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越嶺道
安通越嶺道,在清朝統治台灣末年,扮演重要的軍事地位。自清代以後,安通越嶺道成為璞石閣與成廣澳間往來的主要交通孔道,來往商賈、墾民、傳教士絡繹不絕。日治時期,日人略加修築,改稱紅莝越,全長約14公里。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位於海岸山脈中段,由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南竹湖社區(位於台11線92.5公里)竹湖圳產業道路進入,車程約10分鐘可抵登山口 ,由登山口開始步行,至西段終點平台長約5.2公里。 是第一條跨越海岸山脈連通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的道路,為清朝至日治時期通婚、傳教、挑貨的重要道路。安通越嶺古道自1970年代荒廢後,鮮少人跡,直到2002年之後林務局重修安通越嶺古道,聘請專家勘查;東段地處偏僻因此不再修復,西段因具有人文與生態旅遊價值,於2008年重修完成。
目錄
景色多樣
步道前段景色多變,森林、桂竹林交替出現,植物、鳥類、昆蟲物種豐富多樣。春夏時,開紫花的釘地蜈蚣,結紫色漿果的普拉特草,水鴨腳秋海棠開著嫩紅的花瓣。
步道約200公尺的桂竹林,夏季時可以觀察到姿態體色美麗的箭環蝶,觀景涼亭因地是平坦開闊,也是觀察各式蝴蝶的地點。鳥類資源豐富,常見的有大冠鷲、五色鳥、朱鸝、山紅頭等。
安通溫泉
早年阿美族聞到上游溪水硫磺氣很臭,稱為「安槽」(意為臭氣),直至日治時期,日人開發清澈透明的泉水,並興建日式溫泉旅社,1917年才改名為安通。 擁有百年歷史的安通溫泉,早年以「安通濯暖」名列花蓮八景之一,接近透明的溫泉水,泉溫達66度,不論是在湯屋、溫泉民宿中泡湯或是在溪畔挖池露天泡湯,都能享受冬日獨有的溫暖。
在1904年,一名採樟腦的日本人在安通溪畔發現溫泉,到了1930年,日本人在此興建警察招待所,並設置公共浴場,逐漸發展成為溫泉勝地。隨著時間過去,玉里溫泉公共浴場改名為安通溫泉大旅社,不過溫泉業者至今仍保留日治時期興建的木造平房,建築外觀與舖著榻榻米的日式房間都保存相當良好,一方寫著「玉里溫泉公共浴場」的牌子,掛在入口處的門楣上,更使得整棟建築散發出一股幽靜怡人、古色古香的氣息。
遠眺太平洋
步道最高點可展望遼闊的太平洋,仲夏時節海風徐徐吹來,消除來時一路爬升的辛勞。 [1] 第一條跨越海岸山脈,貫通東部海岸及花東縱谷的古道,為清朝至日治時期通婚、傳教、運輸的重要路徑,後因公路開通而荒廢。因具有人文歷史意義,於2008年西段重修完成,東段部份也在2016年開通。
古道擁有自然原始的生態環境,木棧步道於蒼翠樹林之中緩步爬升,行走其間悠閒舒適,山區雲霧飄渺,如夢似幻有如仙境,在涼亭可欣賞花東縱谷美麗風光,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眺望玉山,越嶺觀景平台視野開闊,太平洋海天一色景緻讓人陶醉,第二平台是西段終點,可折返或往東段續行,東段較為陡峭,連續陡降的土徑階梯,十足考驗腳力。[2]
西段入口
可經由臺30線的23.5公里處富祥橋轉產業道路,依指標行駛至4.2公里處即到達步道入口。
安通越嶺道起至花蓮縣玉里鎮安通溫泉區,終至臺東縣長濱鄉竹湖村,是第一條橫跨花東海岸山脈的步道,沿途不僅生態景觀豐富,更有其深厚的歷史意涵,踏上步道讓健行者緬懷過去的景緻,尋找前人的軌跡。
安通越嶺道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清朝時期因「開山撫番」的政策,提督吳光亮因此開闢越嶺道,而這條古道也成為清朝時期至日據時期,阿美族與平埔族結婚的姻親道路,也是傳教士進入後山宣揚基督教教義的傳教道路,以及居民走私魚貨、菸草,躲避日警查緝的運輸道路。
1970年代後,由於瑞港公路、東富公路及玉長公路的開通,安通越嶺道逐漸失去貫通海岸山脈的功能而荒廢,近年隨著觀光產業的興起,步道因蘊藏自然資源及人文歷史價值,2008年林務局重新整修約2公里長的西段步道,安通越嶺道才重新與世人見面,成為花蓮南區充滿人文與生態之美的登山健行路線,而東段部分的步道則於2016年開通。 步道分為西段與東段,東西段全長13公里。多數健行者會從西段入口出發,沿途是蒼鬱成蔭的原始山林,舖設木棧板的道路帶領遊客前往窺探古道的秀麗風光,步道設有兩處觀景臺,登上觀景臺,往東側可俯瞰蔚然寧靜的太平洋,西側可眺望阡陌縱橫的花東縱谷,第二觀景臺是西段的終點。 [3]
東段
安通越嶺古道,在清朝統治台灣末年,扮演重要的軍事地位。自清代以後,安通越嶺道成為璞石閣與成廣澳間往來的主要交通孔道,來往商賈、墾民、傳教士絡繹不絕。日治時期,日人略加修築,改稱紅莝越,全長約14公里。 安通越嶺古道東段位於海岸山脈中段,由台東縣長濱鄉竹湖村南竹湖社區(位於台11線92.5公里)竹湖圳產業道路進入,車程約10分鐘可抵登山口 ,由登山口開始步行,至西段終點平台長約5.2公里。 [4]
歷史沿革
1874年,日軍以牡丹社事件為由出兵台灣,當時台灣島仍歸中國管,時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楨銜清廷之令協防台灣,在與斯卡羅王國激戰後獲得掌控權,改任台灣欽差大臣的沈葆楨奏請「開山撫蕃」,於是在1875年率領清兵兩千多人從南投竹山東進,經東埔、八通關、大水窟後抵達璞石閣,也就是現在的花蓮玉里。這條路線就是八通關古道,全長約152公里。
當時除了中路的八通關古道之外,尚有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花蓮奇萊)以及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北路和南路現在已找不到遺跡,而中路因涉及與原住民爭地的爭議,使用成效不彰,僅僅20年就成了廢道,無法使用。
到了日治時期,為了擴大理蕃政策,日本人重新測繪路線,在原本的八通關古道東、西兩邊另闢一條軍備道路,全線於1921年完工,西段從南投信義開始接到大水窟後從玉里出縱谷,是為「八通關越道路」,路線幾乎沒有和清代的八通關古道重疊。
二戰結束後日本人離台,日治八通關古道路荒廢,經國民政府林務局整理後,將兩條路線統整合一,西段從東埔、雲龍瀑布、樂樂、對關到八通關草原屬於清代古道,東段則循日本人設置的路線經大分、瓦拉米、佳心等駐在所從南安出到玉里,其中瓦拉米到南安這一段也被稱為瓦拉米步道。
當吳光亮抵達璞石閣(玉里)後,原本預期穿越重重山麓就能看見海,沒想到眼前還有一座海岸山脈擋著。兩千多名清兵需要補給,但走回頭路太沒效率了,為了運補,吳光亮在八通關古道完工後,繼續率領廣東飛虎軍翻越海岸山脈到成廣澳港(現在的小港港口),這條道路被命為「成廣澳道路」,也就是安通越嶺古道的前身(畢竟古人修建道路不會直接稱它為「古道」嘛)。
1878年清廷繪製的「全臺前後山輿圖」來看,黃色是清代八通關古道,綠色是這次走的安通越嶺古道,而藍色到成廣澳的路徑就是運補線,如此一來,台灣島各地的港口均能透過海路將物資送到成廣澳後,再經由挑夫經安通越嶺運到縱谷內陸。
到了日治時代,日本人略加修築,將成廣澳道路改稱「紅莝越」,全長約14公里。安通越嶺古道地理位置圖,可以看見清八通關古道下至花東縱谷的璞石閣(玉里)後,清兵還得跨越秀姑巒溪,從安通部落翻越海岸山脈(安通越嶺古道)才能抵達成廣澳(成功鎮小港)。爾後為了方便運補軍事民生物資到璞石閣,考量走山路回西部來過的路途太艱難,於是以成廣澳漁港為運補站,將物資透過海路送到港口後再循安通越嶺道送到內陸。
1875年:清廷闢建安通越嶺古道,聯結八通關古道,向東延伸政府勢力。 1877年:安通越嶺古道為成廣澳運輸軍需至璞石閣兵站的重要道路。 1878年:軍事補給改由花蓮港南下運至璞石閣兵站,安通越嶺古道重要性降低。
安通越嶺道從清代的軍事要道,變成日治時代通訊、貿易、通婚和傳教的路徑,尤其居住山脈兩地的阿美族部落族人使用最為頻繁,也有漢人帶水牛上山開墾,結果水牛累了、跑了,便在山區四散變成野生水牛,和山裡的野生動物一起變成阿美族人的獵物。我問過部落的年輕人是否還有在山裡打獵,他說當然有,而且獵場區分得壁壘分明,一般外地人不會知情。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臺11線東部濱海公路和周圍現代道路陸續開通,安通越嶺古道日漸荒廢,一直到2007年的玉長公路竣工後,幾乎比鄰平行的安通越嶺古道就更沒有利用價值,只剩下少數山友會在山裡找尋逝去的歷史。
後來林務局認為古道有其不可抹滅的文化價值,因此編列了一筆預算重新整修古道,西段的2公里在2008修復完工,但東段則因地勢險峻而無法開通,一直到2016年才把東段剩餘的4公里完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