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宋之问(约656年-712年[1]),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省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唐朝著名诗人。

目录

生平

之问弱冠即有文名,是刘希夷舅舅。唐上元二年(675年)舅甥双双进士及第。但之问因为想抄袭刘希夷的诗句,向刘询问,刘一开始答应,不久又反悔。宋之问大怒,就用土袋将刘希夷活埋[2]

之问历任洛州参军、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长得一表人才,写得一手好诗,却因口臭不能当男宠。[3]之问甚是惭恨,常含鸡舌香(丁香)于口中。[4]他曾为张易之兄弟手捧溺器,而“天下丑其行。”[5]在京时期,他与沈佺期并称为“沈宋”,和陈子昂杨炯骆宾王杜审言等有交往。武则天时因附张易之,连坐,降官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宋之问与宋之逊暗中逃回洛阳。躲在驸马都尉王同皎家借宿。神龙二年(706年)三月,张仲之与王同皎等人密谋暗杀武三思。之问为了立功,派使兄长宋之逊之子宋昙及外甥李悛向武三思告密。[6]不久以功升为鸿胪丞,官至考工员外郎,修文馆学士,史称“宋考功”。

后又谄事太平公主,以知贡举时贪贿,景龙三年(709年)岁暮,贬越州长史[7]唐睿宗即位,被流放到钦州(今广东钦县),随即赐死于桂州。[8]

文学

诗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为近体诗定型的代表诗人。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言律诗,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尤其贬谪之后,诗句逐渐简单辽阔,但开盛唐气象。钱木庵《唐音审体》说:“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

著作

  • 武平一所纂《宋之问集》10卷,已佚。
  • 四部丛刊续编》所收明人辑《宋之问集》 2卷。

代表作

《渡汉江⑴》

【原文】 岭外音书断⑵,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⑶。

【词句注释】 ⑴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⑵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⑶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白话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作品鉴赏】

《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诗人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著力,却很见作意。此诗人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理变化。“近乡”交代诗人因长期不知家人消息而逃离贬地,走近家乡。所谓“情更怯”,即愈接近故乡,离家人愈近,担忧也愈厉害,简直变成了一种害怕,怕到“不敢问来人”。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诗人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诗人贬居岭外,又长期没有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由于诗人的牵累而遭到不幸。“音书断”“复历春”这种思念随著担心同时的到来,形成急切盼回家,又怕到家里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愈接近重逢,诗人便会愈发忧虑,发展到极端,这种忧虑就会变成一种恐惧、战栗,使之不敢面对现实。 [9]

《题大庾岭北》

【原文:】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 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 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 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 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注释】 ⑴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⑵阳月:阴历十月。 ⑶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⑷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⑸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⑹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鉴赏】 作者:佚名 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宋之问被贬途径大庾岭北驿时,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意谓:阳月(即农历十月)雁南飞至此而北回,而我呢,却像“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我呢,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 人雁比较以后,五六两句,诗人又点缀了眼前景色:“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黄昏到来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濛。这景象又给诗人平添了一段忧伤。因为江潮落去,江水尚有平静的时候,而诗人心潮起伏,却无一刻安宁。丛林迷瞑,瘴气如烟,故乡望眼难寻;前路如何,又难以卜知。失意的痛苦,乡思的烦恼,面对此景就更使他不堪忍受。 恼人的景象,愁杀了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昏暗的境界,又恰似他内心的迷离惝恍。因此,这二句写景接上二句的抒情,转承得实在好,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最后二句,诗人又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意思是说: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 情致凄婉,绵长不断,诗人怀乡之情已经升发到最高点,然而却收得含吐不露。宋人沈义父说:“以景结情最好”,“含有馀不尽之意”。(《乐府指迷》)这一联恰好如此,诗人没有接续上文去写实景,而是拓开一笔,写了想象,虚拟一段情景来关合全诗。这样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陆时雍《诗镜总论》)。这首诗正是在道景言情上别具匠心。全诗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感人肺腑。 [10]


注释

  1. 宋之问的生卒年,有多种说法。闻一多《唐诗大系》认为宋之问生于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卒于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苏雪林的《唐诗概论》认为宋之问约生于公元650年(高宗永徽元年),卒于公元712年(玄宗先天元年)。王达津《宋之问与〈灵隐寺〉诗》认为生于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卒于景龙元年(710年)。
  2. 韦绚《宾客嘉话录》:“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
  3. 孟棨本事诗·怨愤》记载:“宋考功(即宋之问),天后(即武则天)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作《明河篇》以见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
  4. 京江张氏藏《控鹤监秘记》:“之问曾将后嬖二张事,托诸吟咏,以媚二张,为后所见古云,之问遂终身衔鸡舌之恨。”
  5. 张垍《控鹤监秘记》:“之问尤谄事二张,为持溺器,人笑之”。
  6. 资治通鉴》卷二○八“宋之问及弟兖州司仓之逊皆坐附会张易之贬岭南,逃归东都,匿于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家。同皎疾武三思及韦后所为,每与所亲言之,辄切齿。之逊于帘下闻之,密遣其子昙及甥校书郎李悛告三思,欲以自赎。”
  7. 宋之问:〈在桂州与修史学士吴竞书〉,见《全唐文》卷二百四十
  8. 宋之问的卒所,至今仍有争议。《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传中宋之问本传载:“睿宗即位,以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据此可知,宋之问卒于钦州,但《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传中宋之问本传云:“睿宗立,以狯险盈恶诏流钦州……并赐死桂州。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又《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六下酷吏传周利贞传云:”无何玄宗正位,利贞与薛昶、宋之问同赐死于桂州驿。”陶敏〈宋之问卒于桂州考〉一文据《古今图书集成》卷一百○四十三载桂州城南元山观有宋之问旧宅,又据柳开〈元山观记〉一文云宋之问殁后,其夫人孙氏捐宅为道观,认为宋之问应被赐死于桂州。张锡厚〈论沈宋及其诗歌创作〉一文则认为“从宋之问沿途写有《下桂江龙目滩》、《下桂江县黎壁》、《发滕州》、《经梧州》等诗来看,不难说明宋之问还是奉诏由桂江乘船前往钦州贬所,故‘赐死于徙所’之说,不虚矣。”传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则以为宋之问贬钦州,经年逗留桂州依王晙,又在广州依长史朱齐之,从《下桂江龙目滩》、《下桂江县黎壁》诸诗来看,当作于往返于桂、广诸州之间,玄宗即位后,应赐死于桂州驿。(第五册,页11-13)
  9. 古诗学习网>唐诗《渡汉江》宋之问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10. 读古诗词网>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