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小星

目錄

【原文】

嘒彼小星(1),

三五在東(2)。

肅肅宵征(3),

夙夜在公,

寔命不同(4)。

嘒彼小星,

維參與昻(5)。

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6),

寔命不猶(7)。

【注釋】

(1)嘒(hui):暗淡的樣子。

(2)三五:用數字表示星星的稀少。

(3)肅肅:奔走忙碌的樣子。宵:夜晚。征:行走。

(4)寔:即「實」,確實,實在。

(5)維: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參(sheng) 、昻:都是星名。

(6)抱:拋棄。衾(qin):被子。 裯(chou):被單。

(7)猶:同,一樣。

【譯文】

微光閃閃小星星,

三三五五在東方。

匆匆忙忙連夜走,

早晚奔忙為官家,

只因命運不相同。

  微光閃閃小星星,

還有參星和昂星。

匆匆忙忙連夜走,

跑開被子和床單,

都因命運不相同。

【讀解】

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小官吏,形同草芥,絕不會引人注目,多一個少一個也絕不會對官僚機構的運轉有絲毫影響。他們的出現、存在、消失,全都悄無聲息,上天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這樣的小人物,是社會旋渦中真正的邊緣人,邊緣得不能再邊緣。

這讓人想到俄國小說家契訶夫筆下的小人物。長官的一個噴嚏,可以讓小人物嚇得發抖,一病不起,在戰慄和恐懼中默默死亡。 小人物拯救自己的唯一的武器,只能是在內心默默向上帝祈禱,如此而已。

處在邊緣的小人物的呼號,是軟弱無力又震撼人心的。軟弱無力,是因為位卑職微而不會有人理睬,不會有人在意;震撼人心,是因為這種呼號表明了不向命運認同、要自我的尊嚴和價值得到承認和尊重的自覺意識。

其實,當小人物自己有了這種自覺意識,他至少在內心當中就不在是卑微的了。 [1]

簡介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目整數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中,它原來的文學性質就變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連的教化人的教科書,也稱「詩教」。[2]

《詩經》中的三百零五篇詩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聲雅樂,是正統的宮廷樂歌。「雅」分為「大雅」(用於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和「小雅」(用於一般宴會的典禮),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頌」是祭祀樂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和讚頌神明,現存共四十篇。《詩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倫理、天文、地理、外交、風俗、文藝各個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3]

《詩經》編輯成書的年代約在春秋後期,據說孔子曾經刪定過〈詩經〉。到漢代,傳授《詩經》的有四家。齊國轅固所傳的《詩》叫《齊詩》,魯國申培所傳的《詩》叫《魯詩》,燕國韓嬰所傳的《詩》叫《韓詩》,魯國毛亨所傳的《詩》叫《毛詩》。東漢時,《毛詩》得到了官方和學者們的認同,逐漸盛行,齊、魯、韓三家《詩》逐漸衰落以至亡佚。現在我們見到的《詩經》,就是毛亨傳下來的,我們這裡選錄的《詩經》,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註疏》,並廣泛參考了其他研究《詩經》的專著。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