈禁。直至雍正帝死後,胤禵才恢復了自由。

皇七女

這是個早殤的孩子,她只活了兩個月。

固倫溫憲公主

皇七女是二十一年去世的,溫憲二十二年就出生了。

按照玉牒,固倫溫憲公主是皇九女,即五公主。

溫憲自幼是被孝惠章皇后(仁憲皇太后)撫養長大的,不僅深得祖母疼愛,亦頗受父皇寵愛。

在《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預備豬鵝雞等數目清單》中,(選自《康熙朝滿文朱批》感謝稽古論壇!)在對公主的供應中,四公主恪靖和六公主純愨都只得豬肉四斤,(其他公主更小得的也更少了),而五公主溫憲得豬肉五斤不說,還要多加"鵝半隻、雞一隻"···(溫憲的早逝是不是因為消化不良)如果說僅憑這一件小事就得出康熙十分疼愛溫憲公主的結論,那未免不足服人心。但是由此亦可見,康熙對於這個女兒,一定是很呵護的。

自小,溫憲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溫憲也很聰明,後來溫憲公主的祭文上說:

"爾公主秀出紫微,祥開銀漢,爰從襁褓即育慈闈。愛每篤於興居,日無違於左右。弱齡受教,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行每諧於箴史。謂誕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齡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親之戀"

女性冊文和祭文上用"聰慧"之類詞的很少。而溫憲公主的祭文中能出現"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這樣的詞,不僅僅因為康熙要撫慰皇太后,更是因為溫憲自身有才華,有值得這樣高的評價的資本。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秋七月

上駐蹕熱河。聞和碩溫憲公主薨。日晡未進膳。扈從諸大臣奏曰、皇上聞公主訃過哀、此時尚不進膳、恐聖躬太為勞瘁。奏入、上傳諭曰、公主系已嫁之女、朕尚可寬釋、但皇太后自幼撫養、忽值此變、皇太后傷悼弗勝、膳尚未進、朕亦何心進食乎。諸大臣復固請。上乃詣皇太后宮、視食畢。然後進膳。隨諭領侍衛內大臣等、左右兩翼各派大臣一員、侍衛十人、送公主柩回京。

辛亥。命諸皇子及文武諸臣、送和碩溫憲公主柩起行。 ----------《聖祖實錄

雍正元年,3月,和碩溫憲公主追贈為固倫溫憲公主。

皇十二女

是十二歲時去世的公主,即七公主。那年德妃38歲,此時的她已喪胤祚、小七、十二三個孩子,不知當時的她心裡如何感傷。

紀念

母后周年述哀一首(有序)

母后升遐,倏經周歲。痛色笑之難追,想音容而切慕。潸然淚下,賦此哀辭為念。

慈恩重,難禁涕淚懸。尊榮心莫罄,恍惚歲雲遷。

物候常如此,音容獨渺焉。寢門空在望,一望一悽然!

母后二周諱辰

自隔慈顏杳,重臨此日悲。音徽徒有慕,尊養已無時。

恩念劬勞重,心驚歲月馳。朝來益為愴,撫序淚空垂。

母后三周諱辰

鞠我恩深重,違顏夢渺茫。三年成逝水,百感對流光。

黯黯慈雲在,迢迢仙路長。朝來又臨諱,含愴仰空蒼。

-- 選自,欽定四庫全書·卷之二十八·詩·四宜堂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集一

家族成員

先輩

曾祖父:額柏根,又作額爾根,姓吳雅氏,亦可書作烏雅氏。世居哈達,一雲世居葉赫地方。世居哈達地方。國初來歸。雍正元年二月癸丑,追贈額柏根一等公。

祖父:額柏根長子額參,初任膳房總領,歷升內大臣(正一品)。崇德時從征朝鮮,遇有朝鮮遣人致書於明,額參見而射之。其人應弦而倒。太宗文皇帝嘉其能,即以其人所乘馬賜之。又同超品公楊古利額駙率兵進剿,大破朝鮮。有朝鮮小卒,藏匿石岩間,竊發鳥槍,楊古利額駙中傷而歿。太宗甚傷之。忽有一人越山而去,圖賴指而言曰:"彼山上東去者,即傷死楊古利額駙之人也。"太宗因命額參追之。次日,即以其首來獻。太宗嘉之,授為男爵。後征山東濟南府臨清州,及大同等處,屢立戰功。加一等都尉,任佐領。緣事削爵。雍正元年二月癸丑,追贈額參一等公。

父:額參長子魏武(又作威武。),系仁壽皇太后之父。原任護軍參領(正五品武職)。雍正二年奉旨:"額柏根,系本朝舊族,創業名家。在太祖高皇帝時,撫育禁庭,視同子侄。額參歷事三朝,軍功懋著。魏武天挺俊傑,啟後承先,厚德鍾靈,篤生聖母,宜加峻秩,以協彝章。將額柏根、額參、魏武,俱追一等公。一等公,世襲罔替。"欽此。妻塞和里氏。

叔:額參之次子岳色,因系仁壽皇太后之叔父,特賜騎都尉(雍正元年五月壬寅,雍正諭舅祖岳色,"皇妣向欲加恩,今仰體慈懷,著授為拜他喇布哈番,准襲一次。")。原任司祚官。

承恩公世系

魏武之子博啟(又作白啟。),雍正元年二月癸丑,承襲一等公。任散秩大臣,兼佐領。乾隆十八年,博啟卒。

博啟之子博永(又作相永伯忠),三等侍衛,乾隆十九年四月癸未襲一等公。二十三年,以病解任。

博勇之子希明(又作西銘),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甲申襲一等公。四十三年,奉旨:"向來後族承恩世襲具系一等功。此特因椒房至戚恩澤加封,以視佐命功臣,櫛風沐雨,拓土開疆者,實難並論。況宗室王公以近支恩封者,尚以世遞降,而外戚轉得崇封延世,未免過優。着具改為三等公。世襲罔替。"改為三等承恩公。四十六年,授蒙古正黃旗副都統。四十八年授內大臣。四十九年九月,出使朝鮮。五十年正月,舉行千叟宴,西銘未還京。特命給賞。七月,授江寧將軍。五十二年,卒於任。

希明之子志福,乾隆五十二年襲三等公。(清史稿記載錯誤)

志福之子吉祥保建威將軍,散秩大臣,嘉慶五年十二月乙丑襲三等公。

吉祥保之子增喜,建威將軍,散秩大臣,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庚辰襲三等公。

增喜之子瑞興,號寶臣,任荊州副都統,嫡妻愛新覺羅氏,咸豐五年十二月丙辰襲三等公。

瑞興嗣子振升

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 飾演烏雅氏的演員
1980年《大內群英 梁舜燕
1995年《九王奪位 鮑起靜
1997年《江湖奇俠傳 陳莎莉
1997年《雍正王朝 施建嵐
2011年《宮鎖心玉 劉雪華
2012年《後宮甄嬛傳 劉雪華
2012年《步步驚心 戴春榮
2014年《食為奴 呂珊
2018年《花落宮廷錯流年 李予蘇

注釋

  1.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 散軼大臣舅舅白齊等奏,蒙皇太后之福,皇上之鴻恩,我族俱准入旗。其中六品官一人,七品官一人,蒙古護軍校七人,佐領二等侍衛顏德,及原在正黃旗包衣佐領時之筆帖式三人皆為承恩之人。伏乞皇上給予何差效力。等因,於正月初三日具奏。奉旨:該人等俱問大將軍王,區別優劣,繕寫綠頭牌,與人一併引見具奏。欽此,欽遵。將顏德等二人銜名綠頭牌具奏。奉旨:該人等交阿爾松阿、舒魯、白齊引見具奏。欽此。
  2. 《八旗通志》卷四: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將鑲藍旗包衣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及阿薩納佐領內太后之親族,合編一佐領,以一等公散秩大臣舅舅伯起管理。……
  3. 清實錄·清聖祖實錄·卷之八十五》康熙十八年。己未。冬。十月。壬戌朔。享太廟。上親詣行禮......○甲戌。冊封嬪吳雅氏為德嬪○乙亥。免山西文水、壽陽二縣、本年分雹災額賦有差......
  4. 《有懷堂文稿》之冊貴嬪文:「皇帝若曰,惟稽古爰立六寢,即備九嬪,取像卿月之班,分屬參星之位,必求令質,始錫嘉名。爾某氏,選自良家,嫻茲內則,言歸永巷,不遺絲枲之功。俾贊長秋,克舉豆籩之職。宜申寶敬,往齎彝章,茲特冊爾為貴嬪。爾其勿違女師,益勤婦學。上以佐二南之化,下克為九御之宗,欽哉。」結合孝恭仁皇后包衣出身的家庭背景以及此文的大致撰寫時間,此人為德嬪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韓菼整理文集時,為尊者諱而將相關信息隱去。
  5. 清實錄·清聖祖實錄·卷之九十九》康熙二十年。辛酉。十二月......○命大學士勒德洪、持節進封貴妃佟氏、為皇貴妃......惠嬪納喇氏。為惠妃。冊文曰......進封宜嬪郭羅洛氏、為宜妃。冊文同○命侍郎額星格、持節進封德嬪吳雅氏、為德妃。冊文曰、朕惟治本齊家、茂衍六宮之慶。職宜佐內、備資四德之賢。恪恭久效於閨闈。升序用光以綸綍。咨爾德嬪吳雅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動諧珩佩之和、克嫻於禮。敬凜夙宵之節、靡懈於勤。茲仰承太皇太后慈諭、以冊印、進封爾為德妃。爾其祗膺晉秩、副象服之有加。懋贊坤儀、迓鴻庥之方至。欽哉。侍郎楊正中、持節進封榮嬪馬佳氏、為榮妃。冊文同......
  6. 《清實錄雍正朝實錄》 己未。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諡。上素服、率諸王大臣文武官員、詣壽皇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躬獻冊寶。致祭行禮。冊文曰。母儀正位。仁風誕播於八方。壼德流輝。寶訓永垂於萬世。進徽稱於清廟。玉冊爰新。議典禮於容台。彤編式煥。欽惟皇妣大行皇太后華渚炳靈。慶都凝瑞。秉含弘之淑性。應地安貞。樹雝肅之芳型。儷天作則。贊襄內治。逮埶目御以加恩。輔佐先皇。自宮庭而起化。寬仁夙着。胥食德而飲和。樸素攸崇。務去奢而從儉。荷生成於聖母。誕育藐躬。極尊養於慈闈。未酬厚載。上推崇之號。允諧萬國歡心。執謙讓之衷。堅卻百僚敦請。音容倐隔。戀慕實深。茲當升祔之辰。莫罄顯揚之悃。嘉言懿行。永懷至德於坤元。琬刻瑤棱。肅薦明禋於閟寢。謹侲冊寶。恭上尊諡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伏冀默扶景祚。宏衍慶源。啟後人紹衣之圖。克承克繼。導寰宇龐鴻之祉。俾熾俾昌。謹言。寶文曰。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之寶。
  7.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傳一,國學導航
  8. 康熙朝冊文 ,百度文庫
  9. 雍正朝冊文 ,百度文庫

參考資料

前任: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清朝皇后生卒年份
1660年-1723年
(冊封期間)
(追封)
繼任:
孝敬憲皇后烏喇納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