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瓊尼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俄語:Семё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ённый,1883年4月25日-1973年10月26日),蘇聯元帥。他參加過1905年的日俄戰爭。1908年畢業於彼得堡騎兵學校,在沿海龍騎兵團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德國、奧地利和高加索戰線作戰。1917年十月革命準備時期,布瓊尼先後被選為高加索騎兵師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團士兵委員會主席和師士兵委員會副主席。後擔任西南方向總司令,北高加索總司令等。衛國戰爭後,擔任蘇聯農業部副部長,專管養馬業,一直到1973年去世。葬於克里姆林宮宮牆下。[1]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 |
外文名稱 | Семё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ённый(俄語) | |
國 籍 | 蘇聯 | |
民 族 | 俄羅斯族 | |
出生日期 | 1883年4月25日 | |
逝世日期 | 1973年10月26日 | |
職 業 | 軍人 | |
信 仰 | 蘇聯共產黨 | |
畢業院校 | 伏龍芝軍事學院 | |
主要成就 | 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著名騎兵統帥、三次蘇聯英雄稱號 |
個人經歷
早年生涯
1883年4月25日,布瓊尼出生在俄國南部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是辛酸的。繁重的勞動和與貧苦人民的共同生活,造就了布瓊尼開朗、勇敢、堅毅的性格。1903年秋,沙皇俄國開始進行對新興列強—日本的戰爭動員。年輕的布瓊尼應徵入伍,被分配到了遠東濱海邊疆龍騎兵團。布瓊尼參加了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並在作戰中表現的十分英勇,又充滿了智慧。因此在日俄戰爭結束以後,他被指揮官沃羅諾夫·帕維爾·帕夫洛維奇少將保送,進了聖彼得堡騎兵學校士官班。[2]
第一次世界大戰
布瓊尼從軍校畢業以後,返回了遠東濱海邊疆龍騎兵團,一直服役到了190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以騎兵士官的身份,被調往高加索第18龍騎兵團服役。在烏克蘭南部和克里米亞地區,參加對抗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戰鬥。根據沙俄官方檔案的記錄,布瓊尼在烏克蘭南部地區作戰時,負責指揮第33騎兵偵察排。他指揮部隊,在布扎希尼地區伏擊了一支德軍運輸隊,俘虜了200名德軍。並繳獲了一輛裝備有2挺重機槍的馬車,和一批醫療手術器械,以及35車的棉衣。而布瓊尼的部隊僅僅有兩人陣亡,因此布瓊尼獲得了第一枚聖喬治勳章。
此後布瓊尼又參加了布熱津尼戰役,他在戰鬥中表現的非常勇敢,並且指揮得當,取得了多次的戰術性勝利,因此再一次獲得了聖喬治勳章。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布瓊尼會在沙俄軍隊內部穩定的晉升,並成為一名騎兵中級軍官。當部隊返回高加索,參與對抗土耳其的戰爭時,布瓊尼先後又獲得了2枚聖喬治勳章。由於連長的負傷,他臨時擔當了連長的職務。
不久之後,一名沙皇俄國的貴族軍官被派遣來接替連長一職,這名貴族在抵達部隊後決定殺威,以樹立自己的權威。因此他決定,對深受士兵愛戴的資深士官布瓊尼下手。經歷了百般刁難的布瓊尼終於不堪羞辱,並毆打了這名貴族連長,結果導致自己被送上軍事法庭。根據沙皇俄國的法律,毆打貴族軍官,應該判處死刑。但是布瓊尼是對抗德國和俄土戰爭中的英雄,先後四次獲得聖喬治勳章,因此軍事法庭判處取消布瓊尼的軍事榮耀,然後將其釋放。
返回部隊的布瓊尼在17年跟隨部隊抵達了明斯克,並在這裡結識了伏龍芝。從此布瓊尼開始參加了秘密活動,並成為了騎兵部隊委員會主席。另有一說在被剝奪了軍事榮譽以後,布瓊尼離開了軍隊,前往高加索當起了遊俠,並組建了一支哥薩克遊俠組織,行俠仗義,後來他們被伏龍芝招募。[3]
蘇俄內戰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瓊尼被全連一致推選為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在全團大會上被選為團士兵委員會主席,接着又被選為師士兵委員會副主席。在明斯克市駐防期間,他結識了西方面軍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的領導人伏龍芝。伏龍芝對布瓊尼世界觀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選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十月革命爆發後,高加索騎兵師士兵委員會作出了該師復員解散的決定,布瓊尼於當年11月回到了家鄉。不久,他即同戰友們一起在當地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隨後,布瓊尼以他對鞏固新生蘇維埃政權的高度責任感,和對軍旅生活的酷愛,在家鄉組建了騎兵游擊隊。由於他的努力,部隊逐漸擴大為騎兵團、騎兵旅、在察里津戰役中,布瓊尼指揮一個騎兵旅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表現了一個傑出的騎兵指揮員的才幹,獲得聯共派駐察里津地區的最高領導斯大林的賞識,榮膺紅旗勳章。部隊擴編為第一騎兵軍,他作為軍長,和軍政委伏羅希洛夫,炮兵主任庫利克,師長鐵木辛哥、羅科索夫斯基、團長朱可夫等成為斯大林在紅軍中最信賴的將領。
1919年夏,鄧尼金的白衛軍向蘇維埃共和國發動瘋狂的進攻,紅軍被迫向腹地退卻,南方戰線成了主要戰場。這時,布瓊尼指揮新建的騎兵軍在察里津以北粉碎了弗蘭格爾白衛軍的主力,擊潰了蘇圖洛夫的部隊。隨後,又巧妙地實施機動,給插到紅軍南方方面軍後方的馬蒙托夫和什庫羅指揮的哥薩克騎兵師以粉碎性的打擊,占領了重鎮沃羅涅日,從而封閉了莫斯科戰略方向上紅軍陣地中寬達100公里的缺口。為表彰布瓊尼在這次作戰中的功績,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再次授予他紅旗勳章和革命榮譽武器。不久,他便出任蘇軍第1騎兵集團軍司令,成為蘇聯國內戰爭時期著名的將領之一。
布瓊尼的騎兵第1集團軍被稱為贏得國內戰爭的「拳頭」部隊,曾在許多戰線上被用於戰略機動。1919年底和1920年初,紅軍向鄧尼金的軍隊發動了總攻。布瓊尼指揮的第1集團軍組成快速戰役戰略集群,向哈爾科夫、頓巴斯、羅斯托夫和亞速海方向實施迅猛的突擊,把鄧尼金的主力分割為兩部分。1920年2月,布瓊尼在高加索被擊潰。由於布瓊尼認為第一騎兵集團軍瓦解,是因為受到當時的高加索方面軍司令圖哈切夫斯基迫害,從此以後,以布瓊尼為代表的第一騎兵集團軍軍官團同圖哈切夫斯基成為宿敵。1920年4、5月間,在當時的西南軍事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策劃下,整補後的布瓊尼部隊不採用鐵路快速運輸,而選擇越野1000多公里,並在途中與馬赫諾作戰磨合新兵。結果用了50天的時間,直到轉任西方面軍司令的圖哈切夫斯基對波蘭軍隊的進攻失敗後,才從北高加索的邁科普躍進到烏克蘭的烏曼,加入西南方面軍投入了對波蘭軍隊的作戰。6月5日,布瓊尼集中集團軍的主力一舉突破波軍第2集團軍堅固的防禦陣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敵縱深120-140公里,前出到波軍第3集團軍的後方,迫使波軍於6月11日撤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從而為把波軍逐出蘇維埃國土奠定了基礎。
伏龍芝在評價騎兵第1集團軍的作用時說道:「在我們的軍隊裡,沒有其他部隊能夠這樣充分、這樣鮮明、這樣深刻地在他們自身和他們的行動中反映出國內戰爭的全部特點、整個紅軍的性質,它的歷次戰役將永遠以光輝的篇章載入騎兵史冊。」在緊接着的華沙戰役期間,由於圖哈切夫斯基表示他的西方面軍包打華沙,作為西南方面軍的先鋒的布瓊尼第一騎兵集團軍轉兵西南攻打利沃夫,結果圖哈切夫斯基在華沙戰敗,為了戰敗的責任問題,爭論了很久,由此造成了兩個方面軍將領的交惡,埋下了大清洗的伏筆。1920年第一騎兵集團軍再次席捲南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徹底消滅了弗蘭格爾白衛軍,勝利的結束了國內戰爭。[4]
和平時期(1921-1941)
國內戰爭結束後,布瓊尼積極投身紅軍的建設。歷任北高加索軍區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副司令員、工農紅軍總司令助理(主管騎兵)、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工農紅軍騎兵總監、莫斯科軍區司令員、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總軍事委員會委員、副國防人民委員和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1935年和伏羅希洛夫、圖哈切夫斯基、葉戈羅夫、布柳赫爾一起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
在此期間,他對紅軍的建設,特別是騎兵的建設和訓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認真研究總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經驗,積極參加了多卷集《蘇聯國內戰爭史》的編寫工作,撰寫了《騎兵兵團戰術基礎》、《紅色騎兵文集》等著作。三十年代初,蘇聯紅軍進行了重大軍事改革,不僅裝備更新了,騎兵不再是單一兵種的部隊,而是包括了機槍和大炮的混合部隊。組織體制和軍事理論也有了新的發展。布瓊尼意識到,要做好工作,不僅需要經驗,而且需要掌握更深刻的軍事理論知識。於是,他要求到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並得到斯大林的支持。他一面工作一面學習,孜孜不倦,異常勤奮刻苦。他每天7時起床,8時至14時在學院學習,14時至15時吃午飯,然後工作到零點。晚飯後再學習到凌晨3時。1932年,他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5]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發動了侵蘇戰爭。布瓊尼作為蘇聯最高統帥部成員之一,參與了作戰指揮,並先後擔任統帥部預備隊集團軍群司令員、西南方向總司令、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和北高加索方向總司令等職,參加了保衛莫斯科、基輔和高加索等重大戰略性戰役。在擔任西南方向總司令期間,由於部隊的努力奮戰,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進展緩慢,「要想進攻莫斯科,必須擊敗布瓊尼」成為德軍的口號。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布瓊尼元帥親手取出珍藏在博物館裡的,第一騎兵軍的軍旗,並攜帶它參加了紅場閱兵,此舉使得蘇軍各受閱部隊和防禦部隊士氣振奮。[6]
在基輔戰役中,他準確地判斷出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即將迂迴包圍基輔,為了挽救即將陷入重圍的軍隊,他不顧斯大林不准後退一步的命令,向斯大林提出撤退的請求,並沿着第聶伯河組建防禦的建議。但是總參謀的沙波什尼科夫並不認為基輔有淪陷的危險,並駁回了元帥的建議。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布瓊尼元帥成了基輔失敗的替罪羊。因此布瓊尼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被撤銷了西南方向總司令的職務。當災難終於來臨時,基輔包圍圈裡有66萬紅軍陷入了重圍,老元帥淚流縱橫,真是成也斯大林,敗也斯大林。從此他淡出了蘇聯軍界。
1942年德軍開始入侵高加索地區的時候,斯大林再一次想起了他的老戰友,在高加索擁有極高威望的布瓊尼元帥。這一次他被任命擔任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戰區總司令,指揮蘇軍抗擊德軍對高加索工業區的入侵。
隨着1943年蘇軍站穩了腳跟並開始實施反擊以後,布瓊尼元帥一直作為蘇軍統帥部和總參謀部的代表,在烏克蘭南部戰線上協助鐵木辛哥元帥,協調蘇軍大軍群的聯合作戰。布瓊尼元帥還在1944年時,配合鐵木辛哥元帥,協調蘇軍解放了克里米亞。[7]
戰後時期(1945-1973)
戰後他任蘇聯農業部副部長,主管養馬業。因年事已高,於1954年起任蘇聯國防部總監組總監。他還進行了大量社會工作,關心青少年的成長,把許多時間獻給了青少年的教育事業。
布瓊尼元帥先後獲得了兩次蘇聯英雄榮譽,先後歷任蘇聯騎兵檢察員,國防部長,空軍委員會主席團成員。1973年,這位90歲高齡的蘇聯元帥,在莫斯科逝世。
人物評論
雖然德軍中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要想進攻莫斯科,必須擊敗布瓊尼。」然而客觀地講,布瓊尼的指揮水平也許根本排不進一流。 他在二戰中的功績有限, 最大的功勞也不過是在莫斯科戰役前夕,率領部隊極大地拖延了德軍的進軍節奏。布瓊尼就像是新陳代謝過程中早一批產生的「廢棄物」一樣一當領袖找到更合適的將領時, 老將自然而然就會被拋棄。然而,連斯大林都無法改變的是,布瓊尼一早就成了蘇軍的圖騰,甚至成了蘇聯文化中一個不可取代的、分量極重的符號,連朱可夫都對布瓊尼十分欽佩。
前蘇聯有一首散文詩這樣歌頌布瓊尼:「哥薩克騎兵的尖帽和黑色的斗篷,鮮紅的軍旗高高飄揚,碧綠的頓河草原,白雪皚皚的高加索山岡,馬刀揮舞群馬奔殺的場景,震天的高呼「烏拉」。解放全世界受奴役的人們,那也曾是一代人的夢。緊皺的眉、張大的口、高的顴骨、深陷的眼、灼然的目光,革命與激情,血腥與柔情,毀滅一切,然後創造一切。」
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逐漸的淡出前線作戰部隊,很多人誤以為布瓊尼元帥被斯大林丟去做了冷板凳。事實上並非如此,協調大軍群作戰的任務並非隨便抓一個軍官能夠勝任,擔任這一職務需要極高的威望,戰略指揮能力,組織調度能力。因此布瓊尼元帥在戰後得到了足夠的承認,他先後兩次獲得了蘇聯英雄榮耀。[8]
個人榮譽
謝苗·米哈依洛維奇·布瓊尼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三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但這三次蘇聯英雄幾乎「集中」在50、60年代獲得,與另一位同於1935年第一批五個蘇聯元帥之一的伏羅希洛夫有點類似。1935年第一批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的五人之一,一生九十年中整整有七十年從事戎馬生涯,參加過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在內的四次大的戰爭,屢建奇功。他的一生與蘇軍的歷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他的功績受到高度評價。他先後榮膺8枚列寧勳章、6枚紅旗勳章、1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和多枚外國勳章、獎章,三次榮獲革命榮譽武器。[9]
視頻
要想進攻莫斯科,必須擊敗布瓊尼!蘇聯元帥布瓊尼有多厲害?