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墓棲霞
岳墓棲霞 |
中文名稱: 岳墓棲霞 類別: 三評西湖十景之一 著名景點: 岳王廟、岳飛墓,棲霞嶺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浙江省杭州市 |
岳墓棲霞是西湖著名景點之一。岳墓背靠棲霞嶺,位於蘇堤北面,每當夕陽西下時,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絢美,因而得名"岳墓棲霞"(2007年被評為"三評西湖十景"之一)。景名中的"棲霞"貼切而有內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棲霞嶺的地名,借景棲霞嶺,同時又以此借喻岳飛的碧血丹心,盡忠報國,心昭天日。 岳墓棲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觀,而且,"棲霞"二字更宣示了這位民族英雄在《滿江紅》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意境。離離墓草映晚霞,清風伴月寫丹心,這一景名也給美麗的西子湖增添了無盡的歷史滄桑感。岳王廟是為紀念民族英雄岳飛而建。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間改稱"忠烈廟",經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代代相傳一直何存到現在。現存建築於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廟更加莊嚴肅穆。[1]
目錄
歷史由來
黃河九曲十八彎,多少前朝硝煙散
歷史背景資料: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宋徽宗見遼朝國力減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聯金滅遼事宜。宋攻燕京,大敗而回。金攻陷臨潢府,遼亡。宋付上巨額贖款給金,以換取燕京等地。金藉口北宋收容金叛將,分兵南下直撲汴京。欽宗即位,與金人和議,金人解兵北歸。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開封),擄走兩宗北去,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為宋欽宗。公元1126年1月,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指的就是這個事件。
1127年3月20日,北宋宣告滅亡。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隨行的李若水抱着欽宗身體,斥責金人為狗輩。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過了幾天看看無效,就隨便讓手下處理他。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節。4月20日,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
1127年,金國從汴京撤軍,立張邦昌為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趙構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後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大舉南侵。於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持"正統"史觀者稱為"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的統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輕力壯,有意抗金,收復河山,重用主戰派,以李綱為相、宗澤鎮守汴京。曾多次大敗金兵,令局面稍為穩定。但後來趙構沒有對抗金朝的決心,罷免了李綱、宗澤等人。
後來金兀朮揮軍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並乘船出海避難。宋將韓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黃天盪優勢力挫十萬金兵。金兀朮歷經辛苦,火燒宋軍船隻,才能狼狽北返。從此金人不敢輕言渡江。高宗定都於臨安(今杭州)。
宋高宗趙構,由於害怕軍人戰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後的恢復帝位,所以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首先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軍分三路大舉南侵,重占宋朝首都開封,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兀朮會戰,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後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在萬般無奈地情況下,只能服從君王的命令。秦檜秉承趙構的旨意,在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明代文徵明挽岳飛的《滿江紅》詞: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
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
最無辜,堪恨更堪憐,風波獄。
豈不念中原蹙?
豈不惜徽欽辱?
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
笑區區一檜有何能,逢其欲。
文徵明這首詞,直指宋高宗趙構,斥責他為保住帝位,不想恢復中原,迎回徽欽二帝,因而與秦檜狼狽為奸,殺害抗敵英雄岳飛,甘心向金國屈辱稱臣,割地賠款。全詞揭示了岳飛悲劇的深刻原因。
棲霞風光
棲霞嶺上桃化燦,一捧淨土枯骨寒
棲霞嶺在葛嶺西面、岳王廟的後面,一名履泰山或赤岸。相傳嶺上舊時多桃花,到了春日桃花盛開,猶如滿嶺彩霞,故稱棲霞嶺。棲霞嶺上樹木蔥的上郁,主要嶺之道就像是一條過山的捷徑橫於南北間,北可至黃龍洞、曙光路,南則達岳王廟、曲院風荷所在的北山路,東可去初陽台、葛嶺,唯獨西只能上駱駝峰去觀西湖少見的全部面貌。張景元《岳墳小記》:
岳少保墳祠,祠南向,舊在闤闠。孫中貴為買民居,開道臨湖,殊愜大觀。祠右衣冠葬焉。石門華表,形制不巨,雅有古色。
《西湖夢尋》上記載"岳王墳":
岳鄂王死,獄卒隗順負其屍,逾城至北山以葬。後朝廷購求葬處,順之子以告。及啟棺如生,乃以禮服殮焉。隗順,史失載。今之得以崇封祀享,肸蠁千秋,皆順力也。倪太史元璐曰:"岳王祠,泥范忠武,鐵鑄檜、卨,人之欲不朽檜、卨也,甚於忠武。"按公之改諡忠武,自隆慶四年。
墓前之有秦檜、王氏、万俟卨三像,始於正德八年,指揮李隆以銅鑄之,旋為遊人撻碎。後增張俊一像。四人反接,跪于丹墀。自萬曆二十六年,按察司副使范淶易之以鐵,遊人椎擊益狠,四首齊落,而下體為亂石所擲,止露肩背。旁墓為銀瓶小姐。王被害,其女抱銀瓶墜井中死。楊鐵崖樂府曰:"岳家父,國之城;秦家奴,城之傾。皇天不靈,殺我父與兄。嗟我銀瓶為我父,緹縈生不贖父死,不如無生。千尺井,一尺瓶,瓶中之水精衛鳴。"墓前有分屍檜。天順八年,杭州同知馬偉鋸而植之,首尾分處,以示磔檜狀。隆慶五年,大雷擊折之。朱太史之俊曰:"一秦檜耳,鐵首木心,俱不能保至此。"天啟丁卯,浙撫造祠媚璫,窮工極巧,徙蘇堤第一橋於百步之外,數日立成,駭其神速。崇禎改元,魏璫敗,毀其祠,議以木石修王廟。卜之王,王弗許。
岳雲,王之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得其力,大捷,號曰"贏官人",軍中皆呼焉。手握兩鐵錘,重八十斤。王征伐,未嘗不與,每立奇功,王輒隱之。官至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死年二十二,贈安遠軍承宣使。所用鐵錘猶存。
張憲為王部將,屢立戰功。紹興十年,兀朮屯兵臨潁,憲破其兵,追奔十五里,中原大振。秦檜主和,班師。檜與張俊謀殺岳飛,誘飛部曲能告飛事者,卒無人應。張俊鍛煉憲,被掠無完膚,強辯不伏,卒以冤死。景定二年,追封烈文侯。正德十二年,布衣王大佑發地得碣石,乃崇封焉。郡守梁材建廟,修撰唐皋記之。牛皋墓在棲霞嶺上。皋字伯遠,汝州人,岳鄂王部將,素立戰功。秦檜懼其怨己,一日大會眾軍士,置毒害之。皋將死,嘆曰:"吾年近六十,官至侍從郎,一死何恨,但恨和議一成,國家日削。大丈夫不能以馬革裹屍報君父,是為嘆耳!"
周詩《岳王墳》詩:
將軍埋骨處,過客式英風。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後忠。
干戈戎馬異,涕淚古今同。目斷封丘上,蒼蒼夕照中。
唐順之《岳王墳》詩:
國恥猶未雪,身危亦自甘。九原人不返,萬壑氣長寒。
豈恨藏弓早,終知借劍難。吾生非壯士,於此發衝冠。
蔡汝南《岳王墓》詩:
誰將三字獄,墮此一長城。北望真堪淚,南枝空自榮。
國隨身共盡,君恃相為生。落日松風起,猶聞劍戟鳴。
徐渭《岳墳》詩:
墓門慘澹碧湖中,丹雘朱扉射水紅。
四海龍蛇寒食後,六陵風雨大江東。
英雄幾夜乾坤博,忠孝傳家俎豆同。
腸斷兩宮終朔雪,年年麥飯隔春風。
董其昌《岳墳柱對》:
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小朝廷豈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當如是矣。
張岱《岳墳柱銘》:
呼天悲鐵像,此冤未雪,常聞石馬哭昭陵。
拓地飲黃龍,厥志當酬,尚見泥兵濕蔣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